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科研突破:思路决定出路 精选

已有 8520 次阅读 2022-1-26 12:51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毋容置疑,思路的正确性与可行性直接决定着行动的成功率,所以说思路决定出路。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思路受思想支配,即思想是思路的源头。思想是人类独有的精神瑰宝,是开启世界大门的钥匙。法国哲学家安托·法勃尔·多里维指出:“人类是一种使思想开花结果的植物,犹如玫瑰树上绽放玫瑰,苹果树上结满苹果。”拿破仑强调:“世上只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另一种是思想,而思想最终总是战胜剑的力量!”纵观科学史,科学大师之所以取得彪炳千秋的成就,无一不是源自思想的力量。譬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麦克斯韦妖、牛顿的水桶和抛球、爱因斯坦的电梯与火车、薛定谔的猫等等这些著名的思想实验,均在塑造科学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产生思想,特别是独辟蹊径的新思想,离不开深度思考。深度思考是一切正确策略与方法的起源。通过不断地在探索过程中刨根问底、一探究竟,则可能突破思维定式,可能找到攻克科学难题的锦囊妙计,还可能提升自己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境界。由此而论,取得科研突破的成功人士,不一定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但一定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思考,且思考模式是正确滴。

为深化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我举一个实例。

为解决地震预测科学难题,科学家们首先想到“把地下搞明白”,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正常思路。为此,有些国家先后启动了“地球透镜计划”、“地球深部探测计划”、“地下明灯计划”等。那么,即使“把地下搞明白了”,真能解决地震预测难题吗?

在回答该问题前,不妨先看看下述类似的问题:

在实验室做岩样破裂实验,岩样的岩性、组构与结构已知。若岩样强度和对其加载速率未知,单凭监测信息能预测岩样被加载至何种应力状态断裂吗?

露头良好的危岩体(图1),岩性和结构已知,前人基于各种监测信息能可靠地预测其失稳吗?

显然,在未掌握岩样或岩体断裂前兆和损伤规律的前提下,答案是否定的。反之,掌握了前兆和规律,即使不知道岩样或岩体的具体岩性和结构,我们也能结合监测信息做出可靠的预测。

image.png

1 某危岩体照片

(照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目的,在此致谢!)

通过上述类比知,“把地下搞明白”并不是解决地震预测难题的首要和必要条件。我们的研究表明,只要依据严密的逻辑推理阐明了主要发震结构(锁固段)及其属性,结合实证认清了其破裂行为(地震产生模式和演化规律),且明确了地震的关联性,那么结合监测信息起码可预测某种类型的大地震——标志性地震,而厘清地下锁固段的分布只不过有助于判断标志性地震的震源位置(由于锁固段的尺度大,而标志性地震的震源位于其中的一个小区域,故通过探测厘清锁固段分布的实际用途并不大,即并非是首要和必要条件)。

再回首看这些计划的实施效果。这些计划已实施多年,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几乎未能推动地震预测研究的实质性进展。为何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仍提出地球科学2020-2030年的优先研究问题之四:“What is an earthquake?”由此可见一斑。

再引申一步。人们研究包括地球科学在内的诸多难题,面临着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黑箱”当道。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唯有基于大量的监测/观测信息,靠聪明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才能找到攻克这些难题的出路。例如,人类无法登陆太阳,即不能开展对太阳内部的实地探测,但依赖于丰富的观测信息,科学家们根据科学原理和推理,能大致推测太阳的内部结构,能明确太阳发热发光源于其内部的核聚变,能预判未来太阳的演变趋势。

确实,自然事物的演变极其复杂,然万变不离其宗。通过不断地深度思考凝练出关键科学问题,进而找到解决该问题的突破口——出路,才能锁定“宗”。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无效科研,才能从迷茫中看到曙光,才能从貌似无解中找到通解,才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参考(略)

相关:

科研突破需耐得住寂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487870.html

科研突破:从解决一个小问题入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535786.html

科研突破宜聚焦于“小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04179.html

科研突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59527.html

科研突破:大道至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11971.html

科研突破立足于“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20687.html

深度思考的好处多,还能延年益寿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1320891



https://m.sciencenet.cn/blog-575926-1322748.html

上一篇:火山活动与火山爆发指数
下一篇:以虎字成语作文鼓干劲贺新春

24 吴斌 姚伟 许培扬 杨金龙 卜令泽 唐道胜 黄永义 杨正瓴 梁洪泽 晏成和 高友鹤 夏向阳 钟定胜 曹俊兴 胡大伟 郑永军 郑强 谢煜 王飞 陈波 曾智勇 胡泽春 宁利中 何胜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7: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