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安全博客 Behavioral Safet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reg66 行为安全-用科学方法长效地解决“违章行为”

博文

按标题搜索
全部博文|5| 10| 4| 2| 1| 8| 11| 6| 9| 目录| 12| 3| 7|
本周新文章目录(2021.01.18-2021.01.24)
2021-1-25 11:32
(1) 关于国内外危险源分类的讨论 (2) 值得思考的几个安全词汇问题
个人分类: 1|122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几个值得思考的安全词汇问题
2021-1-24 17:17
【摘要】 针对一些常见的安全词汇,各类标准解释不一,引发了诸多思考。例如:事故的根源原因分析中,不应只分析事故的根源原因,而是系统地分析事故所包含的所有原因;系统和组织皆为实体,在安全 / 风险管理上,组织是否可理解为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事故如何定义清楚?风险管理和事故预防是否是安全科学的两种思维 ...
个人分类: 1|1491 次阅读|没有评论
关于国内外危险源分类的讨论
2021-1-18 13:38
【摘要】国内危险源的分类方法沿袭的原始基础是英国标准BS OHSAS 18001:2007,现已被国际标准ISO45001:2018所替代,其转换标准GB/T 28001系列标准在我国也已作废。因此,需要将事故致因与危险源等同起来,使用事故致因模型中事故原因的分类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危险源分类的问题才能基本解决。【陈奕燃编辑】点击查看全文: ...
个人分类: 1|1784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周新文章目录(2021.01.11-2021.01.17)
2021-1-17 21:59
( 1 ) 知识管控与 “2-4” 模型,年底年初预防事故用
个人分类: 1|142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知识管控与“2-4”模型,年底年初预防事故用
2021-1-15 08:46
【摘要】 我昨天在百度上学习了一下我国垃圾分类,在了解到厨余垃圾分类方式、投放要求背后的原因之后,心中的抵触情绪基本消失。这说明了 知识控制态度,态度决定动作,动作决定结果,事故的发生过程就是这样的,“2-4”模型就是其描述。深入来讲,知识来自制度,制度的集合是管理体系,文化/原理支配管理体系。在安全 ...
个人分类: 1|149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周新文章目录(2021.01.04-2021.01.10)
2021-1-13 23:39
(1) 温岭液化气爆炸事故调查报告的粗略阅读体会 (2) 为什么评阅人认为你的论文没有成果? (3) 事故分类的探索
个人分类: 1|1205 次阅读|没有评论
事故分类的探索
2021-1-13 23:10
【摘要】关于事故的分类,按有无预先策划,分为安保事故和安全事故;按事故损害类型,分为人身伤亡事故、财产损失事故和环境事故;按发生地点,分为职业事故和非职业事故。分类方法有很多,事故的类型也不能穷尽,但不管有多少类事故,它们都是在组织范围内发生的,因此组织就可以规定本组织用的事故定义。也就可据此定义 ...
个人分类: 1|14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为什么评阅人认为你的论文没有成果?
2021-1-13 23:02
【摘要】审阅人在审阅论文时,第一顺序看题目,看你研究什么;第二看摘要,继续了解你为什么研究这个题目;若摘要中描述不充分,审阅人会转到结论部分看。之后,如果你的论文还不能让人理解或没能在审阅人头脑中留下印象,此时他就会认为你的论文没成果;此外、结论不够简洁清晰、审阅人读完记不住,他也会认为你的论文没 ...
个人分类: 1|214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温岭液化气爆炸事故调查报告的粗略阅读体会
2021-1-13 22:51
【摘要】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官网上于2020年12月30日发布了2020年6月13日发生的温岭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的调查报告。事故调查报告给出了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作者分析发现,该调查报告是把爆炸作为事故、站在国家这个超大组织的角度进行的,把错误动作分解到了各个单位。这个做法使用24Model也是可以理解顺畅的。但相比 ...
个人分类: 1|188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审稿、审论文,应该审什么、不审什么?
热度 1 2021-1-13 22:47
【摘要】审稿审论文应该审什么,一审文章结论是否对实际工作有帮助,二审文章结论是否有研究支持,三审数据真实性、观点独立性以及推理的逻辑性等,四审语法语言是否有误。审稿不该审的是学术观点,审稿人不能因为作者的学术观点与其观点不一致就不予通过。审稿人要承认自己并非什么都懂,一定要尊重别人的劳动和创新型, ...
个人分类: 1|2310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4: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