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为何国内顶级期刊还有发展空间?
热度 2 秦四清 2019-10-27 19:38
今天看了《 学术期刊办刊人聊中国学术界的“科研自信” 》这篇文章(见附件),觉得 Cell Research 编辑部主任程磊一语道破了天机,他说“ 好在有一点对我们有利,那就是真正中国原创的东西想在国外大刊上发表几乎不可能,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间 。 ” 附件: 学术期刊办刊人聊中国学术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538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转载]中国科学家对高影响因子的追逐,正在丢失科学的真理
秦四清 2019-10-24 09:35
中国科学家对高影响因子的追逐,正在丢失科学的真理 (节选自: http://feng.ifeng.com/author/7249 ) 中国政府已经投了大量的钱做科研。去年这个时候,我去了一趟中国,你们在化学生物学领域 ( chemical biology ) 真的是有很多有热情的人, 但是他们的关注点都错了,他们都关注于在高影响因子的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2379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不要把顶级刊物论文与顶级成果划等号
热度 19 秦四清 2019-9-2 10:27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 1 】,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第(十二)条指出:“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深入科研一线,掌握一手资料, 不人为夸大研究基础和学术价值,未经科学验证的现象和观点,不得向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16747 次阅读|26 个评论 热度 19
专家说“不知道”不丢人
热度 3 秦四清 2019-6-24 12:58
任何没有科学依据的言论,都属谣言,其与发布言论者的身份无关。换句话说,不管您是来自正宗部门的专家,或是非正宗部门的学者,或是平头百姓,若公开发表的言论没有科学依据,都可认为是谣言。 例如,正宗专家认为每一次较大月震为主震,其后较小的月震为余震。那么,请问您的判识方法是什么?毋庸置疑,判识方法必然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3426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3
学者应看重什么样的“面子”?
热度 10 秦四清 2019-6-14 13:37
世界上每一个正常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尊重,都好“面子”。这在我国尤其,特别是在我国学术界尤甚。 听不少“海龟”讲过,和洋学者进行学术讨论且指出其可能的错误之处时, TA 会很感兴趣,和对方辩论,不管最终有没有达成一致的结果,TA都会感谢对方,可能请对方吃饭,还可能成为好朋友。 然而,和国内学者讨论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3646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10
为何我国盛产高级科研民工?
热度 20 秦四清 2019-5-5 15:11
高级科研民工是指:为歪果仁的理论、原理、方法、技术等做点拾漏补遗的工作且依此发些高大上论文而“功成名就”的所谓大牛。其通常的做派是: (1)巧立名目从国家有关部门申请经费以购买国外高精尖仪器,依据歪果仁提供的原理,采用“人海战术”开始拼命做作业。譬如歪果仁刚完成了克隆家猪试验,大牛就要抢在歪果仁 ...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11038 次阅读|40 个评论 热度 20
再论同行评议制的局限性和适用性
热度 12 秦四清 2019-4-29 09:29
以前我写过几篇博文【 1-2 】讨论同行评议制存在的问题,这篇就算做个总结吧,简单概述下同行评议制的局限性和适用性。 按英国 Boden 教授【 3 】的观点,同行评议(方法)是指:“由从事该领域或接近该领域的专家来评定一项工作学术水平或重要性的一种机制(活动)。”后来,同行评议由方法演变成了一种约定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16265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12
我为清华大学博士学位新规定点赞的理由
热度 15 秦四清 2019-4-25 21:56
近日,清华大学公布了《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简称新规定) , 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热议。新规定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 一方面,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激励博士生开展原创性、前沿 ...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6869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度 15
如何甄别基础科研中的原创工作?
热度 7 秦四清 2019-4-13 09:29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原始创新(原创)是最重要的、最能体现人类智慧的创新,能极大地提升人类对事物的认知和推动社会进步。原创(见百度)指的是前所未有的 重大 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科研成果。 在基础科研、应用基础科研、应用科研方面,研究者都有可能做出原创成果。鉴于前者是后两者的基础以及受篇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11213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7
[转载]“从0到1”,高校的机遇何在
热度 4 秦四清 2019-4-8 15:18
“从0到1”,高校的机遇何在 李言荣 (作者系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报》 (2019-04-08 第1版 要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4/424931.shtm 科研工作是从0→1→无穷大的持续接力过程,但“从0到1”无疑最重要、最基本,因为它意味着无中生有、前无古人,也意味 ...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3044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4: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