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ifei

博文

《内蒙古植物志》第3版阅读小感

已有 2658 次阅读 2021-11-12 20:56 |个人分类:文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趁双11的优惠促销,购买了全套《内蒙古植物志·第三版》。今天拿到了书,迫不及待打开和阅读。


打开第一卷,除内封外,首先是拉丁名形式的内封,然后是第一至第三版的编委会人名单,本卷说明(包括项目资助、各卷内容、本卷内容,本卷编写分工、照片和线描图来源说明)、植物区系分区图、目录、第一至第三版的序言和前言(中间附有吴征镒为第二版的题词)、区系研究历史、植物区系概述、蕨类等各类群的记述,最后是蒙、中、拉丁名对照,全书中文名和拉丁名总索引。


给人最震撼的是第一卷中的区系研究历史和区系概述有非常丰富的内容。

1、区系研究历史(P1-P67):文字记述很详细,还以表格形式列出了各主要采集人在内蒙采集的模式标本详细信息(有采集地点、采集人、采集号、采集日期、原始文献和现接受名),有的还有考察路线地图。对于考证采自内蒙的老标本及地点,很有参考价值。


《内蒙古植物志》第2版出版后,主要是赵一之老先生一人的分类学研究工作,他不仅发表了大量的分类学文章,还出版了《内蒙古维管植物分类及其区系生态地理分布》(2012)、《内蒙古维管植物检索表》(2014)两本专著。《内蒙古植物志》第3版整体上是在赵一之先生之前的工作基础上增补描述、照片等而成。可惜赵一之老先生已去世。


2、植物区系概述(P69-199):内容很丰富,还有一些代表性属、种的分布图,甚至可以单独成书了。


在三版的前言和序言中,基本把各版的内容、特点,以及编写过程、较前一版改进之处等都涉及了,但毕竟比较分散。可以在《内蒙古区系研究历史》一章中将前两版植物志的相关历史资料更充实些,比如书影,主编个人照生平及主要贡献,编委会合影等,附上各卷出版日期、各科属编写人员等。


俞德浚·第一版序言:

《内蒙古植物志》的特点:

1)区域性特色:收录了植物蒙古名和地方别名,对各物种在本地区生境、生态特征进行了准确和详细的描述;2)对各物种的经济利用价值进行了简要的记述和评价;

3)描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检索表好用;

王文采·第二版序言:

1963年在北京召开的一次《中国植物志》编委会的扩大会议上,俞德浚的发言:编写志书的四个指标:

(1) 种类齐全【要开展大量野外 】

(2)鉴定正确【要看到模式标本】

(3)描述正确

(4)检索表好用【实用型】


对第1、2点的补充认识:也要尽可能查阅更多标本,特别是老标本,以及一些特色的小标本馆。一方面是本地区分布尽量全面,另一方面可能会因此增加新记录种甚至是新种;还要广泛查阅文献,搞清楚各物种的采集和分类历史,也许会发现其中命名和分类上的问题。

对第3点的认识:描述不能抄前人的,要依据本地区的实物(标本或活体)来描述变异范围。在描述上,国内大部分地方植物志的描述都是(摘)抄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等。在描述独创性上,《深圳植物志》堪称表率。


洪德元·第三版序言:

“衡量一部植物志的水平栽于对物种的认识,在认识物种的变异、特性和种间关系的基础上对物种作出科学、自然的划分。”


我想,洪老师的意思是高水平的植物志,是建立在编写专家对相关编写类群的专著性研究基础上的,而不只是普通的编写(比如资料收集员+标本采集员+标本鉴定员),因此像《欧洲植物志》这样公认高水平的植物志,同一个科里的不同属都是由不同的专家编写的(这个专家可能是这个属的最权威分类专家)。这是很高的要求,洪老师的这一思想反映在他对芍药属的分类学研究和主编的《泛喜马拉雅植物志》上。王文采先生在第二版序言中也提到了编志中遇到的属、种划分问题,但并没有突出科学划分物种的重要性,可能是因为当时《中国植物志》尚未完成,最先需要的是基本摸清家底。现在所谓“后植物志时代”,科学划分物种就显得更重要了!这个要求对于地方性植物志恐怕是要求过高了,地方植物志更多地是实用性。


P55. 《内蒙古植物志》第2版最后一卷直至1998年才出版完毕,但文稿已于1992年定稿。


感叹:一部好的植物志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几代学者长期不懈的努力,尤其需扎根在当地,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


本书中发表的新名称、新组合(根据第1卷P63-67)

新属1个:贺兰芹属 Helania L.Q. Zhao et Y.Z. Zhao,  Fl. Intramong. ed. 3, 3: 423-424 (2019) 【名称在第423,描述在第424页】

