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D

博文

一年级的菜鸟

已有 3783 次阅读 2011-10-16 15:18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style, class

题记:你说,当一个菜鸟在自诩它又能飞高几许尺的时候,是它的翅膀真的变硬了,还是胆子大了,不知天高地厚了?
 
一、心灵指向哪里,就走到哪里
        一年前,我告别美丽的烟台海,来到传说中的彩云南,开拓出我生命中新的疆域。在这里,我驻脚云南大学生态所,主要做的一件事是进修生态学硕士。
        报考云南大学成功,是我自己十分满意的一个结果。迷人的西南风情和鼎鼎的学科历史,足以使我安下心来于此享受生活、专注研究。其实,能来这南国生活一阵子正是我选择读研的初衷,在我觉得,比起先打拼工作,等有了积蓄再来,我现在乐趣多了许多,成本低了很多。
       在中国读书的一个好处便是如此,有机会跃出龙门,走到外面的世界。我尝到了读书的甜头,所以还在这条路上不舍离开。
        每个人都在问自己,幸福是什么。看过各色的人们对幸福不同的诠释,都为之感动,但动容之后在心里还是没有一个答案。有时候静下心来回忆这一年多踏出的每一步,对的,或错的,我发现自己都能对曾经的那个我会心一笑,如同被别人的故事感动一样,自己为自己感动。
        或许,这就是一直要找的那感觉。不要听别人说幸福是什么,它本没有一个应该的样子,去听你心灵的声音,它指向哪里,就走到哪里。
二、“吴掌门和邹主持”
        很幸运,经云大这边导师的操办,以及三方协议,我和一个同门得到了双单位联合培养的机会。除了招生单位云大生态所,另一个培养单位是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鸟类研究组,双方导师分别是吴兆录教授和邹发生研究员,培养方案:第一年在云大学习理论课程,后两年在华濒所做毕业课题。
        跟吴老师结缘源于他的研究方向。本科毕业时仍幻有理想主义的我想投身国家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事业,恰巧了解到吴老师在这方面的建树,我美滋滋地认为我找到了一个可以好好带我的师傅。很快,通过简单的邮件和电话联系,我表达了报考意向;那年的除夕,初试成绩出来,结果我排在招生人数的靠外一名,甚是危险;还好后来的复试表现不错,加上一位朋友的热心帮助和母校教务处处长的推荐信函,最后总算有惊无险。当时,真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快感。
        接下来的一年,我安心皈依吴掌门门下。不论上课,组会,还是闲聊,我都体会着吴老师为人处事和做研究的方式。说真话,做实事,参透每一件事情,是我从这些点滴中悟到的最朴素也最难的准则。我知道,只有自己做到这一步才能算真正的出师。
        七月末,我和黄金搭档转战广州,标志着我们告别了一年级菜鸟的身份。
        来到邹老师麾下,则是另一般模样了,是所谓的研究所模式——更多的工作要做,更多的压力要应付,完全是满负荷工作的状态。研究生教育早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职业教育。在这里,邹老师给了平台和资源,正是大好的历练机会。所以尽管两个月来重复着这种紧凑的节奏,我并没有觉得疲惫,甚至还有闲情打打球,游游泳,吹吹琴。
        这让我想起了父亲。父亲总在炎炎烈日下耕作一天后,还能抽着烟喝着茶去打一宿的牌。一直不理解这种旺盛的精力从何而来,现在才明白原来每个劳动者心里都有一杆秤,劳和逸的分量等恒了,便心安理得了。劳动,是获得自我认知最好的办法。
三、学生永远是孩子辈
        不同的导师有不同的带学生的方式,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成长方式。好的互交组合可以得到双赢的效果,不好的组合往往不仅耗费了双方的精力,而且得不到预期的结果。
        这应了一条古老的师徒定律,叫做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说的是师傅把徒儿带进一间堂屋后,他的使命便完成了大半,接下来徒儿们是否能爱上屋里的一桌一椅,就要凭自己的造化和修为。这是一个诀窍,也是一则警示。
        我以为师徒情分是人与人关系中颇为神圣的一种,如同父子。子承父业,天经地义;徒子徒孙继承的业,则多了一层社会责任的意味。当徒儿们在师傅眼里不再是个孩子的时候,他们就能担起这份业了。
四、梦归现实总心寒
        读书的人都知道,书生永远是穷光蛋。我现在就是一个一穷二白的臭书生。每念及此,心都不禁凉下去。
        一个人无忧虑地过活总是自在的,但是我有奶奶父母和妹妹,我有同学朋友和哥们儿,我还有追慕的恋人和未来的子孙,这些有的没的,我却都不能放下。每念及此,心都不禁沉下去。
        佛曰,看破,放下,自在。这个太难,该如何是好?
 
后记:鸟儿们飞得太高会累,飞得太低会困,但为什么它们看起来总是那么快活。
201110 于中山大学南校区逸夫楼)


https://m.sciencenet.cn/blog-559884-497468.html


下一篇:找一伙人谈科学(1)

2 戎可 汤治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