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按标题搜索
基金本子“瘦身”好
热度 6 2022-3-13 18:05
自疫情起,我能吃、能喝、能睡但少锻炼,故腹部逐渐隆起,被不少朋友戏称 “孕肚”。他们建议我常锻炼身体“瘦身”,以回到以前风度翩翩的形象,嘿嘿。是啊,“瘦身”的好处确实多,那么撰写基金本子、文章也该向“瘦身”看齐。 从春节到现在,陆续看了些青年、面上和重点基金本子。先不管本子展现出的创新性、科学性 ...
个人分类: 基金杂谈|7635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6
学者该如何对待工作的“硬伤”呢?
热度 6 2022-3-9 18:04
诚然,学者通过论文、专著、博文等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时,起码当时觉得自己的工作靠谱。然而, 人的知识和思维都有局限性,即在研究某问题时,可能思考角度过于狭窄、可能忽视了有关的基本原理、可能推理不够严谨等,由此导致自己的观点有缺陷甚至认识存在根本性错误——“硬伤”,这是学者探索之路上的常态。由于一般性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7377 次阅读|17 个评论 热度 6
矿震之间的关联性
热度 2 2022-3-7 09:28
我培养的一位博士,凭优异业绩去年拿到了海外优青, 3 月 4 日从外地专程来京看我。那天晚上,十多位学生、同事与朋友和我一起欢聚一堂,共话桑麻。席间某同事对我说:你的亲学生成长了、有成绩了,看把你乐的。我答曰:其他老师的学生虽不是我的亲学生,但取得了好成果,我也同样高兴;我们这一代人正在逐渐老去,不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6304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自我质疑至关重要
热度 10 2022-2-27 10:08
理性质疑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应予提倡。阅读文献或与同行交流时,学者见闻某个新颖的假说或理论,无论作者多么权威、思想多么出乎预料、见解多么令人激动,第一感八成是怀疑,接下来会质疑,即看其依据是否扎实,论证是否有力,结论是否可信,等等。这是“枪口向外”的质疑,学者已习惯之。 尽管“吾日三省吾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7540 次阅读|24 个评论 热度 10
真学者的风骨
热度 16 2022-2-25 09:33
在我看来,真学者应具有:( 1 )做出真学问的能力;( 2 )卓尔不群的道德品质——风骨,两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何谓风骨也? 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光明磊落与 持正不阿 是也。孟子所说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是对此风骨内涵的进一步诠释。 从古代至近代,我国一些学者,如不事权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34448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度 16
理性质疑也会有小收获
热度 4 2022-2-23 11:03
2021 年 8 月 12 日南桑威奇群岛发生 M 7.5 地震后,我于 8 月 13 日写了篇科普文章 《 南极洲大陆及其周边海域是无震区吗? 》 。文中指出, 1929 年 6 月 27 日南桑威奇海沟 M S 7.8 地震、 1964 年 5 月 26 日南桑威奇群岛 M W 7.8 地震、 2013 年 11 月 1 ...
个人分类: 历史事件感悟|5658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4
为何说实证是最应被强调的科学方法?
热度 7 2022-2-19 13:10
大家知道,深刻地理解世界运行规律,主要依赖于理性认识,而凭感觉、经验则难以做到。获得理性认识的第一步往往源于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的可靠性主要在于前提(已知条件(如公理)、假设等)的扎实性与推理过程的严谨性。如果逻辑推理的可靠性不能满足,则不可能得到正确结论或认识;如果能满足,一定能得到正确认识吗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7264 次阅读|17 个评论 热度 7
富二代桑格何以两获诺奖?
热度 4 2022-2-17 14:17
生于富豪之家的桑格,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富二代。然而,他并未像诸多不学无术的富二代那样堕落成纨绔子弟,而是凭两获诺奖成为了科学大师。任何一位科学家获一次诺奖已实属不易,而他竟两次把诺奖收入囊中。这是为什么呢?从他的经历看,答案昭然诺揭,其可浓缩为两字——热爱。 受家境影响,桑格从小对生物学有着浓厚 ...
个人分类: 历史事件感悟|15544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4
学者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
热度 7 2022-2-13 17:06
前几天,我无意中看到了一篇 文章 ,其把人们的认知分为四个层次: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 知道自己不知道 , 知道自己知道 , 不知道自己知道 。我觉得这种分类相当有趣且靠谱,基于此并做适当发挥写成此文,以让诸君在研究之路上少走弯路。 第一层次: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处于这种层次的人士,想当然认为自己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14892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7
如何看待“高手在民间”?
热度 14 2022-2-11 09:33
在公众网络、微信群等平台,不时看到这样的说法:真正能够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不大可能是象牙塔里的科学家,而是民间的非专业人士,正所谓“高手在民间”嘛。 在我看来,这曲解了“高手在民间”的内涵,故需给出正解。 确实,在鲜有职业科学家的历史年代,科技成就主要源于业余科学爱好者。然而,由于科技之树上低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10495 次阅读|39 个评论 热度 1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6: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