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天才如何为发表铺平道路 精选

已有 10413 次阅读 2020-7-25 17:04 |个人分类:人才培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天才, 发表

今天,有幸看到了杨正瓴老师推荐的一篇文章“How genius can smooth the road to publication(Nature 426, 119; 2003)。该文开宗明义地指出:“If at first your paper doesn’t succeed, try, try — and try to find a brilliant supporter.”由此而论,为让天才的原创工作早日脱颖而出,找一位或多位知名“伯乐”推荐,或许是破解之道之一。

 该文提及了两个著名案例:其一为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在Annalen der Physik上的5篇文章,是由主编Max Planck或合作编辑Wilhelm Wien直接拍板决定的,并未送审;其二为1953年Watson and Crick 发表在Nature上的DNA结构论文,是根据诺奖得主Lawrence Bragg推荐接受的,也并未送审。前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编辑判断成功案例。

1905年被称为物理学的奇迹年,奇迹来自爱因斯坦自由的思考,来自好奇心而非功利心的驱动,来自编辑对新思想的支持。实际上,爱因斯坦的这些论文有不少瑕疵,如果放到现在,几乎肯定被吹毛求疵的审稿专家扼杀在摇篮中。

一般说来,文章的创新性越高,则“离经叛道”的程度越大,初期被别人理解的难度也越大。作为编辑和审稿专家遇到这样的文章,应有敏锐的学术鉴赏力。只要其不违背业已公认并得到实践认可的科学理论,即使其超出了现有的理解框架,即使其认识不够成熟,即使其证据不够充分,也应推荐优先发表。这样,才可能使创新火苗不被熄灭,才可能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古语有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尽管如此,学界的“伯乐”也并非罕见。研究者做出了原创工作,可利用各种学术交流场合详解自己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初步证据,以争取“伯乐”的支持;文章写好后,可请“伯乐”审查提供修改建议,并请其向大刊推荐,以增加成功发表的几率。为此,建议我国有条件的大刊开设“绿色通道”,只要有一位或几位“伯乐”推荐,则无需送审直接发表,如此可助潜在的天才早日成长为“参天大树”。

谚语有云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此希望我国有更多的“伯乐”慧眼识才、荐才,以让“千里马”充分施展自己的本领建功立业。

参考(略)



https://m.sciencenet.cn/blog-575926-1243571.html

上一篇:国内期刊编辑要具备一定的学术鉴赏力
下一篇:卓越科研成果源于“钻厚木板”

42 杨正瓴 王庆浩 黄永义 王启云 檀成龙 曾杰 帅凌鹰 刘立 高建国 高友鹤 李毅伟 朱林 陈万浩 农绍庄 姚远 梁洪泽 曾荣昌 黄河宁 郑永军 张北 王安良 武夷山 周忠浩 杜占池 谢维 晏成和 王德华 王明明 朱朝东 孙长庆 宁利中 崔树勋 王崇臣 王林平 季丹 吴斌 李剑超 陈南晖 赵凤光 黄天明 武爱 chenbaoqu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