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重大科学发现的同行表现特征
热度 2 秦四清 2011-9-29 09:43
经常在项目评审、学术会议上,听到有人在某一领域有了重大发现或取得了重要突破。在认真看了他们的研究后,不禁哑然失笑,所谓的重大发现只是对别人工作的补充或改进而已,因为思维是沿着别人的路子,研究方法还是老一套的招数,拾漏补遗的研究工作实在不可能有重大发现。 如果你确实做出了重大突破性科研成果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3147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别拿“复杂性”为幌子忽悠评审专家
热度 1 秦四清 2011-9-22 19:15
申艳军 博士 在一篇博文中谈到: 最近读一些专著,书名很多取为 “ 复杂工程条件下 xx 工程稳定性研究 ” 、 “ 复杂工程条件下 xx 区失稳辨识与灾害控制 ” 、 “ 复杂工程条件下多场耦合机理研究 ” 等等。仔细阅读发现,所言的复杂工程条件实际上挺常见,抑或为代表性工程现象,无明显有别于其他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347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一篇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有学术价值吗?
热度 2 秦四清 2011-9-19 17:51
Fenglin Niu, Paul G. Silver, Thomas M. Daley, Xin Cheng Ernest L. Majer ,在 《 Nature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Preseismic velocity changes observed from active source monitoring at the Parkfield SAFOD drill site ”的文章,先看看其研究有没有价值。 It is well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5911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湖北历史地震资料
热度 2 秦四清 2011-9-11 11:01
新华网北京 9 月 10 日 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网站消息,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交界地区,北京时间 10 日 23 时 20 分,发生里氏 4.6 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 29.7 、东经 115.4 ,震源深度 17 公里 。 引自: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4924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2
点评有关地震预报目标的历年地震工作规划
秦四清 2011-9-7 10:58
1970-1974 年,全国地震工作五年规划 力争在三五年内在重点地区实现 5.0 级以上地震短期预报,做到不迟报、不漏报、基本上不错报,使人畜不受损失。 … 点评:典型的文革时期不切合实际的口号,类似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1978-1985 年,全国地震工作发展规划纲要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3246 次阅读|没有评论
读文献与写基金申请
热度 7 秦四清 2011-9-5 23:46
每个科研工作者都有一个具体明确的研究方向,尤其对青年学者,在开始做论文前,选择好自己未来要从事的、感兴趣的方向很重要,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大方向定好后,要静心阅读一定数量的有关文献,这对决定你的方向是否有前途、能否申请到基金项目、能否做出创新性成果至关重要。怎样阅读浩如烟海的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6382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7
《Nature》杂志的论文够nature吗?
热度 3 秦四清 2011-9-5 17:48
我读过在《 Nature 》和《 Science 》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地震学研究的大多数文章,诸多观点经不起推敲。有人说《 Nature 》是一本“高级科普”式杂志,刊登的文章只要有点数据或现象支持,如果内容具有轰动性和社会性,很容易发表。下面以在《 Nature 》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为例,看看其发表的论文质量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5096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松潘—平武地震异常对汶川Mw7.9级地震是否具有指示意义?
秦四清 2011-9-2 09:20
宏观地看,松潘、平武地震成功预报的主要依据,如作为年度会商和中期趋势预测依据的中强震群、空区、条带等地震活动图象变化, b 值与波速比;长水准与短水准观测到的形变异常;地下水位变化、氡含量、视电阻率、地应力、以及地电流等趋势异常;干旱与箭竹开花,熊猫死亡等。作为短期与短临预报依据的三起三落的宏观异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388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漫谈科研中时髦概念的炒作问题
热度 4 秦四清 2011-8-30 11:41
现在,社会上流行包装、炒作等运作模式,该模式的能量不容低估。例如:能把一个质量低劣的商品包装成“神奇”的卖点很好的商品,能把一个学识、人品不怎么样的人妆扮成社会名流,能把公鸡炒作成“会下蛋”的鸡,美其名曰“公鸡中的战斗机”。 现在不仅社会如此,科研界也过犹而不及,下面举两例说明之: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3408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4
混沌或许是某些自然现象的“替罪羊”
热度 15 秦四清 2011-8-29 16:00
武际可 教授 写了一篇很好的科普性文章《 漫谈混沌》,读完后深受启发,但有些观点本人不敢苟同,希望和武老师以及感兴趣的人士共同讨论之。 1963 年, Lorenz 在 研究大气对流的稳定性时 , 发现了著名的混沌效应 。 混沌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对初值的极其敏感性 , 如著名的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4598 次阅读|30 个评论 热度 1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07: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