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强震预测的科学理论与预测方法

已有 10364 次阅读 2011-5-16 16:03 |个人分类:强震预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强震预测的理论与方法

   当自然无意间丢失的屠刀遗落华夏大地,生死离别的悲怆便感天动地的上演,13亿人内心的纠结续成不断的生命接力,不抛弃不放弃的民族从来生死相依——这是唐山、汶川与玉树等地震带给中国人的沉重记忆。地震带给人类太多的绝望和恐惧,如能及时预报大地震,则善莫大焉。

    正如许多地震学家所指出的,地震预测的进展主要受到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大地震的“非频发性”以及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等困难的制约,因此有前景的地震预测方法在目前不能实现,似乎在不远的将来也难以实现。Geller等人基于地球系统总是处于自组织临界性的观点,甚至断言“地震不能被预测”。我们认为这些悲观的观点纯属误导,经过人们不懈的努力,任何科学难题终将被突破,地震预报也不例外。大地震为何难以预测呢?其根本原因不在于监测技术手段的不足,不在于实际研究障碍的制约,而在于缺乏对孕震共性规律的认识及预测理论方面的创新与突破。

    地震预测方法已有几十种,但正如有人所指出的“能看懂的方法预测不了地震,声称能预测地震的方法搞科学的人看不懂”。在我们看来,已有的预测方法与强震孕震过程关系不大,都有多解性,缺乏科学性,不能做到高可靠性的地震预测,不能实现三要素的实际预测。我们想,能正确预测强震的科学方法应该只有一种,幸运的是这种方法被我们找到了。

    经过长达18年坚持不懈地探索,我们于2009年7月提出了适用于地震、滑坡、崩塌、岩爆预测的锁固理论,揭示了这些破坏现象的本质机理。对从文献上能收集到的105个地震实例、40个崩滑实例、5个岩爆实例的验证分析表明,我们提出的锁固理论能可靠地用于地质体灾变的失稳预测分析,迄今为止还未发现反例。

    地震像室内岩样加载破裂过程一样,在岩石变形到膨胀点时,微破裂会向未来的主破裂面丛集,出现震群,震群是唯一的大地震活动性前兆,建立了震群与未来大震的力学联系,则大震预测问题就应刃而解了。

    我们的研究表明,虽然大地震和特大地震的孕震过程千差万别且十分复杂,但它们的孕震过程仍遵循着一个基本、确定乃至简单的力学规律,大地震是可以预测的。研究发现,世界上最有规律、最按“规则出牌”的自然现象就是大地震的孕育发展过程,其孕震过程虽然复杂,但受常数“1.48”的控制。强震孕育过程遵循着世人公认的能量守恒原理,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孤立型地震。

    在我们发表的研究论文中,您会看到许多知名震例的孕震过程与预测分析结果,如海城、唐山、邢台、海原、古浪、台湾集集、汶川与玉树等地震。如果我们的预测理论和方法能早日问世的话,这些大地震都能准确预测。

    本项研究分阶段的进展如下:

    2009.7-2009.11,建立地质体失稳预测理论,用崩塌和滑坡实例进行验证;

    2009.12-2010.4,进行回溯性地震预测分析,用多个震例进行验证;

    2010.5-2010.9,提出强震四要素预测方法,给出孕震时空区域划分原则,完成中国陆内强震预测分析。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新认识如下:

    (1)    创立了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

    (2)    发现了表征地质体破坏过程的一个普适常数“1.48”;

    (3)    提出了强震四要素预测方法;

    (4)    提出了孕震时空区域划分的四项基本原则,实现了中国陆内各孕震空间区域的无缝衔接,这从更广阔的区域上表明我们提出的该四项原则是合适的。

    (5)    对中国陆内各孕震区未来强震进行了预测分析,对有大震发生的地震区给出了四要素预测结果。毋庸置疑,无需多长时间预测结果会得到检验和验证。虽然保证100%的成功率有点难度,但做到90%的成功率是有可能的。我们深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    从预测结果看,确实像上世纪70年代一样,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国地震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在2008-2020年间,陆续会有诸多大震发生。

    (7)    对诸多地震实例的分析表明,强震预测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已经得到成功解决,强震不能预测的时代已经结束,用科学理论预报强震的时代已经到来。尽管该理论还有发展完善的必要,但不再需要“未来几代乃至十几代人”的努力了。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知道了预测强震与减灾防灾应该研究的重点内容。为此建议:

    (1)    加强活动断裂位置精确定位、性质判定的地震地质研究,用地球物理手段探明隐伏断裂;

