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TUciv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JTUcivil

博文

必须打破世界经济会永远增长的神话

已有 2848 次阅读 2012-4-6 14:5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office, center, 世界经济

必须打破世界经济会永远增长的神话

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己经快四年了,然而世界经济并没有如当初一些人预测的那样呈V态势很快探底复苏,而且很可能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这很令人失望!西方国家已经过了好几年“苦日子”,像中国这样新兴市场国家的外部需求也总是萎靡不振。人们的期盼、甚至是焦虑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需要有正确的认识。

必须打破世界经济会永远增长的神话。经济不会永远增长这是个基本的事实。但是,由于几个世纪以来,人类知识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世界经济总体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很多人便将这短期的历史,固定成不变的真理,认为经济将天经地义地总处于增长状态。世界经济是有极限的,目前,全球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已充分显示人类经济增长的空间已经越来越有限。世界经济处于长期零增长、甚至发生一定程度的收缩都是有可能的,对将来而言这甚至可能是常态的,在某种程度上,这对于人类是有益处的。因此,世界经济的长期停滞甚至衰退,是人类所必须面对的,没有必要对经济增长病态地追求。

然而很多人,尤其是一些经济学家,看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却一厢情愿的认为政府刺激经济,经济就会增长。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些人偏执地认为,世界经济之所以没能如人们期望的快速复苏,主要是西方国家政府刺激经济措施不够有力,是各国政府的“不作为”导致了世界经济的停滞。奥巴马政府应该更大胆、更大力度地刺激经济,欧洲一些国家削减财政开支的做法犯了方向性错误。近来,他又认为是美国州县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刺激不够,地方政府紧缩财政是错误的。

这样的观点已越来越偏离现实。首先,政府刺激经济,经济就能够发展吗?同样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奉为精神导师的哈耶克,不是极力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吗?至今在经济学界不是还有很多人信奉自由主义市场经济,认为政府干预危害经济吗?政府刺激经济,经济就能听话发展,这样的话计划经济,政府主导市场不是更好吗?其次,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些大力鼓吹政府应该加大经济刺激力度的人,对于美国和欧洲政府的债务危机,视而不见。负载累累的政府还有进一步刺激经济的能力吗?很多美国地方政府负债都已濒临破产,为了刺激经济还要进一步扩大开销?当政府的债务演变成危机的情况下,政府削减开销、减小赤字,本是理所应当的事,但在克鲁格曼等人看来,债务危机似乎无所谓,难道要西方政府都要如日本政府这样债务总量达到GDP200%时,才不用要再为了发展经济扩大债务?

必须破除政府刺激经济,经济就会增长的迷思。凯恩斯主义是解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法宝,但是这次经济危机与那一次有本质的不同。给年轻人吃激素可以抗病,年轻人身体壮病后激素的副作用也扛得住。但给西方经济这样的老年人吃激素不但病未治好,而且债务风险的副作用会越发增加。然而,这样的道理被很多急于经济复苏的人忘记。患了大病的人需要调养,患了大病的经济同样需要调养,这方面是不能急于求成和拔苗助长的!

最后,还要看到西方社会问题很多,经济进一步增长面临阻碍。劳动力是支撑生产的重要要素。经联合国调查预计,到2050年,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近20亿,占总人口21%,并将超过14岁以下儿童人口的总数。而西方更普遍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上生育率低,人口结构不但难以支撑经济进一步增长,而且将加重经济增长的负担。还有,西方社会高离婚率和单亲家庭抚养子女,所导致的社会成员精神、心理和经济问题,都是制约劳动力素质提高的重要障碍。更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社会经过几十年高物质水平的生活,社会成员普遍缺乏奋斗精神,追求享乐、物质主义成为流行价值导向。没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状态,再加上人口的问题和家庭的问题,这样社会的经济在危机中复苏其困难性将很大。

因此,不要对世界经济复苏过于期盼,先切切实实采取措施,如奥巴马所说让经济有个“更坚实的基础”,世界经济才有复苏的希望。

《环球时报》2012-04-06

 

 



https://m.sciencenet.cn/blog-616140-556054.html

上一篇:“两会”工作仍需创新
下一篇:坚定地活下来

4 赵建民 陈志建 赵纪军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