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c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wchen

博文

美国大学原创不断的四大制度法宝 精选

已有 22343 次阅读 2014-3-25 19:19 |个人分类:教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诺贝尔奖, 研究生招生, 美国大学, 研究生复试, 全世界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都不约而同的集中在美国?为什么美国牛校得个诺贝尔奖就好像探囊取物?为什么世界各国的优秀学生源源不断远赴美国求学?在我国研究生复试正如火如荼召开之际,我们需要深刻的反思,如何才能培养出一流的研究生?如何才能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实实在在的创新,而不只是空喊口号,真正使得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根据我的亲身经历,我认为美国大学原创不断有以下四大制度法宝:

1)面向全世界招生优秀学生的研究生招生制度

   美国研究生招生采用申请制,而不是简单的统考。所谓的GRE统考,一年可以考很多次,而不像我国研究生统考一考定终身。我国一个学生一般只报考一个学校,最多再调剂一个学校,而在申请美国研究生,一个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多个学校。美国提供优厚的奖学金,吸引来自全世界的优秀学生,使得研究生(一般指博士生)做科研后顾无忧。看来,美国大学真正做到了选天下英才而育之,爱天下英才而助之。

   我在伯克利访问期间,看到很多博士生都开车上学,经常飞行度假。经过询问才知道:他们的奖学金远远多于我们访问学者的政府津贴。在伯克利的实验室,研究生队伍好像国联军,来自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经常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2)Tenure 制度避免教授成名后阻挡助理教授或者副教授的发展

   在中国做研究,是人越老越值钱,名人年年搞项目,搞大项目,越资深的教授拿的项目越多,年轻的助理教授(或副教授)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这与我国的年度考核制度有关,越有名的教授考核指标越高,人就像骡子一样负重而行。美国大学设计了Tenure 制度,做研究到了一定程度,一般晋升为正教授(也有部分副教授)将免于年度考核,学校完全相信教授自觉做研究。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其一,获得Tenure 的教授,将会减少与年轻助理教授(或副教授)竞争科研项目,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其二,获得Tenure 的教授,没有年度考核的压力,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一些难度大、短期难以出成果的大科学问题。

  比如,我的访问导师美国工程院院士Lotfi Zadeh教授,在成为终身教授之前是著名的控制论专家。当上终身教授之后,毅然改变研究方向,开创了fuzzy set,fuzzy logic, soft computing等新的研究领域, 50年如一日,深入思考,原创不断,终于成为一代宗师。据我所知,Lotfi一直项目很少,经费很少,博士生很少,没有团队成员。如果没有Tenure制度,按照中国的考核制度,教授级别越高考核指标越高,Lotfi恐怕早就被UC Berkeley淘汰了,或者被降为副教授了。

    在美国,年轻的助理教授有更多的机会拿到科研项目,冲锋在科研的第一线,而年长的终身教授则抽出闲暇来教书育人,或者思考大的科学问题。科学研究是一个高度耗费脑力和体力的工作,年轻人应该多承担责任。


3)“非升即走”制,大浪淘沙,选择优秀人才

   美国对于年轻的助理教授才用严格甚至残酷的“非升即走”制度。据说,在伯克利,助理教授的淘汰率达到了80%左右。这样,加速了人才的流动,使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而且增加了不同工作的阅历。其实,习惯了就好,一点也不残酷,反而使得生活更有挑战性、更丰富多彩。

   这种制度,大浪淘沙,使得最适合该岗位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相比而言,我国年轻教师队伍的流动性太差,据我所观察,也许10%都不到。这么低的流动性,人的经历阅历有限,创新思维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本校博士生毕业不许留校,避免近亲繁殖

    美国的著名大学都不允许自己本校培养的博士生直接留校工作,避免了近亲繁殖。这样也使得博士生毕业之后到不同的研究机构学习交流,融合百家之长真正开展协同创新。当然,伯克利的教授中也有毕业于伯克利的博士生,但是仔细一看他们的简历,他们都有其他大学的博士后或助理教授等经历,最后才通过公开应聘,回到伯克利工作。这样,可以把别的研究机构好的经验,带回伯克利,也把伯克利的优秀经验传播到其他研究机构。

    相比而言,我国博士生留校的比例太高,估计有30%以上。一个人长期呆在一个工作岗位,从事同一个工作,虽然可以“十年磨一剑”,把某项技术做到极致。但是,这样很容易导致思维比较狭窄,创新都很难,何况原创? 当然,另外一个副作用就是大学里面关系错综复杂,派系林立



https://m.sciencenet.cn/blog-57940-779137.html

上一篇:一篇引用超过5万次的论文揭示的原创奥秘
下一篇:太肥的北京,如何科学的变瘦?

142 曹聪 李伟钢 蔡小宁 陈永金 陈楷翰 张红光 赵星 蒋敏强 水迎波 杨顺楷 陈冬生 马腾 戴德昌 王树松 罗德海 杨金波 郭向云 姜咏江 周继磊 王迪 喻海良 杨正瓴 强涛 曹裕波 王显生 胡方云 姚小鸥 唐凌峰 温世正 吴景鹏 张荀 武永军 张全成 胡锐锋 孙中亮 汤建 许一 杨安驹 武夷山 曹俊 李大斌 郑新奇 张能立 孙中华 王善勇 高博 石锋 李土荣 邹谋炎 牛旭波 张国庆 牛伟博 雷海鹏 贺治伟 王彦斌 孙学军 张慧铭 单治超 王海冰 杨庆节 冯龙 张泽书 黄育和 吕凯波 庞晓炎 逄焕东 季丹 李宇斌 陈新泉 刘立 罗建恒 杨平 王鸣远 程奇峰 谢强 刘向军 陈松战 黄焕平 蔡志全 贺鹏 李俊彬 汤俊 曹建军 盖伟龙 杨洪强 鲍海飞 陈照强 魏国 任磊 王涛 陈理 钟佳 李斌 王喜军 孙启高 李侠 何瑶瑶 杨大勇 张忠国 杨冬 王昌淼 曹家樅 李鑫 周春雷 于涛 吴锦宇 刘绍明 clp286 jianhuajiang PWANGSEIDON liangqiang yunmu jimiyg ybtr3929 zdzszl abang zhouguanghui ljg XuexingLu xchen ncepuztf xiangyu123 duola1024 liyouxi mpywang marshahenry biofans fumingxu wliming dudushanren zhaojiancheng guoyanghuawu super1983 Zeng010Bing liweihao ct3773 castle1989 shuidejun qaz22515 tangyichoudoufu rosejump qianxingzhe621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