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安全博客 Behavioral Safet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reg66 行为安全-用科学方法长效地解决“违章行为”

博文

事故预防不象各类“预测”那样不靠谱!(数千字,2图) 精选

已有 4104 次阅读 2013-4-25 20:44 |个人分类:4|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预防, 靠谱

时下各种预测很多,如地震预测、股市预测、经济发展速度预测、房价预测等等,都不大准确(准确与否也是相对的),反正我是不相信的(我只相信一点地震预测)。尤其是有时可能会有少数极个别研究者(不能叫做学者),基础工作不扎实、数据量也不大,支持不足,又急于想发布研究结果,这样的预测就更不靠谱了。


但是事故预防和这些预测不一样。事故预防基本上是根据真实经验、真实事故案例等,发现事故的发生原因,并去除之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比如排放瓦斯就是为了预防、减少瓦斯爆炸、减少瓦斯动力灾害,这就是预防。不预先排放瓦斯(在煤矿叫做“抽放”),虽然时间不固定但事故是迟早要发生的,所以不先排放瓦斯是没人敢采富含瓦斯煤的。此外,瓦斯爆炸需要有“火”点燃瓦斯,在瓦斯达到一定浓度的环境下,如果有火花产生,瓦斯爆炸事故也是迟早会发生的。所以预先排放瓦斯、减少员工各种可能的“造”火机会,就是事故预防。这种预防和上面说的预测完全不是一回事,是效果非常之明显的,湖南、贵州、安徽淮南等地一些单位的瓦斯治理实践已经证明了其瓦斯灾害治理的有效性。所以是必需要研究瓦斯等事故的预防方法的,而且事故预防是靠谱的,不是不靠谱的。


有学者由于认为研究预防看不到效果,就研究应急,很明显,不研究预防,应急是“应”不过来的。安全管理先进的西方国家在安全管理上的工作,大部分都在预防上面,如安全观念(安全文化)的改变、管理体系的优化、完善、评估,行为安全BBS等,为什么我国还居然有人能提出“研究预防不靠谱、所以就得研究应急”这种荒唐的问题呢?我绝不是说应急管理、应急救援、应急预案不重要,但是大量的工作还是在预防上面。我国国家安全生产安全监督管理系统以前早就使用过“关口前移”、“超前管理”等口号或者说法,我国的国家安全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什么会出现前面我提到的“荒唐”问题?值得深思。


现在我国很多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其实就是一个事故预防方案,实质是安全管理体系,绝对不只是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很多人也都说,应急预案那么厚,真正发生事故是没人看的,事实上也都是靠头脑中已经有的经验或者知识积累或者培训、训练所得来知识指挥救援的。就我所知,国外的Emergency Response Program(应该是对应我国的应急预案吧),内容是很少的,而且有的还挂在楼梯、电梯旁边,谁都能翻到的(见第一个图、第二个图),我国一些单位的应急预案,普通员工手上有吗?应急时会用吗?


所以,研究事故预防不是和“预测”一样不靠谱。在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人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已经掌握一些事故预防方法。当然还需要掌握更多,所以还需要研究更多。


也许本文提出的问题不值得争论,预防和应急本来不是能严格分开的。但是我确实听有人说“预防”不靠谱,今天还有人说起这个事,所以我写了这篇博文。附件是我2004年写的一篇文章,虽然当时还写不好,但是已经说明白了“预防是很重要的”这样一个事实了(发不了附件,请读者自行查阅《中华合作时报》20040213日第A03版吧,部分内容附后,有兴趣可以阅读)。




附:

应急预案·安全方案·事故预防           /傅贵、许素睿、李彩琴译(其实不是译,这部分是我写的)


经过了SARS、工业事故、公共场所事故等灾难之后,人们对应急预案一词已经是越来越熟悉了。然而,应急预案究竟应该包含些什么内容、何时启动、启动后作些什么,人们有不同理解,执行效果也不同。研究国外一些组织机构的安全管理方案可以得到如下表的描述。表中陈述的事实是,应急预案只是组织机构的综合安全管理方案的一部分,英文名称为“Emergency Response”。它是在事故发生后、或至少发现事故迹象时启动运行的紧急措施。然而,减少事故后果的最好办法是预防事故,而国外组织机构和国内一些机构的应急方案内容一般并不能包含事故预防的全部内容,而仅仅是事故救援与损失控制的具体操作方法,所以一个组织机构仅有应急预案还是根本不够的。


