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lz201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lylz2010

博文

不怕“2012”,就怕“寂静的春天” 精选

已有 8469 次阅读 2011-8-10 09:3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美国人, 生活环境, 煤油灯

翻开Silent Spring,作者(Rachel Carson)对幼年时期生活环境的描写启发了我对自己身边小山村的很多思考,在我的记忆里,昔日煤油灯点亮的小山村热闹祥和,现在家家有电话、人人有手机的新农村却不由得让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一种颓废、荒凉的感觉。蕾切尔·卡逊用真切的感受阐述了资本带动下的工业文明以什么样之方式“改变”着乡村的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是美国人写的书,但似乎在述说着我们身边的事情,全球化、信息化,很多的途径让地球上原本天各一方的人们以同样的节奏共同见证时代进步的一面,而不美好的景象也以同样的面目呈现在我们眼前。

今天,看着作者的书,我想起了小时候家门前大榕树上日夜鸟瞰我们的喜鹊、院子里果树上的通灵鸟、屋檐上叽叽喳喳的燕子,尽管房底下老是弄的脏脏的,但家人还是很欢迎燕子的光顾,说是燕子定居,必有吉祥之事!老年人内心总有一些不易改变和别人注意不到的观念,当时大榕树上的喜鹊动不动就将奶奶、妈妈他们在自家孵化长了些日子的小鸡啄走,有时候连窝都端了,所以,我们小时候老觉得喜鹊们是害虫,有机会就会攻击它们,奶奶他们恨不得也把喜鹊给连窝端了,但是爷爷就不同了,谁要是打喜鹊被爷爷听见,老人家会史无前例地发伙,好像他的哥们受到屈辱和伤害。爷爷辈的人都相继去世了,我们孙子辈的人已经对喜鹊是什么样子都有些模糊了,因为喜鹊早就悄悄地离开了,我们也亲眼目睹过当时大批量的运用敌敌畏等老鼠药,吃了毒死的小老鼠,喜鹊难以幸免,还有其他的鸟类与动物。

仅仅在两代人之隔的几十年里,一些动物在一个生活了多少年的地方近乎灭绝,但喜鹊对我们来说,至少对我们那里的更小的孩子讲,只能出现在书本上或画面上,决不是自家门前的大树上!后面的一些年头,大榕树也变得不是断了枝,就是少长树叶,失去了茂密的感觉,没法再为昔日栖居的鸟类遮风挡雨!近几年,随着大量农村的年轻人通过上学、当兵、还有出门务工,所谓的“空心村”出现了,人的离开是候鸟式的季节性移动,但日渐萧条的小村庄摆脱不了大榕树一样的颓废景象,于是什么“3860”部队、留守儿童等新名词陆续开始描述农村文化环境、生活方式乃至人的观念等的一系列极大改变。从生态环境到生活方式,农村在发展中逐渐失去了原来的面目,是好是坏我们难以权衡!但我们完全有必要用真实的想法和客观的语言去描述这种前后变化。

生活在大城市里,我们在挤完公交车后、静静地呆在办公室畅游互联网,而小鸟、蓝天、白云通常都不进入我们的思维,因为我们的生活实在跟它们很遥远。但在静下来的时候,内心深处会回到昔日生活的小村庄,但我们的关注只有匆匆来去和打个电话,而村庄是什么状况,少了很多关心,在那里土生土长的人都是以“如此的方式”关心农村,那还有什么人去关照和理解乡村状况呢?很多社会学家也在办公室畅游,“三农”问题很热点,但是热在微博里,热在学术文章里,部分领导干部去乡村也是挑个地方,前呼后拥地转转,农村的真实面目早已在车窗内变得很模糊,乡村的将来是咋样?在有限关注农村的群体中能否出现什么成果,为广大的农村地区多长几片绿叶,多育几块肥田,在这个高唱城镇化,讴歌GDP的时代,也许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了。因为谁都想居住在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事业发展好的城市或城镇里,关注和热爱农村早已是“非主流”的事了。关于“城乡二元结构”的词条虽然在百度里可以搜到180多万条网页信息,一方面也能说明这个问题看来确实很突出,但是也许大部分关于这一问题的关注留在“升职称、按期毕业”等发文章任务里,或者是吃饱喝足后的调研报告里,真正直面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人有多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认定:农村在发展的同时仍然以更快的速度落后于城市,否则“看不见的手”会把更多的人留在农村,而不是让他们挤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里忍受一个个“城里人与乡下人”的区别性眼神。

记得在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新农村建设意见出台后,单位有一个关于新农村运动的中韩培训交流会,很多讲授的专家来自韩国新村运动战线,其中有一位老先生讲的话令我至今影响深刻:“在一个国家范围,农村是城市的后花园,后花园搞不好,城市也难以健康发展……”。是的,我们的农村不能低城市一等,否则城市生活的人们迟早会意识到后花园破败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其实我们早都在品尝着“城市病”的滋味,只是我们只能在拥堵中、污染中沉默地将自己从白天带到黑夜,再由黑夜带到白天,我们在自己的内心自转着,在大的环境里公转着,但是由浅到深的问题时刻在我们身边喧嚣,就看我们是否关注和思考。

很多关于地球寿命或者巨大灾难的预言诸如“2012”等我们完全能拭目以待,也许破产的可能性也是日渐明晰,但假设中的“寂静的春天”却出现很多实证性的苗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物种濒危、自然灾害、食品安全等等,到今天下班的路上,大家依然会看到路边的小店写着“出售敌敌畏”招牌。寂静的春天也许离我们很远,但完全有可能近在眼前!因为不是通过预言、猜测,也不是媒体宣传,是我们真切地感觉到了今日农村的清晨与春天没有以前的热闹和安逸。



https://m.sciencenet.cn/blog-610802-473678.html


下一篇:博客也许是一种偏方

48 许培扬 郭桅 刘立 逄焕东 鲍海飞 陈湘明 丁甜 毛培宏 于锋 曾泳春 刘建兴 张玉秀 王青云 武夷山 段明 王鹰 骆小红 梁建华 金小伟 刘洋 鲍得海 段庆伟 肖重发 白图格吉扎布 王江艳 伍松林 朱志敏 吴信 覃伟 刘钢 杨春明 虞左俊 吕喆 姜宏斌 马红孺 张亮生 李璐 曾新林 刘庆丰 许先进 史仍飞 樊晓英 opticssim xishanguanxue hefery niming007 xqhuang yangzhenlei05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