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

博文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已有 3097 次阅读 2014-9-18 09:3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研究生, 吴良镛, 吸引力, 专业课, 就业压力

昨天从新闻得知,92岁吴良镛院士在人民大会堂站着给6000名新研究生讲课,底下却睡倒一片。心里感到悲凉,新闻发人深思。当前,对课堂缺乏兴趣,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最近在给本科毕业班的学生上专业课,虽然备课还算精心,但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缺课学生很多。除了个人学识浅薄、上课吸引力不够之外,究其原因,这可能还与当前教学体制、就业压力以及学生都在复习考研、保送已成定局,对成绩没有过高要求等有关系。

现在学习积极性呈现从中小学、大学、研究生过程的倒挂现象,中小学过度的榨取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对学习失去了热情,对知识失去了好奇心。而且现在的高等教育基本百分百毕业,高喊着60分万岁的大学生基本上是有恃无恐。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失去了大学原本的内涵,充满了功力性,显得毫无趣味性,面目丑陋,让人生厌。大学教育缺乏了朴素、自然,缺乏了对知识的向往。

当前,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都是既不爱,也不恨,无所谓的态度。学生根本无从谈什么梦想,像样的工作很难找到,似乎读的好不如有个好爸爸的现象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很可能是存在的。对未来感到迷茫,对学业冷淡,谈不上抱怨社会,只是对未来、对自己缺乏自信,一切都觉得没有意思,考研也只是为了躲避就业难。

研究生教育了成了就业难的缓冲器,成了大学生躲避社会的避难所,也成了一个非以学术为核心的荒凉的集中营。精神是空虚的,身体似乎也有气无力,热情和激情都已经在中小学耗尽,只剩下了毫无生机的躯壳,混迹在各个大学科研院所的宿舍、教室和实验室里,电影、娱乐节目和游戏,成了逃避现实的最好的途径。

现今的大学老师是一个很可怜的人群,用可怜的陈旧的知识,为了养家糊口,可怜兮兮的站在讲台上,装腔作势地讨好学生,面对一群毫无生机的学生,诚惶诚恐地备课上课,还常担心学生给个差评,影响自己的升迁和生计。不去严肃的面对,只是坦然面对现实,营造表面上的师生融洽的不问是非的一团和气,日子或许还可以照旧的安稳的过。但良心何安?感觉愧对自己的生命,愧对学生家长。

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对学业感到无趣,除了社会就业压力、教育体制等原因,也可能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网络化、多元化有关。现在老师是在与手机争夺学生的注意力,但大多数人老师都败给了手机网络的吸引力。传统的书本加说教的方式,学生一点儿不感兴趣。传统高高在上传教士的讲学,学生根本不吃你这套。风趣幽默的讲学方式,似乎也只对哪些不是心事重重的学生才有效果。对一群一心想考研躲避社会的学生,似乎只有考上研究生才是最现实、最实际的事情,除了复习考研之外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浪费时间,似乎又回到了万恶的高考时代。如何让学生重回课堂,真是个难题啊。

自从1998年的夏天,我感觉我人生的意义是成为一个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回首往事,感觉自己这种想法很可笑。也许老师这个职业我们赋予了过多的内涵,其实就是一个良心活,一个表面充满了光晕、内心充满了无奈和纠结的职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似乎谁也不是谁的老师,自己才是自己的老师。学生在改变,老师也需要去调整,与其机械僵化的固守,还不如与时俱进,因时而化,在坚守职业底线的前提下,随波逐流,顺势而为。

用心备课,凭着良心去上课。用最大诚意,最大的热情,尽职尽责的上好课程。也要学着改变,学着接受,让自己的心情是快乐的、心态是放松的。要让师生关系更加的民主,让教学课堂气氛轻松风趣,让教学形式活泼多样,要让自己融入到新媒体时代,让学生的内心感到舒适,愿意去听,愿意去看,愿意去思考。

理想的教育是让每位学生的心灵自由的发展,而不是管制和压抑学生的天性。理想的教育是让学生感到发现的快乐,知识的乐趣,以学生为主导,带领学生一起去学习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想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主导,遵循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才智和力量和,让学生从中获得自信和爱好,找到心灵的归宿,摆脱平凡的生活。

理想的教育要给学生天性充分的自由,肆意发展,任其驰骋,让其充满了野性和野心。老师只需要观望,只需要在天性不好的部分给出一些告诫,在天性好的部分给一些鼓励,让其充满力度地过彪悍的人生。老师相信学生会遵循自己内心的呼唤,遵循学生的天性和良知,独立自主的做学生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去充实他们的人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不要好为人师,不要强加给别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其他都顺其自然,任其发展。

行文至此,烦躁的心情,荡然无存,内心充满了可怕的宁静。但一股悲凉,就如这凉凉的秋风,不期而至,猝不及防。



https://m.sciencenet.cn/blog-58729-828707.html

上一篇:教师节忆老师
下一篇:科学网:明星闪耀,草根暗淡的时代

6 肖玉玲 杨正瓴 ljxm XuexingLu wangqinling YanCivil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0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