安全方案、应急预案与事故关系


项目

事前

事中

事后

业务现场

正常状态

事故状态

正常状态

工作活动

正常进行

事故救援与恢复

正常进行

综合安全

管理方案

预防事故的

内容在运行

应急救援的

内容在运行

事故预防的

内容在运行

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的

内容在运行

安全管理方案或许还是一个有点陌生的名词。它包含的内容一般有如下的一些方面:安全方案本身(一般是手册形式)的管理方法,组织机构的安全方针政策,部门设置、人事安排及其职责定义,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规则,材料的安全性控制方法,承包单位、个人的选择与管理,员工安全行为观察实施方法等等。实际上所谓安全管理方案实际上就是目前国内一些组织机构在实施职业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时所编写的体系文件。我国实施职业安全标准(OHSAS18000只是众多类似标准之一)的时间比较短,组织机构的安全方案与国外的相比显得格式呆板、内容大同小异,缺少特色,还没有实现在管理体系基本精神之上的创新及实现安全管理业绩的显著提高。突出的是一些单位通过了职业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编写了很好的管理体系文件,但却把它束之高阁,每年花经费进行年检,仅仅是为了维持体系认证证书的时效性,单位内部的人员经常说,“体系”好是好,就是不知道怎么和日常工作相结合,在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还得拿出时间去维护体系文件!可见,做的不是安全方案中所写的,写的也没有做到,安全方案根本没有发挥它本身的作用,管理体系和安全日常工作完全两张皮,安全方案中声明的安全政策成了装点性的安全文化,员工甚至主管都不完全理解,显然也就不可能按其基本思想去做,事故不发生是偶然的,发生才是必然的!由于我国安全基础工作薄弱,更有更多的单位没有实施职业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也就根本没有安全方案!一些单位只是在各种外部力量推动下制定了(甚至是从商店买来的!)简单的、只有若干原则性条文的所谓应急预案,对日常安全管理的作用极为有限,发生事故就不难理解了。


林达·哥哈2001年提出,安全方案解决安全问题从两个层面、三个方面解决问题,第一层面是组织(团体)层面,第二层面是物质和人因两个方面。早在1931年,Heinrich研究得出,安全事故中有88%是由人因所引起的,10%是由物质因素所引起的。不难理解,物质方面是由人因所决定的,所以解决安全问题从人因方面出发应该能收到显著效果。但是,安全事故的人因问题又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悉尼·戴可2002年把它们分别称为新观点和旧观点。旧观点说,找到事故的人因就是找到人的错误判断、错误决策和错误操做,而新观点认为发现事故的人因主要的并不是要找到个人那里做错了,而是要找到个人做错的组织系统原因。根据戴可的新观点,个人行为由组织行为所塑造,组织行为为管理层所导向,管理层的行为受安全文化指导。所以分析和解决事故的人因问题,经过了以个人为焦点的旧观点发展到了以组织为焦点的新观点,所以西方发达国家组织机构的安全管理链条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优秀安全文化--安全管理方案(包含管理层、部门设置、员工个体的业务安全活动)--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状态--优秀安全业绩。在这个链条中,从安全文化到安全方案可以称为林达·哥哈的组织层次,其绩效是可以测量的,近年来国际研究热点之一的组织安全诊断(Safety Climate Measurement)就是量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度量社会组织安全性(事故发生可能性)。个人安全行为的培训、训练方法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有十几种成型系统,我国都是可以借鉴的。


安全文化,往往是听起来显得可怕,觉得又大又空,没有实质性内容,社会组织、经济组织无法应用。但是具体到西方组织机构的安全方案(建立安全方案不一定要谋求认证)当中,绝对不难理解,此时,它集中地表现为:安全作为其中一部分的组织宗旨(Mission,)、愿景(Vision)、价值观(CoreValues)、信仰(Beliefs)、标准和目标(Standards and objectives)等。这些都不抽象,也不空洞。更为诱人的是,国际知名公司,靠这些安全文化的体现形式创造了惊人的安全业绩。如美国杜邦靠“一切伤亡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安全是每一个人的责任”等11条基本信仰(安全文化)支撑下的安全方案,2002年创造了20万工时事故率0.38的历史纪录,2003年被评为美国最安全的公司之一。美铝公司2002年实现了20万工时事故率0.15,更胜一筹。


综上所述,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组织中,许多大学、机关、企业都有一个综合安全管理方案,其中包含着应急预案。安全管理方案对预防事故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应急预案对于事故救援至关重要。(《中华合作时报》20040213日第A03版,原题目《事故应急预案全解









https://m.sciencenet.cn/blog-603730-683985.html

上一篇:GB6442-1986编制说明中说的12个事故原因及评论
下一篇:security accident 和 safety accident 的区别

8 殷文韬 宋泽阳 李本先 石云龙 常忠乾 吴琼 罗传龙 杨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