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gen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NAgene 我的博客都是随兴而发,随便写点感想。随便收录、修改完善。写不写我的名字怎么写,都没关系。如果改了,还写我的名字,请通知我一下。

博文

这次达尔文真的错了,不过又是个小错

已有 4349 次阅读 2011-3-23 21:32 |个人分类:生物进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国内外有很多人动不动就说推翻了达尔文主义,这些言论往往只能引起进化生物学家轻蔑的一笑(1)。反过来,在另外一些人眼里,达尔文是近乎完美的科学家。

达尔文也是人,不是神。他的思想观念也要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由于没有看到孟德尔的论文,对遗传规律的模糊认识,使达尔文写出的著作中存在拉马克用进废退的影子。

同时,达尔文也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人们认为雌鸟很忠贞,只与一个雄鸟交配,而雄鸟却经常拈花惹草。达尔文自己注意到了雌性鸽子也有乱交行为,但受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他忽视了自己不喜欢的发现,在著作中明确表示“The female, though comparatively passive, generally exerts some choice and accepts one male in preference to others.” 由于达尔文的影响力,这种错误观念传播甚广。近些年,人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证实,雌鸟和雄鸟都普遍不忠贞,忠贞烈鸟其实很罕见(2)。我事后诸葛亮一下,雄鸟拈花惹草的不良行径既然可以得逞,必然存在水性杨花的雌鸟;相反,如果雄鸟试图寻花问柳却总也不能得逞,寻花问柳就是无用的行为,会在进化过程中慢慢丢失掉。拈花惹草的雄鸟长期存在,水性杨花的雌鸟必定存在。

顺便提一下,名人错误的不良影响远大于普通人,所以名人更应该言行谨慎。

对于达尔文理论的精华与瑕疵,我有以下看法供大家参考:

达尔文的理论是一棵大树,生物是进化来的,随机突变+自然选择是主干,性选择、人工选择、渐变等理论是大枝,鸟类的交配行为、传粉、食虫植物等研究是小枝小叶。

建议大家只有在推倒这颗大树后,再说“我推翻了达尔文理论”。砍掉一个枝或摘掉几片叶子,对科学界贡献也是很大的,但实在不应该夸大成推翻了达尔文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木村资生等人的中性学说(3)、John Cairns等人的新拉马克主义(4)确实是针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主干。值得一提的是,木村资生和John Cairns在他们各自的论文中,并没有使劲强调自己推翻了达尔文进化论。把事实说清楚了,如果最终证实了,大家自然会认可他们推翻了达尔文进化论,用不着自己说。

注释:
(1)也不是所有进化生物学家都这样消极,还是有一些人愿意出面澄清事实,比如芝加哥大学生态与进化系的Jerry A. Coyne就专门写了维护达尔文理论的著作《Why Evolution is True》中文译著名为《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
(2)关于此事的详细介绍见:The Birds and the Bees - The Scientist - Magazine of the Life Sciences http://www.the-scientist.com/article/display/58019/#ixzz1HQW9tRES。
(3)中性学说最早的著作是木村资生等人先后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两篇论文。大意是,研究显示分子水平上,生物进化似乎是随机因素占主导,自然选择不起作用或者很弱。中性学说尤其是改良版的中性学说(近中性学说)并不排除少量或者微量有益突变的存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少量有益突变足以推动我们所能观察到的表型变化。
(4)新拉马克主义针对的是达尔文进化论的随机突变,这是达尔文进化理论的主干或基石。新拉马克主义的最重要论文于1998年发表在Nature上,观察到乳糖代谢缺陷型细菌在饥饿时,会高频率地出现分解乳糖的突变。这些突变看似在需要的时候针对需要专门出现的,符合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论。我印象中,现在研究的结论是,饥饿诱发了全基因组水平的高平率随机突变,需要的突变也就以高于正常水平的频率产生了。所以随机突变+自然选择还是成立的。2018年补充:大量原核生物中发现的免疫方式CRISPR,应该看作是新拉马克主义的可信证据。也就是说,在单细胞生物中,用进废退的拉马克学说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木村资生强调的随机因素,可能都起作用。



https://m.sciencenet.cn/blog-61772-425612.html

上一篇:专门针对科学网博客的病毒或黑客
下一篇:勤奋、有责任心-->健康长寿

3 黄晓磊 姜永进 王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