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理性的人才评价标准:让不同层级的人才各得其所
热度 17 秦四清 2022-3-25 11:50
前几天,我用了十来年的旧电脑罢工了,只好请它光荣下岗。于是乎,一咬牙、一跺脚,买了台新电脑。这篇文章是用新电脑所写,但愿能写出些许新意,呵呵。 言归正传,回归正题。 具有一定有益才能的人士皆可称为人才,但人才对促进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有大小之分,因为其能力(含智力、创造力和潜力)有高低之分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9382 次阅读|36 个评论 热度 17
基金本子“瘦身”好
热度 6 秦四清 2022-3-13 18:05
自疫情起,我能吃、能喝、能睡但少锻炼,故腹部逐渐隆起,被不少朋友戏称 “孕肚”。他们建议我常锻炼身体“瘦身”,以回到以前风度翩翩的形象,嘿嘿。是啊,“瘦身”的好处确实多,那么撰写基金本子、文章也该向“瘦身”看齐。 从春节到现在,陆续看了些青年、面上和重点基金本子。先不管本子展现出的创新性、科学性 ...
个人分类: 基金杂谈|7636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6
学者该如何对待工作的“硬伤”呢?
热度 6 秦四清 2022-3-9 18:04
诚然,学者通过论文、专著、博文等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时,起码当时觉得自己的工作靠谱。然而, 人的知识和思维都有局限性,即在研究某问题时,可能思考角度过于狭窄、可能忽视了有关的基本原理、可能推理不够严谨等,由此导致自己的观点有缺陷甚至认识存在根本性错误——“硬伤”,这是学者探索之路上的常态。由于一般性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7377 次阅读|17 个评论 热度 6
自我质疑至关重要
热度 10 秦四清 2022-2-27 10:08
理性质疑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应予提倡。阅读文献或与同行交流时,学者见闻某个新颖的假说或理论,无论作者多么权威、思想多么出乎预料、见解多么令人激动,第一感八成是怀疑,接下来会质疑,即看其依据是否扎实,论证是否有力,结论是否可信,等等。这是“枪口向外”的质疑,学者已习惯之。 尽管“吾日三省吾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7540 次阅读|24 个评论 热度 10
真学者的风骨
热度 16 秦四清 2022-2-25 09:33
在我看来,真学者应具有:( 1 )做出真学问的能力;( 2 )卓尔不群的道德品质——风骨,两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何谓风骨也? 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光明磊落与 持正不阿 是也。孟子所说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是对此风骨内涵的进一步诠释。 从古代至近代,我国一些学者,如不事权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34449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度 16
理性质疑也会有小收获
热度 4 秦四清 2022-2-23 11:03
2021 年 8 月 12 日南桑威奇群岛发生 M 7.5 地震后,我于 8 月 13 日写了篇科普文章 《 南极洲大陆及其周边海域是无震区吗? 》 。文中指出, 1929 年 6 月 27 日南桑威奇海沟 M S 7.8 地震、 1964 年 5 月 26 日南桑威奇群岛 M W 7.8 地震、 2013 年 11 月 1 ...
个人分类: 历史事件感悟|5660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4
为何说实证是最应被强调的科学方法?
热度 7 秦四清 2022-2-19 13:10
大家知道,深刻地理解世界运行规律,主要依赖于理性认识,而凭感觉、经验则难以做到。获得理性认识的第一步往往源于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的可靠性主要在于前提(已知条件(如公理)、假设等)的扎实性与推理过程的严谨性。如果逻辑推理的可靠性不能满足,则不可能得到正确结论或认识;如果能满足,一定能得到正确认识吗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7265 次阅读|17 个评论 热度 7
学者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
热度 7 秦四清 2022-2-13 17:06
前几天,我无意中看到了一篇 文章 ,其把人们的认知分为四个层次: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 知道自己不知道 , 知道自己知道 , 不知道自己知道 。我觉得这种分类相当有趣且靠谱,基于此并做适当发挥写成此文,以让诸君在研究之路上少走弯路。 第一层次: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处于这种层次的人士,想当然认为自己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14893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7
假说的扎实性
热度 5 秦四清 2022-2-8 10:28
所谓假说,是对事物成因、行为、规律等的一种猜测性观点或解释。有人说,既然是假说,就不需要神马扎实性啦,基于大胆假设可也。我觉得若民间科学爱好者持有这种认识,无可厚非,但若受过高等教育的科研人员如此,则有失妥当,故有必要温馨提醒其注意论证假说的扎实性,即: ( 1 )所涉及事物的存在性;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5260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5
如何打造有趣的论文?
热度 9 秦四清 2022-2-5 10:21
我注意到发表在顶刊上的论文主要是数据 + 分析类论文,其所依据的原理、理论、方法等几乎如出一辙,似乎受过一定科研训练的人士皆可干;然而,鲜见原创思想或理论类的论文,因为只有坚持不懈的智者才能干。这印证了流行语:“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亦说明值得科研人员追求的是“ 研质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7130 次阅读|18 个评论 热度 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2: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