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lky 应当重视建设生态文明!

博文

按标题搜索
试验一个土方法 - 新冠防治
热度 3 2023-1-19 14:20
试验一个土方法 - 新冠防治 方法、试验、效果、支持信息、讨论,附病情和过程 乙醇是消毒剂。本文介绍一个土方法,用白酒替代乙醇,以便使用,希望有助防控新冠病毒。试验在我“中招”后,先在家里开始,继而因肺炎在住院后·继续进行,在自觉好转后停止。 方法: 用两个棉花球或两小 ...
个人分类: 新冠病毒|2610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晨练前喝杯水,解除了我眩晕的困惑
热度 1 2022-10-19 17:34
我也是晨练族,1994年5月开始的。现在年纪大了,体力明显下降,减为慢慢跑和快走,每天大概半小时,夏天也出一身大汗。然后和正常行走的夫人会合,一同买菜和逛街,总共大概一个半小时,7-8000步。 但去年10月底出了问题:晨练后感觉眩晕,而且进行性加重。因此去医院做了详细检查,各种验血、CT、 B超,心电图等等。 ...
个人分类: 生活记事|296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上海街拍-2022年6月1日
热度 1 2022-7-3 22:02
上海街拍-2022年6月1日 2022/06/01 07:43 2022/06/01 07:44 2022/06/01 07:46 2022/06/01 07:49 2022/06/01 07:53 2022/06/01 07:54 2022/06/01 08:01 2022/06/01 08:05 2022/06/01 08:07 2022/06/01 08:19 2022/06/01 08:20 202 ...
个人分类: 生活记事|262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气溶胶传播病毒、阳性楼串和隐匿传播
2022-5-21 15:30
气溶胶传播病毒、阳性楼串和隐匿传播 上海这波疫情进入了收尾阶段。但令人困惑的问题仍然是,奥密克戎是怎样隐匿传播的,因此封闭小区里时常还有新阳楼出现?解封后外出时应当注意什么? 小区居民曾讨论几次,大家都同意: 在原来没有病人的楼房内出现新病人,病毒一定是外来的。 于是有几种可能性: (1) ...
个人分类: 新冠病毒|4985 次阅读|1 个评论
请媒体注意,至少不要把国际文章的英文标题都翻译错了!
热度 1 2022-5-12 20:16
近几日国内多家媒体发布消息,标题多为: 美国科学家研究结论:新冠病毒空气 传播率 或是接触面的1000倍! 目前在政府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下,上海的严重疫情正在进入收尾阶段。但在已经封管的小区内,为什么还会持续出现新的病人,特别是出现在原先没有病人的楼内呢?有几个可能性。其中就涉及是气溶胶空气传播还是其 ...
个人分类: 新冠病毒|2255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2021年入秋以来新冠疫情态势
2022-2-13 11:37
2021年入秋以来新冠疫情态势 数据来自国家卫健委官网 http://www.nhc.gov.cn/ 图中黑色曲线是全国日增本土确诊病例数,下面彩色曲线除表示疫情较重的省市确诊病例数外,也包括散在的病例数。彩色曲线相关的城市疫情当时在其所在省份有代表性 2021/10/16 – 2021/11/16一段散发疫情。曾有新闻 ...
个人分类: 新冠病毒|5353 次阅读|1 个评论
这波新冠疫情在控制中,冬奥会加油!
2022-2-4 14:10
这波新冠疫情在控制中,冬奥会加油! 2022年2月4日22:00补充: 图中城市名指相应时段内疫情严重的代表性城市或地区。如河南,许昌和郑州疫情先启动,而后安阳疫情更严重和持续。北京市疫情不很严重,但在持续,隐含在天津/河南时段和后来的杭州时段之中。近几日杭州疫情突起,然而图中曲线也含黑龙江和广东疫情在内 ...
个人分类: 新冠病毒|4052 次阅读|没有评论
今日新冠疫情态势
2022-1-20 10:46
今日新冠疫情态势: 期望安安全全过大年,顺顺利利完成冬奥。
个人分类: 新冠病毒|201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好消息:西安新冠每日确诊数接连两日下降
2022-1-3 11:07
好消息:西安新冠每日确诊数接连两日下降 据2022年1月3日上午报道,西安新冠确诊数接连两日下降,真是好消息。在西安市政府和民众努力下,控制疫情进展出现转折,有望在春节前得到有效控制! 西安受到传染并不特别奇怪,出人意料的是“爆发”。 原因和感想: 1、 中国对新冠疫情的“ 动态清零 ”控制策略 ...
个人分类: 生活记事|198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