新种1个:贺兰芹 Helania radialipetala L.Q.Zhao et Y.Z. Zhao, Fl. Intramong. ed. 3, 3: 424 (2019)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新组合1个:达茂棘豆 Oxytropis turbinata (H. C. Fu) Y. Z. Zhao et L.Q. Zhao, Fl. Intramong. ed. 3, 3: 51 (2019)


新替代名2个:

乌兰察布黄芪 Astragalus wulanchabuensis L.Q. Zhao et Y.Z. Zhao, Fl. Intramong. ed. 3, 3: 108 (2019)

(基于A. grubovii var. angustifolia H.C. Fu, not A. angustifolius Lam. 1783)

中华落芒草 Piptatherum helanshanense L.Q. Zhao et Y.Z. Zhao, Fl. Intramong. ed. 3, 6: 203 (2019)

(基于Oryzopsis chinensis Hitch., not P. chinensis Mez. 1921)


p.s. 《内蒙古维管植物分类及其区系生态地理分布》(2012)、《内蒙古维管植物检索表》(2014)两书中也包含相当多的新组合、新名称。


个人认为第三版的特点:

1)区系调查历史与区系概述有较详实的内容;

2)彩色照片与线描图相结合;

3)完整接受了主编赵一之的分类观点,特别是赵先生提出的不少新(变)种、新组合等


一些可改进之处:

1)增加对前两版植物志及主编的介绍;

2)使用的分类系统相对比较老,绝大多数科、属的范围和排序等与《中国植物志》是一致的。

3)版式可以排列更紧密些。字体较大,行间距较宽,翻阅起来比较舒适,但厚厚的6大卷,还是不大方便携带。比如第一卷的中文名总索引+拉丁名总索引(P600-779),很稀疏的2列,可以排列得更紧密。全套书定价880元,若压缩些版式,价格也可相应更低些。

4)内蒙古行政区划与地形图。若无此地图,外人在读到各物种在内蒙的分布时,很难了解内蒙古的具体分布位置。当然附分布图就更好了。

5)各线描图注明来源(尽管在书前有简要介绍几个总来源)

6)刘钟龄作第三版序言(二),未简要介绍作者。而其他序言都有对作者身份的简要介绍。

刘钟龄(1931年~)内蒙古大学教授,草原生态学家。

7)拉丁名总索引:未区分接受名与异名,仅标注了正文分类处理的卷页码,未涉及第一卷在区系研究历史和区系概述中的页码。

8)未解释封底的植物造型。应是百合科一植物。

9)第1卷P63-67列出的发表在本套志书中的新名称发表时间都是2018年,可能是当时交出版社的稿子是在2018年,但成书最终是在 2019年出版,最后漏修改了。

10)2个新替代名的标注comb.nov. (新组合)应改为nom. nov.:

第3卷P108, Astragalus wulanchabuensis L.Q. Zhao et Y.Z. Zhao comb. nov. (基于A. grubovii var. angustifolia H.C. Fu, not A. angustifolius Lam. 1783)应改为nom. nov.

第6卷P203,Piptatherum helanshanense L. Q. Zhao et Y. Z. Zhao comb. nov. (基于Oryzopsis chinensis Hitch., not P. chinensis Mez. 1921)应改为nom. nov.

p.s. 根据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Romaschenko et al. 2010),该种仍置于Achnatherum内可能更合理,即维持FOC的处理。Romaschenko, K., et al. (2010). Pp. 511-537. Phylogenetics of Stipeae (Poaceae: Pooideae) based on plastid and nuclear DNA sequences. In: Barfod, A., Davis, J.I., Petersen, G. and Seberg, O. (eds.), Diversity, phylogeny, and evolution in the monocotyledons. Aarhus University Press.


p.s. 我买到的是定价880元的重印版平装本。据出版社消息,2019年12月初印精装本(定价1080元)(仅500本),今年10月重印精装本。重印时做了一些勘误:

1.第四卷172页:勿忘草状附地菜Trigonotis myosotidea(Maxim.) Maxim.的线条图原有误,已更换。


2.第四卷217页:兴安益母草Leonurus deminutus V.I. Krecz. ex Kuprian.的线条图原有误,已删除,并对217页至219页的版式进行了调整。
3.第五卷351页:笔管草Scorzonera albicaulis Bunge右侧彩色图片原有误,已更换。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95NsbeRRzLCAAJxO_0w7dQ

附:

同心筑梦:三代内大人接力编纂《内蒙古植物志》https://www.imu.edu.cn/info/1031/5310.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56870-1312162.html

上一篇:叶绿体基因组大数据——西澳大利亚Pilbara地区500多种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文章及数据库介绍
下一篇:kingfisher的安装与使用

1 杨卫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0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