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

博文

访问学者的别样生活

已有 13061 次阅读 2016-2-20 23:08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科研, 生活, 经济, 法律, 访问学者

随着中国国力日渐强盛,各种形式的出国访学,日益成为中国与国际学术圈交往的重要渠道。访问学者大多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他们将成为我国科研的中坚力量。旨在提高我国科研人员科研能力,实现对国际科学技术的跟踪和超越,国家公派出国学术访问长期受到国家重视。

当前,学术访问群体在国外的生活、工作表现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状况,林林总总。本博文试图点出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增加对现有公派留学的监督与考核体制进行思考。当然,这些问题或现象,在不同大学科研院所、院系、学科出现的频率存在差异,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在此简单罗列8件事情,采用管中窥豹的方式,洞悉这个群体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1)合租房。老美重视人权和私人空间,访问学者大多已经结婚成家。因此,访问学者大多租用大学的房子,都是两居室。按照美国人的合同,访问学者是严禁将其中一个房间外租的,但会过日子的中国人,基本上都会违规向外出租。这表明出事圆滑的中国人,总是能在与老美的周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出事方式。这一方面减轻了房租压力,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多个伴,减轻了日常生活中的寂寥。

2)避车税。美国是个车轮上的国家,基本上属于地广人稀,公路发达的国家。如果没有汽车,日常生活非常不方便。有车之后,生活会轻松和便利起来,尤其是500km范围内的旅游活动,会轻松驾驭。访问学者普遍会购置便宜的二手车,价位一般在两三千美元。在美国购置二手车通常要缴纳7%的税,中国人一般要求对方以赠与的方式避税,通常能避一百多刀的交易税。这基本上是中国人的常规思维,习以为常,家常便饭。

3)黑出租。美国的大学,通常远离都市,虽然幽静,但实在偏僻。新人刚到,旧人回国,亲属探亲或外出旅行,都需要在机场与大学之间摆渡。美国的交通非常发达和多样,灰狗大巴常规价格很贵(70刀),私人大巴公司也不便宜(55刀),这与个人提供ride留了巨大空间。因此,访问学者看准商机,以较为便宜价格(50刀),开展地下出租车业务。乐此不彼,常见访问学者争得头破血流,热闹非凡。

4)卖旧货。初到美国,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均需置办。放学到期归国,访问学者还需要将生活用品处理掉。因此,需求和供给完美对接,地下跳蚤时常交易活跃。访问学者群体,毕竟都是受到高等教育,嗅觉灵敏,反应迅速。他们通过整合各种供货渠道,推波助澜,将地下跳瘙时常搞的异常活跃。方便生活,互通有无,互惠互利。初到美国的访问学者,由于对情况不了解,信息不对称,上当受骗也不是少数。

5)做买卖。商品时代的洗礼下,访问学者是一个非常务实、重视实效的群体。由于中美饮食存在明显差异,很多厨艺精湛的访问学者,通过提供外卖的方式赚外快。由于中美很多商品价格上存在明显差异,访问学者通过代购的方式赚取外快。由于信息不对称,访问学者做起了飞机票、旅游组团等中介代理。这些买卖,多是小打小闹,但也有一些走火入魔,各色人等粉墨登场,也算是热闹极了。

6)信基督。我们国家推崇共产主义信仰,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终极目标。美国视基督教为国教,以死后升入天堂为最终目标。美国人将基督教融入生活,周末去教堂做礼拜,成了家庭沟通情感的重要方式。访问学者初到美国,人生地不熟,内心孤独,同时又对新世界充满好奇。另外,教堂的热心肠又特别多,知冷问暖,提供各种帮助。因此,教堂成了访问学者认识美国、融入美国的第一站。当然,免费餐和提高英语也是常去教堂的重要理由。

7)暧昧情。这个事情比较敏感,当然,大家也都比较感兴趣。但,这种事情属于个人隐私,别人也很难知晓。因此,多是捕风捉影、推测臆想,不足为据。将一群血气方刚的男访学与女访学,同时空投到一个陌生的国家,科研生活混杂交织在一起,难免让人想入非非。据说,深圳的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较为普遍。但考虑到访问学者的素质和访问时间,应该不会成为普遍现象。但这种牵扯到道德与秩序的复杂情感,仍是洞悉他们内心精神世界的关键一环。

8)大玩家。访问学者与被访问研究机构、与合作导师之间并不具有契约关系,彼此没有强制必须履行的义务,因此,访问学者的科研投入,主要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意愿。大多数访问学者的科研,属于放空和缺乏监管的状态。这时候,钓鱼、美食、打牌、打球、旅游等休闲娱乐,成了少数访问学者的主要生活内容。经过一年学术访问,学术能力提高有限,但娱乐能力提高显著,显然成了生活大玩家,这与访问学者的培养初衷,背道而驰。

总之,留美访问学者的在美生活,充分表现出了中国人柔软、灵活、实用的处世哲学。通过中美两个国家的生活和学习,在访问学者的内心深处,对科研和情感的充满了复杂的挣扎和纠结,从中既体会到了无可奈何的失望与迷茫,同时,也看到了些许理想化的希望。

笔者补记:这篇博文引发了很多学者的反对,认为这篇博文以偏概全,拿极个别现象说整个群体,抹黑访问学者群体。这篇博文初衷,绝非是引起争论,而是想点出可能存在的问题,旨在增进对这个群体的认识,提高和改善当前访问学者监督和考核体制,让国家派遣访问学者更富有成效。



https://m.sciencenet.cn/blog-58729-957511.html

上一篇:谜一样的会长
下一篇:从春晚吐槽,看高校教学方式转变

31 林中祥 檀成龙 陈楷翰 徐令予 武夷山 姬扬 朱朝东 黄永义 秦旅 杨顺楷 杨远帆 任来彬 黄仁勇 蔡小宁 梁洪泽 张文军 罗晓清 杨正瓴 强涛 牛文鑫 马军 林辉 叶建军 苏德辰 李斌 张云 石磊 doctor5 ghzhou5676 gaolianghust Noble0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2: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