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按标题搜索
议“长-中-短-临”的地震预报思想
热度 8 2011-5-26 00:25
经过长时期摸索,中国地震研究部门总结出了“长 - 中 - 短 - 临”的强震预测追踪工作模式。长期预报为 10 年左右,中期预报为 2 年左右,短期预报为 3 个月左右,临震预报为 7 天左右。无疑这种模式符合地震活动性动态变化的特点,对强震的预测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动态追踪才可能做出较为准 ...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9407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8
引发海城大地震的直接导火索是什么事件?
热度 2 2011-5-25 17:01
根据我们的研究 ,发生在 1944 年 12 月 19 日 的辽宁丹东 Ms6.75 级地震,是 1975 年 2 月 4 日海城 Ms7.3 级地震对应的锁固段在其膨胀点处的标志性事件。 从孕震区内有文献记载的地震活动性看,海城大地震至少已孕育了 1956 年,是能量长期累积导致的结果。 但导 ...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8459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何种类型的科学家能解决强震预测难题?
热度 5 2011-5-25 14:38
大部分人认为地球物理学家能解决强震预测问题,因为他们对震源物理、电磁与地震波的传播理论与方法有深入的理解。但实际上仅有上述知识的人,没法解决强震预测问题。 强震或巨震的发生是断层中单个或多个锁固体的渐进破裂累积到一定程度,发生最终宏观破裂问题,这实际上是岩石力学问题,需要懂力学知识 ...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8110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5
汶川大地震是唐山大地震的翻版
热度 5 2011-5-25 09:09
我们的研究表明,汶川地震的孕震规律与孕震模式与唐山地震是完全一样的,如果当年对唐山地震的发震机理搞明白了,汶川地震一定会被预测预报,造成的损失就会大大减轻。 不过,人们的知识积累需要一个过程,对强震孕育机理的理解也需要经历从模糊到清楚的渐进认识过程,以前强震不能预测的事 ...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9295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5
评科学网上某些人“无知”而“无畏”的言论
热度 12 2011-5-24 23:38
在科学网上开博客几天来,收到了大家的关注,再次深表谢意。但也发现有些人的言论属于“无知”而“无畏”的评论,再次忍不住想说几句。 1、 有些人,对我们的研究一无所知,就发表一些不着边际的评论,这实在难以理解。毛主席也曾经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目前来看,这句话也不过时 ...
个人分类: 趣谈|9351 次阅读|23 个评论 热度 12
科学研究的“内行”与“外行”
热度 3 2011-5-24 22:30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科学研究并没有严格的内行和外行区分,纵观科学发展史,重大科学研究的发现大多是“准外行”做出来的。 举例来说,在地震预测研究领域,在长期的与人和物的接触中,诸多专家的研究思维都被内行同化了,都有惯性思维,思维都很聚焦,但不发散,尤其缺乏独特的创新性思维。新思维是非常 ...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8665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3
从海城地震预报谈起
热度 5 2011-5-24 18:05
依据“小震闹、大震到”的经验和明显的宏观异常, 1975 年海城地震被提前预测了。但该地震的预测成功主要还是靠运气成分,因为该地震不是依据科学的强震预测理论和方法做出的。基于该地震的成功预测,不少人士认为,预测地震也不是什么难事。 转眼到了 1976 年,唐山大地震发生了,在该地震前 ...
9733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5
浅议中国科学院的学术环境
热度 4 2011-5-24 10:54
我来科学院已经 14 年了,感觉科学院的学术环境真的宽松自由。在科学院工作,科学家不用像行政人员那样须按时上下班,可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对科学研究来说,这种自由是必须的,在自由的环境中才可能迸出思想的火花,才可能有灵光闪现的思维,其实任何重大科学发现都是这样做出来的。 在科学院, ...
个人分类: 趣谈|8720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4
评中国特色的地震会商制度
2011-5-23 17:27
过去,对强震发生的机理认识不清,大多数人认为强震不能预测或难以预测。因此当省市地震局的异常信息报上来时,谁也没法拍板,谁也怕承担责任,于是乎,就出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地震会商制度。 1、 在会商会上,大家拿出电磁异常、地下水异常、形变测量异常、 b 值分析等与强震发生关系不大的“ ...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809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1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