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58]檀成龙   2019-2-28 22:15
赵老师,你好!土壤水分是您的研究范畴吗?我从网上看到:土壤水层厚度是指一定厚度土层内土壤水分的总贮量,即相当于一定土壤面积中,在一定土层厚度内有多少毫米厚的水层。即W厚=H×W(%)×P×10,式中W厚为土壤水层厚度;H为计算土层厚度;10为单位换算系数。
在华北平原的耕地(例如种植冬小麦的耕地),土壤厚度30、50、80、100厘米内,土壤水层厚度分别是多少(给一个范围,大约数就行)?
我的回复(2019-3-10 16:47):土壤水分确定的来讲是一个通量
[57]王鹏   2018-11-22 18:23
赵老师,你好,我想问问,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表层(0-20cm)t土壤元素含量是否有区别,或者能够定量化判别出来呢
我的回复(2018-12-9 18:03):您问的是什么元素呢?表土元素含量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成土母质与成土过程,人类活动,大气沉降(干/湿),不同土壤类型间的差异还是很显著的
[56]王飞   2018-5-9 15:39
赵博士,你好!我是水保所王飞,看到你的博客对水土保持有很好的见解,想转载一些,请问可否?谢谢你!
我的回复(2018-5-16 20:05):王老师,您好,欢迎转发啊
[55]吴军   2016-9-21 13:44
信息工程学院。
[54]吴军   2016-9-20 20:02
你是南昌工程学院的吗?我有个硕士同学也在那个学校。
我的回复(2016-9-21 11:27):我在水利学院,您同学呢?
[53]徐伟洲   2016-9-7 23:46
不好意思,不常上科学网,你说的那应该是付艳玲或郭文吧?
[52]孟佳   2016-7-29 15:53
赵老师的回答非常精彩。受教了!我的博文只想进一步的揭示问题,无意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从“帕斯托最优”的考虑,赵老师很多解释是可以接受。

咱们俩说了这么多,赵老师还是能够完全平心静气,说明赵老师修养很高。不过,我们也没有必要再讨论下去了。定性的分析不可能解决我们在意见上的分歧,让我们的讨论到此为止吧。赵老师还可以继续加评论,但我就不回复了。

当然了,我们其实也没有必要同意彼此的观点。“君子和而不同”。我不同意您的观点并不妨碍我尊重赵老师的很多相当有高度的考虑。
我的回复(2016-7-29 16:01):   ,夏安
[51]孟佳   2016-7-29 15:27
赵老师,说了老半天,挺不容易的。我就问您一个问题。您是否觉得现今的高考中是否存在严重的地域歧视的问题?请尽可能简单回答“是”或者“不是”。
[50]shenlu   2016-7-19 10:5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03272.html
hidden
[49]用户名   2016-7-18 12:22
评论已经被科学网删除
[48]张骥   2016-5-24 15:32
我刚刚修改好了,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33662&do=blog&quickforward=1&id=979381
[47]檀成龙   2015-12-23 22:16
据报道,水汽含量大、相对湿度高,会加重霾污染。但从全国各地空间变化的趋势来看,水汽含量大、相对湿度高的地方,大于等于0.1mm雨日多一些,降水量大一些,降水驱霾的作用也要大一些。那么综合来看,水汽含量大、相对湿度高有利于防霾减霾还是不利于防霾减霾?《霾的帮凶:冬半年、冬季降水日数减少致使降水驱霾能力减小》在科学网发布后,得到了部分专家学者的支持,请关注、审查博客及其预印本论文,网址是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845780.html
[46]檀成龙   2015-5-12 21:00
博客《七篇2015版“调水增雨”论文的相互关系和进一步验证的研究思路》,对国家可能有很大作用,希望推荐,请关注。网址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id=889667
[45]檀成龙   2015-5-9 22:38
以下6篇论文能够两两相互印证: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和《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的相关研究》相互印证;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研究》和《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比值的研究》相互印证;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随空中水汽含量变化的经验公式》和《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随地面水汽压变化的经验公式》相互印证。
在以上6篇论文的基础上,《本地蒸发对南疆东疆地面水汽压贡献的估算和推论》证明了“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如果论点确实成立,对国家就有很大作用。《贡献和推论》一文很重要,处于我的2015版“调水增雨论文”的核心地位,欢迎理性质疑,请提宝贵意见,网址是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id=888706
[44]檀成龙   2015-5-5 22:48
以下6篇文章能够两两相互印证: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和《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的相关研究》相互印证;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研究》和《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比值的研究》相互印证;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随空中水汽含量变化的经验公式》和《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随地面水汽压变化的经验公式》相互印证。
欢迎理性质疑,请提宝贵意见,网址是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classid=168537&view=me&from=space
[43]檀成龙   2015-4-29 07:15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和《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的相关研究》能够相互印证。《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研究》和《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比值的研究》也能相互印证。欢迎理性质疑,请审查,网址是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classid=168537&view=me&from=space
[42]檀成龙   2015-3-27 19:27
赵老师:您好!
中国的科学家在反思“人定胜天”的同时,走到事物的另一个极端,在自然面前畏缩不前,背叛“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科学发展原则,这也是错误的。对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恶劣气候的“另类论点”,中国的科学家前怕狼、后怕虎,不愿涉足、不敢评论、极力回避。《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和《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的相关研究》都不涉及高深理论,都不直接涉足“另类论点”、都不直接涉足大规模调水,自我感觉,这两篇论文比较成熟,也得到了著名气象专家张学文老师的好评,有空时请您审查一下。支持、质疑都欢迎。与这两篇论文有关的博客网址是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id=870075    和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id=872255。期待您的客观评价。
[41]wusongyi   2015-1-2 12:38
老师您好,我写了一些想法希望您能帮我看看,点评点评。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bc47ff320102v2gd.html
[40]蒋大和   2014-12-5 20:55
今天上传了一篇博文,想进一步讨论你提出的问题。有空请去浏览一下。蒋大和
我的回复(2014-12-6 17:31):带学生上山实习,刚回来
我的回复(2014-12-6 17:31):带学生上山实习,刚回来
[39]檀成龙   2014-9-29 09:00
《向西北调水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技术可能性》那篇文章得到了您的帮助,文章的部分内容吸收了您的观点,我把它放到了博客上,请关注,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id=83154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