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分享”与“怎么是你”
热度 3 冯大诚 2015-1-4 07:42
“分享”与“怎么是你” 人从小到老,得到知识的途径不外乎如下几个:与人们的口头交流、看书报杂志、从广播电视以及最近一些年的网络媒体。 我是怎么懂得“分享”这个词的?回想起来,最早应该从书上看来的,也没有人解释,根据分和享两个字的意思以及这个词的上下文,就看懂了这个词。 享是一个“好词”,这 ...
个人分类: 汉语言|3598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从曹丕的“床”看李白的“床”
热度 34 冯大诚 2014-12-29 07:47
从曹丕的“床”看李白的“床” 如今不知道是否因为信息时代,科技发达了,人们的发明创造多,奇谈怪论也层出不穷。 唐朝的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恐怕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人从小就会背的: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的第一个字“床”,传统的理解都是 ...
个人分类: 汉语言|11195 次阅读|69 个评论 热度 34
说公共场合的繁体字
热度 12 冯大诚 2014-12-18 08:00
说公共场合的繁体字 前些天,太原的 迎泽区建立的“文化墙”上出现了多个错误的繁体字,引起媒体的批评。 我国大陆自5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简化字以来,已经过去了近60年。在开始推行简化字的前四、五十年里,一方面由于人们感到方便,因为那时候人们都是用笔在书写,写简单一点,总是好的。何况这些字基本上不是新 ...
个人分类: 汉语言|6234 次阅读|18 个评论 热度 12
为什么把妓女称为婊子
热度 7 冯大诚 2014-12-10 15:57
为什么把妓女称为婊子 我写了《说表——从表叔到“表叔”》之后,有朋友对我说到了为什么把妓女称为婊子的问题。 “婊子”原来是写成“表子”的,如今婊字的女字旁是后加上去的。各位去查查过去的书就可以看到了。 过去,人们把家里的妻子称“内子”,在外面又搞了一个,照理似乎应该称“外子”,但是, ...
个人分类: 汉语言|27746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7
说表——从表叔到“表叔”
热度 3 冯大诚 2014-12-9 07:58
说表——从表叔到“表叔” 几十年前,中国大地上曾经最流行的唱段之一是《我家的表叔数不清》,那是“革命京剧样板戏”《红灯记》里李铁梅的一个唱段。在戏里,铁梅在唱这一段之前有这样一段对话:“铁梅:奶奶,我怎么有这么多的表叔啊?李奶奶:我们家老姑奶奶多,你表叔就多呗!”表叔在这里是姑奶奶的儿子。一般 ...
个人分类: 汉语言|6395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3
标新立异须有确凿证据,考证不是讲故事
热度 18 冯大诚 2014-11-15 07:34
标新立异须有确凿证据,考证不是讲故事 ——评《咬文嚼字》《“参差”本为乐器》文 《咬文嚼字》杂志第11期登载 一篇 文章《 “参差”本为乐器 》,而且放在该刊的新浪博客上推荐给读者。一般地说,刊物在网上作为像广告一样推出的文章似乎应当是该刊物上水平较高、拿得出手的东西。 这篇文章并不长, ...
个人分类: 汉语言|8255 次阅读|30 个评论 热度 18
“胡同”并非外来语
热度 3 冯大诚 2014-11-3 07:51
“胡同”并非外来语 胡同就是小巷子,北京的小巷称巷的不多,绝大多数都称胡同,可是离开北京,称胡同的就不多了,因此,胡同可以说是北京的特产。 那么,为什么小巷子被称为胡同呢?用胡和同这两个字的意思去解释是说不通的。明代的 沈榜所著《宛署杂记》中说:“胡同本元人语。”由于元代的统治者是蒙古 ...
个人分类: 汉语言|4707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反切注音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热度 8 冯大诚 2014-10-21 07:46
反切注音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地缘辽阔的国度,由于面积大,人口多,自古以来各地方言众多,直到现在,大多数北方人要在短期内听懂广东话或福建话都是非常困难的。我懂得的外语很少,了解方言也不多,但是也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南北方言在语言上的差别,比许多不同欧洲国家语言之间的差别要大得多。但是,他们 ...
个人分类: 汉语言|10182 次阅读|21 个评论 热度 8
“鸡头晕”小考
热度 1 冯大诚 2014-10-11 08:06
“鸡头晕”小考 什么是鸡头晕? “鸡头晕”是吴方言语汇。晕在吴方言中的读音接近于汉语拼音wen。 《苏州方言词典》载“鸡头晕”条,把它释为“头脑一时不清”,例句:“题目亦不难,一个鸡头晕,才忘记光”。例句中的“才忘记光”就是“都忘记光了”。 “头脑一时不清”应该是人头晕,为什么称鸡头晕? ...
个人分类: 汉语言|464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起死回生的游戏
热度 1 冯大诚 2014-10-8 07:38
起死回生的游戏 央视的第二届全国汉字听写大会终于结束了。去年的第一届听写大会,由于让大家都注意到自己 容易发生的提笔忘字现象,所以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共鸣。今年的第二届大会,是要让大家“集体焐热”一些据说是被冰封在古籍中的词汇,“众人拾柴共同升温一个被冰封的词汇”,好像众人的积极性就远远不如去年。 ...
个人分类: 汉语言|320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