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desig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pdesign

博文

学术和工程之间的大河3—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模式特征

已有 4286 次阅读 2012-12-15 05:45 |个人分类:09杂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normal, 工程, initial, repeat

看来具有企业经历的优秀工程师到大学任教,可能是重要的交流方法之一。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模式特征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起步与英法等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虽说相对较晚,但是由于受到洪堡现代大学教育思想和博依特技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同时吸收借鉴当时德国巴黎理工学院的成功做法,加上德国重商主义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于19世纪下半期迅速崛起,经过20世纪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事的催生和强化,以及1945年后的大力发展,使得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独具特色,在世界范围内声誉鹊起,被称之为德国模式。现把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具体特征从四个方面给予阐述诠释。 
   
  一、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办学类别特征——研究型与应用型结合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可划分为理工科大学(TU/TH)和应用技术大学(FH)两类。按照德国大学公认的划分方法,TU/TH属于研究型大学(Forschungsuniver-sitaet)一类,培养对象为偏重理论的大学文凭工程师(Diplom/TU),学制一般5年左右,培养过程重点放在科学与研究的方法上,理论教学占较大比重,大学文凭工程师毕业后可攻读工学博士学位,毕业生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科研开发能力,FH归属应用技术类高校,培养的重点放在实际生产与运用上,以培养中层及以下的技术应用人员为目标,学习期满合格者(含6个月实习)颁发应用技术大学文凭工程师(Diplom/FH)学位,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是其毕业生的最大优势,能够很快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将办学类别划分为偏重理论与研究和偏重应用与技术的做法,一方面是根据工程与技术(研究开发与实际应用)发展的实际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另一方面也遵循了人的个性差异,即学习与发展主权和愿望的不同(有人乐意从事理论研究,有的则愿从事应用技术)。两种类型各有侧重,各尽其责,各有其需求和市场,并能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而及时地调整培养重心,因此德国这种两者结合的模式,不但为学生提供了类型不同的选择机会,更为重要的是,极大地拓展了工程教育在客观世界中发挥作用的空间。 
   
  二、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办学形式特征——产与学的结合 
   
  产学结合指理工大学与企业界、工业界的密切合作关系,是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特色之一。产学合作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工程领域的科研方法,掌握相关产业的最新动态,培养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因此产学合作不但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实际需求,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类别教育的关键所在。产学结合对直接参加的双方利益双赢一一对高等工程院校来说,在合作过程中可以使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发展研究结合起来,把企业新成果、新技术和新工艺引入学校,从而保证学校教育内容的前瞻性,对产业界而言,通过产学合作可以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不但为企业带来利润,又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德国高等工程院校产学合作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一种是产学双方人员的交流,德国工科大学特别注重从企业界和工业界聘请具有一线工作经历与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名誉教授,而德国企业界人士也会把这一交流当作个人和企业崇高的地位与影响能力的承认,从而积极应聘。双方共同规定,为了名誉教授头衔不被摘掉,他们必须免费在大学为学生上课,例如亚琛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就有12名来自行业的这样的教授。德国工科大学的学生除了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和部分实践实习外,一般还有3—6个月时间用于在企业实践,学生常常利用假期到工厂企业中探索科研开发与研究项目,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也都源于企业实践问题。德国企业界也较愿意接纳学生实践活动,把企业界与工程师后备力量的培养当作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与义务。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产学结合的另一种途径是共同建立研究所、实验室。这些机构在人员配备上,企业界人士占有相当的比重,他们的工资一般都不是学校承担。每个研究所设有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主席通常是来自企业界的人士,通过这个平台,稳固了大学与企业界的联系。合作建立研究所、实验室的方式对大学好处无须赘述,对企业也一‘样,从表面上看好像企业是在无偿地为学校服务,但这一过程是企业工程师再学习的过程,无形之中增加了他们从大学获取信息的机会和增强了科研的能力,外加凭借工程师的在校教学,可直接为企业进行宣传和吸纳优秀毕业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三、德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特征——理论与实践结合 
   
  从课程设置上,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其他系列的区别在于课程的开发源于对企业现状,技术与产品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并邀请一定企业界人士共同参与。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一般分两个阶段:基础学习阶段(Grundstudium)和专业学习阶段(Hauptstudium),实践环节被包涵于专业学习阶段,实践的内容,方式和考核是由学校和行业一起共同完成。 
  基础学习阶段主要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和与今后专业相关的社会与经管知识,旨在培植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时间通常是2.5-3年,以通过前期考试(Vorpruefung)为完成标志,可得到“准硕士”(Vordiplom)——并非文凭,仅是进入专业学习阶段的前提条件。专业学习阶段主要包括专业大课、实验室工作、小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在这一阶段实践环节所占比重很大。 
  学生只有圆满完成基础学习和涵盖大量工程实践环节的专业学习阶段后才能被认为受到了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完善的教育。德国工科大学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一定周时的生产实习(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为26周,而与其具有伙伴关系的我国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为5周),只有实习合格,才能参加毕业考试。许多德国工业大学对实践课程都进行了量化要求与规定,从而保证实践性环节的比重,如亚琛工业大学课程设计的学时数为400,试验占总学时比例为15%,我国清华大学分别为210和8%,仅是前者的一半,这充分体现出德国高等工程教育重视实践环节的程度。重视实践环节的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出的工程师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也兼备熟练与高起点的技术执行能力,从而使得德国工程师享誉世界并最终保证德国工业产品成为质量与规范的象征。 
   
  四、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特征——教师与工程师的结合 
   
  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性向承担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了不同于别类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要求:既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的一面,同时还要具有实践经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市场需要、企业欢迎的现代工程师。“双师型’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是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尤其是应用技术大学对师资的具体和严格的要求。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即培养未来的工程师,这就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是面向实际工程和技术的。这样的培养目标对德国工科大学教师自身素质结构提出了双向要求。这种双向要求首先体现在新教师的聘任上,如上所述,德国工科大学的应聘者在工程技术一线和企业的工作经历受到高度重视,应用技术大学聘请的教授还必须有5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对已经在校的大学教授和教学科研人员,德国工科大学经常为他们提供与工厂企业界,行业界交流沟通的机会,鼓励他们到工程与生产第一线去了解调查,许多德国的工科大学经常邀请著名的企业到大学来,为他们推介产品和合作科研提供场所便利,许多工科大学还允许教授购买使用仪器设备较多的企业在校内开设代表处或服务点,通过这些途径促进大学教师对设计、工艺和生产第一线知识与经验的了解和获取。 
  德国工科大学促进大学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双师型”知识结构形成的另一个主要措施是支持与鼓励大学教师担当企业的顾问、咨询专家、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企业评估专家。通过大学教授直接参与企业的设计、运行与评价,从而获得在大学内部得不到的实际经验,这为他们在课堂上培养未来的应用性工程师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德国许多大学工程技术类教授甚至自己还开办企业并担任企业董事长,这一点,在不影响大学教学工作的前提下,一般也不会受到反对。 
出处: 《继续教育》2006年第7期


https://m.sciencenet.cn/blog-558553-642781.html

上一篇:学术和工程之间的大河2
下一篇:科学地震逃生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