    (2)    开展孕震区锁固段(闭锁区域)判识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

    (3)    整理与修订历史地震目录,修正1970年以后地震目录的误差;

    (4)    优化地震台网布局,地震目录中的震级尽可能采用统一震级表达,如采用矩震级;

    (5)    可以停止与地震预测有关的一些科研项目,如“科学钻探”等,因为科学钻探充其量也只是“一孔之见”,对了解地下深部结构与研究地震预测问题帮助不大,并且成本太高。

    (6)    不再审批诸如“大地形变测量”、“地壳变形GPS观测”、“钻孔应变测量”等一些通过地表与近地表位移观测预测地震的项目,因为地表与近地表位移变化与深部断层运动关系不大,甚至还会产生“误导”等负面作用。即使近地表位移变化与深部断层运动有较强的联系,由于缺乏判断是否到达临界点的“位移或应变准则”,也不能预测地震的三要素。

    (7)    不再鼓励根据“热红外异常”、“电离层异常”等预测地震方面的研究。从目前技术手段看,强震预测只能通过特定孕震区内地震活动性观测进行。依据与深部断层运动基本无关的、“天上的某些物理参量变化预测大地震,可能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

    (8)    取消“地震预报卡”制度。因为实践证明,该项工作没有实际价值,反而给了搞“伪科学”、“假科学”的人以及“民间地震爱好者”以欺世盗名的机会。需强调的是,只有依靠严格的科学理论才能预报地震,除此别无它途,没有捷径。

    (9)    加强普通百姓的地震知识普及,在时机成熟后,可像电视台播报天气预报一样,播报地震预报。

           

               强震预测理论、方法与中国未来强震预测研究文集

           云南盈江Ms5.8级地震与缅甸Ms7.2级地震已得到较为准确的提前预测

下面这些文章可从http://www.progeophys.cnhttp://www.geophy.cn网站上免费下载

这些文章仅供地震预测学术研究之用,不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任何个人和任何单位不得转载、不得向社会发布。

 

2639 秦四清, 薛雷, 徐锡伟, 黄鑫, 王媛媛, 泮晓华
川滇地区未来强震预测与汶川Mw7.9级地震孕震过程分析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Vol. 53 (11): 2639-2650 [摘要] ( 361 ) [HTML 1KB] [PDF 4489KB] ( 432 )

1001 秦四清, 徐锡伟, 胡平, 王媛媛, 黄鑫, 泮晓华
孕震断层的多锁固段脆性破裂机制与地震预测新方法的探索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Vol. 53 (4): 1001-1014 [摘要] ( 714 ) [HTML 1KB] [PDF 3425KB] ( 1084 )

462 秦四清, 薛雷
云南盈江Ms5.8级地震和缅甸Ms7.2级地震预测总结及震后趋势分析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 Vol. 26 (2): 462-468 [摘要] ( 50 ) [HTML 1KB] [PDF 655KB] ( 63 )

21 秦四清, 薛雷, 黄鑫, 王媛媛
新疆与其边境地区、内蒙古地区及华东、华南与台湾部分地区未来强震预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 Vol. 26 (1): 21-31 [摘要] ( 186 ) [HTML 1KB] [PDF 1114KB] ( 409 )

1879 秦四清, 薛雷, 黄鑫, 王媛媛
西藏地区未来强震预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 Vol. 25 (6): 1879-1886 [摘要] ( 320 ) [HTML 1KB] [PDF 802KB] ( 264 )

1539 秦四清, 薛雷, 黄鑫, 徐锡伟, 王媛媛
山东、河北、河南、山西、辽宁海城与京津地区未来中强地震预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 Vol. 25 (5): 1539-1549 [摘要] ( 618 ) [HTML 1KB] [PDF 3664KB] ( 466 )

1168 秦四清, 薛 雷, 黄 鑫, 王媛媛
青海、甘肃与宁夏地区未来大地震预测分析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 Vol. 25 (4): 1168-1174 [摘要] ( 595 ) [HTML 1KB] [PDF 2773KB] ( 419 )

749 秦四清,薛 雷,王媛媛,黄 鑫,泮晓华
对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的进一步验证及有关科学问题的讨论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 Vol. 25 (3): 749-758 [摘要] ( 583 ) [HTML 1KB] [PDF 2679KB] ( 259 )

 



https://m.sciencenet.cn/blog-575926-444744.html


下一篇:用钻孔应力或应变测量预测地震的可行性

4 陈辉 刘洪 杨正瓴 侯振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