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5| 10| 4| 2| 1| 8| 11| 6| 9| 目录| 12| 3| 7|
事故案例与安全·个人层面·杂感​
热度 3 傅贵 2014-4-13 07:25
事故案例与安 全· 个人层面·杂感 20140413 没有人愿意出事故。 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最重要来源,预防事故的最重要手段是减少不安全行为,减少不安全行为的最重要手段是增加安全知识,增加安全知识的最重要手段是案例学习。所以,案例培训就成为预防事故的最重要手段。 安全知识 ...
个人分类: 5|4088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事故原因的共性是存在的
热度 2 傅贵 2014-3-28 17:22
事故原因的共性是存在的 20140328 如果不认识到各行各业中的事故的原因具有共性、预防事故中不重点解决这些共性原因,那么各个行业搞安全(含健康、环境、质量、保安,即 QHSSE )的人一直都不会有共同语言,坐在一起也是各说自话,国内外的同行也一直不会有很好的交流,安全学科也会一直缺乏科学性。 ...
个人分类: 5|3788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安全问题是一个知识问题
热度 2 傅贵 2014-3-28 07:53
安全问题是一个知识问题 20130328 “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工人违章,企业违规生产,等等一切安全问题,都是由于安全知识的缺乏造成的。 安全培训,要具体满足企业之实际需求,请几个“大牌”忽悠一场,成百上千的人听热闹,与安全状况几乎无补。 安全问题就是一个知识问题,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也 ...
个人分类: 5|3210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违章操作•闯红灯•基金申请
热度 2 傅贵 2014-3-7 17:21
违章操作·闯红灯·基金申请 20140307 一位基金项目申请者说, Ta 去年项目申请书的五位评审者中的三位说,“不同行业的事故怎么能有共性呢?” 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和仔细分析,比如过马路闯红灯被伤、违章带电检修设备引起爆炸、安全帽不带好导致倒地后头部摔伤、使用不正确的工具 / ...
个人分类: 5|3930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安全管理学•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方法》 后记
热度 6 傅贵 2013-11-3 12:07
安全管理学·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方法 后记 安全科学是关于事故预防的科学。 预防事故,其实是一个一点也不难的事,只要知道事故是如何发生的,也即具有事故发生的知识,人们就会自觉自愿地去预防事故,就像人们确切知道汽车安全带的作用就会乐于系上安全带一样。自觉自愿,习惯成自然 ...
个人分类: 5|5948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6
【微博】:樊城领秀中原写字楼电梯事故再次表明知识不足
热度 3 傅贵 2013-7-19 21:07
樊城领秀中原写字楼电梯超员事故再次表明乘员的案例知识不足,此类超员事故在全国多次发生过。再有电梯超员报警,一定要重视!事情再重要也不能重于安全! 绝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知识缺乏引起的。知道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就是最好的事故预防策略。
个人分类: 5|3702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韩亚航空事故---估计飞行员的不安全动作是主要问题
热度 7 傅贵 2013-7-8 21:01
根据目前的报导分析,飞行员飞行本机型时间短是个主要问题。飞行时间短,在手动着陆时不能准确控制着陆速度(据迹象,启动了节流阀),也就不能准确控制 飞机的 位置,飞机尾翼撞在了防波堤上,事故就发生了。韩亚航空 1988 年发生的空难也是飞行员控制有问题。就是说,韩亚航空的三起空难中,两起源于飞行员的动作失 ...
个人分类: 5|5665 次阅读|17 个评论 热度 7
毕业时节,照相注意安全
热度 2 傅贵 2013-6-25 13:18
观察了两家公司照合影用的架子,均不太安全。主要是最后一排后面的栏杆太矮了, 有的拉 起 了护 栏,但是护栏却是软绳,起不到安全栏的作用,还容易误导。站在最后一排的人,稍往后面一倾斜就可能跌落摔着。 最后一排的高度,一般距地面都有 1. 5 米高左右,摔下来还是会很危险的,尤其是在无 ...
个人分类: 5|3694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事故后该干啥
热度 5 傅贵 2013-6-14 14:03
吉林“六·三”禽业公司的爆炸事故后,人们发现了这些问题,液氨泄漏未检查到位 、 车间消防疏散门常锁 、 厂房由可燃材料建造、车间不符合消防要求等。 其实其他事故后也会发现类似的“简单”的问题。一般事故后,多数是全省(或者全市等)类似企业停产整顿、安全大检查等,一人得病全家吃 ...
个人分类: 5|3626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5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