唐世荣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唐世荣 为了祖国的泥土更加芬芳

博文

两种农作物种植方式,两类消费群体,谁之过?

已有 5053 次阅读 2010-3-12 09:14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水稻, 化肥, 环境污染, 重金属, 蔬菜

两种农作物种植方法,两类消费群体,谁之过?

          到外地考察,有时看到一些连自己都感到麻木的东西。所谓麻木,是司空见惯也。夜深人静时,这些让我麻木的景象总是时不时地浮现在眼前,让人感觉到,不吐不快。

      经常听人说,环境污染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在中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到农村去转转后才发现,在各种低效的政策管制之下,这种污染转移趋势日益严峻。它不仅给农民带去灾难,也正在给城里人自己带来极大的健康风险。

     农民伯伯们傻吗?他们好愚弄吗?他们好欺负吗?依个人愚见,并非象城里人想象的那样。以下事实佐证了农民伯伯们的“智慧”:

笔者在一些考察地,观察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种植方法。

一种是种在大棚里的蔬菜,大量使用化肥。使用多少呢?多到让人能在大棚地上处处看到白色斑块。这些斑块一遇到有灌溉水的地方,则变成青苔一片。这种方式下种植出来的蔬菜产量高,而且长得翠绿翠绿的,看起来非常诱人,但货架期短,放不了两天就会出现斑块状的腐烂。而种在城郊区大田里的蔬菜,往往用污水灌溉。污水污到何种程度?流动起来都非常缓慢!土壤呈现黑色,土里很少闻到农家肥的臭味。农民伯伯们将这种模式下生产的蔬菜等,放到清水中洗净,然后就卖给城里人了。种在大田里的粮食则是用有毒的矿山污水进行灌溉。污水污到何种程度?棕黑色、极酸性,很少嗅到农家肥的臭味。没办法,谁让他们缺水呢?这样的粮食如水稻大多种在靠灌溉沟渠不远的两侧,长势差,产量不高(水稻大约是200-300/亩),但据说口感较好。有人做过分析后发现,这些靠近污灌渠两侧的农作物如水稻,重金属含量往往超标。超出多少?上帝和农民伯伯们最清楚!反正,口感好的这些毒大米和超级养眼的蔬菜都卖给城里人啦,农民伯伯们自己是绝对不会吃的。

另一种是种在大棚内四周的田埂或远离污染沟渠的田块里,面积不大,主要依赖农家肥,使用地下井水灌溉。这里的土壤多呈现棕色或浅棕色,似乎有机质含量较高。地里的蔬菜长势一般,看起来并不特别诱人可口,可吃起来,却是口感不一般。以黄瓜为例,产量虽低,颜色不太翠绿,但货架期长,放几天才会出现自然脱水的情况,很少出现斑块状的腐烂。地里的粮食如水稻长势稍好,色感和口感一般,但产量相对不远处的污灌区水稻高(水稻大约是500-800/亩)。这些小块面积上的蔬菜和粮食,是在“以户为本”的理念下生产的,也是农民伯伯们留给自家成员享用的。

农民伯伯傻吗?好愚弄吗?好欺负吗?我看,他们一点也不傻,一点也不好愚弄,一点也不好欺负!你们污染我的种植环境,我让你们吃有毒的蔬菜和粮食!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感慨:要是我们的农民兄弟父老每天不再花心思琢磨以上两种种植方式,我们的社会不就和谐了吗?那该是多好的社会啊!环境保护是全民的事,不要总认为城里人比农民聪明,总以为可以任意污染这方“食以土为本”的净土,而不承担任何后果!可能吗?

 



https://m.sciencenet.cn/blog-55446-301862.html

上一篇:突显研究成果的系列SCI论文价值连城
下一篇:“面子”真的伤了我国博士教育的“面子”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