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为何探寻地震物理前兆的努力功败垂成呢?
热度 4 秦四清 2019-4-23 09:00
诸多学者基于岩样破裂实验研究,探寻可作为地震前兆的物理量( Dieterich,1979 ;唐春安和徐小荷, 1990 ;尹祥础等, 1994 ;马瑾等, 1996 )。图 1 示出了岩样变形破坏过程中物理量响应特征,可看出当其损伤累积至体积膨胀点至峰值强点之间时,其监测物理量均发生显著变化,这说明其断裂前是有前兆的(耿乃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5799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4
标志性地震前的地震平静期与可预测时间尺度
热度 1 秦四清 2019-4-6 09:18
我曾在博文《“地震能否被预测”是科学命题吗?》【1】中指出,地震区标志性事件——在 锁固段和次级锁固段体积膨胀点和峰值强度点处发生的地震,其 遵循确定性演化规律且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故这类事件具有可预测性;而其他的地震,无论大小,依靠目前的知识则无法预测。标志性事件,如 1976 年唐山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3962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这个貌似无解的问题能难住我吗?
热度 2 秦四清 2019-4-3 11:16
昨晚上和一位搞地震破裂过程反演研究的朋友吃饭时,三句话不离本行,边吃边和他聊地震方面的话题,喝了几杯后他说“你说的挺有道理,我基本上同意。我近期遇到一个问题,实在想不明白,看看你能不能给个解答。” 他的问题是这样的:不同学者算出的 2008 年汶川 M W 7.9 地震的最大滑移量不同,代表性结果为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2733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去除冗余假设,精炼震源参数计算公式
热度 1 秦四清 2019-4-1 09:58
Kanamori(1977) 和 Wyss and Molnar(1972) ,在假设地震应力降产生过程中的终止剪应力等于摩擦应力且认为表面能较小可忽略(隐含条件)的情况下,分别给出了地震波辐射能 E 和地震效率 h 的表达式为: E = 0.5 D t D A &nbs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2943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汶川地震的发震载体有多大?
热度 1 秦四清 2019-3-28 12:57
近期以能量为抓手,搞懂了有关岩石或锁固段破裂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能量分配“密码”【 1-3 】,也导出了锁固段破裂发震时计算地震波辐射能的公式,即: E =0.5 V D t D e =0.5 GV D e 2 = 0.5V D t 2 / G ( 1 ) 式中, V 为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3113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震级与应力降无关吗?
热度 3 秦四清 2019-3-23 11:13
最近看文献,看到不少学者对震级与应力降的关系有五花八门的认识。有些人认为震级与应力降有关;而有些人认为较大地震的应力降近似为常量,较小的地震与应力降有关。鉴于此,咱打算以地震波辐射能的理论表达式为依托,以弄清震级与应力降的关系。 从上篇博文【 1 】和图 1 知,当锁固段被加载至点 B 时,裂纹扩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6460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以地震效率为纽带,掀开Benioff应变的“盖头”
热度 2 秦四清 2019-3-22 10:31
有人说“一本书中 多一个 数学 公式就会减少 一半读者。”咱这篇博文以公式推导为主,看看能有多少点击量。 以前的某些研究认为地震效率 h 为常量,据此我们建立了锁固段累积 Benioff 应变( CBS )与剪切应变的联系——线性比例关系。然而,某些研究认为地震效率并不总为常量,对较大地震可认为是常量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5229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2
科研突破: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
热度 4 秦四清 2019-3-19 10:54
大家知道,目前突破或解决任何一个科技难题,都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容易摘的“苹果”都被“牛顿”们摘走了,留给我们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了。鉴于此,要想突破 某一科技难题,除需长期静心钻研外,还需摆脱前人研究思路及相关研究方法(通称为惯性思维)的束缚,才有可能从“山重水复疑无路”中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6987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4
咱目前的实验室在哪里?
热度 10 秦四清 2019-3-13 08:30
看到这个题目,估计好多人会认为咱是不是吃饱了撑着了,自然会问:你的实验室不在实验楼或实验基地或野外观测站,还能在哪里? 咱小团队以前确实有个物理模拟实验室(图 1 ),可用于模拟研究基坑与斜坡的变形破坏机理。然自从 2009 年我们转向地震物理预测研究以来,该实验室几乎已无用武之地;再加之长期无有关科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11709 次阅读|15 个评论 热度 10
如何衡量某项科研成果的价值?
热度 5 秦四清 2019-3-7 13:39
这些天,看“青椒”们写的基金本子,时常感觉“头大”。累了,就换换脑筋,写博文松弛下。 常看科技新闻报道的童鞋们可能知道这样的事件:受前人工作的启发,诸多科学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某件事情,为抢夺成果的优先权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名利,大家在各自实验室不分昼夜地做实验,然后撰写论文发表以争夺“冠军”。若某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6371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9: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