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化学镀法制备铜(Cu)-石墨烯(Gr)复合涂层及其高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潘春旭 2018-11-14 11:14
化学镀,又称为无通电镀 (Electroless Plating) 或自催化镀 (Autocatalytic Plating) ,是指在无外加电流的条件下,利用合适的还原剂,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具有催化活性的基体表面还原沉积出金属。化学沉积 ( 或化学镀 ) 与电沉积的主要差别就是化学沉积的电子来源于还 ...
836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基于氢化TiO2/Ni核壳结构优化电磁协同效应的高性能吸波材料
潘春旭 2018-8-24 18:14
自隐身飞机问世以来,以雷达吸波材料为研究核心的隐身技术备受各国军事部门的高度关注。发展降低武器装备特征信号的雷达隐身材料技术,对保障武器装备的生存和防御能力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另外,日常生活中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对人造成生物性损伤,危害器官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造血系统等, ...
385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石墨烯增强镀锌钢板耐蚀性的研究取得进展
潘春旭 2018-8-20 11:51
镀锌钢板的使用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电镀锌( Zn )层的主要作用是作为阳极牺牲层来减少钢铁基底的腐蚀。近年来,随着建筑业、汽车业及家电业的迅速发展,镀锌钢板的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对其耐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未经处理的镀锌钢板易发生腐蚀,使镀锌层表面易形成灰暗色 ...
384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构建TiO2 /石墨烯/ZnO多层复合结构提高光催化性能
潘春旭 2018-8-9 20:02
众所周知,石墨烯作为一种单层碳原子 SP 2 杂化的二维材料,具有极高的电子迁移率、比表面积、透光性以及化学稳定性等,其在纳米结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因此,利用石墨烯作为桥接层来桥接 ZnO 纳米颗粒( nano-particles , NPs 与 TiO 2 纳米棒阵列 (Ti ...
36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电化学沉积法制备Fe+石墨烯复合镀层及其高性能
潘春旭 2018-8-8 19:36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 sp 2 杂化轨道组成的六角型蜂巢结构晶格的平面薄膜,并且是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人们称其为组成零维富勒烯、一维碳纳米管、三维石墨的基本单元,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已经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金属材料增强相。石墨烯增强金属材料可以提高其硬度、抗张强度 ...
886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古代文书测年断代研究取得进展
潘春旭 2018-6-15 08:58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大量的古代字画文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其中不乏后人模仿的赝品。目前,对于古代字画的真伪鉴别主要通过二类方法,一类是传统的考古学方法,另一类是通过科学仪器进行检测。一般来说,考古学方法需要鉴别专家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阅历,即通过字画的外形(称 ...
2552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一把战国青铜剑的表面“漆古”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潘春旭 2018-6-15 08:55
李冰洁等APSUSC论文:一把战国青铜剑的表面“漆古”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漆古,大多出现在出土的古代铜镜中。它是一种光亮、具有光滑晶莹玉质感的薄膜,表面具有这种薄膜的铜镜被称为“漆古”铜镜。一般认为,“漆古”铜镜具有极佳的耐腐蚀性能。关于“漆古”的形成成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为 ...
3532 次阅读|没有评论
罗成志等综述:半导体性与金属性单壁碳纳米管的“原位”选择制备
潘春旭 2018-3-8 15:46
众所周知,单壁碳纳米管( SWNTs )具有优良的力学、热学及电学性能,受到了广泛的研究。 SWNTs 优异的性能起源于其特殊的结构。理论结果显示, SWNTs 的结构与其直径、手性均有密切的联系,利用这一点可将 SWNTs 用于制作生物传感器或标记物等 。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 SWNTs 最广泛的应用还是电 ...
4764 次阅读|没有评论
大电场诱导CVD法生长阵列“奶牛乳房状”碳微/纳米复合结构
潘春旭 2017-10-14 16:13
廖成伟JAP论文:大电场诱导CVD法生长阵列“奶牛乳房状”碳微/纳米复合结构 自 Iijima 在 1991 年发现碳纳米管以来,碳纳米材料以其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和力学等性能受到广泛的关注。独特的结构和优良的性能使其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价值,如场发射平板、碳聚合物增强复合材料、传感器、储能材料、电池电极材料以 ...
428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