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mengchang 科学、技术、人文

博文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中译之《序》

已有 3411 次阅读 2012-6-13 13:18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小姑娘, 年轻人, 民族主义, 中国互联网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质疑西方媒体对中国互联网审查的描绘》



我是一名中国Y世代,童年时代无忧无虑、校园生涯课业沉重、成人之后贪图享受。中国,在我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我已经回忆不起来了,但我清晰地记得,“中国”在一个小姑娘成长过程中留下的疑虑。比如,我不懂为什么电视新闻里总在播放一个幸福的中国,但我总能看见身边的人却遭受着不幸。当人们在饭桌上发牢骚的时候,为什么他们老是会说:“小心点!” 那时候,我没有勇气因好奇而去请教别人,因为我在学校里是一个“学生标兵”,而作为一个“标兵”,人们不喜欢你总问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

2000年,我生平第一次踏上“西方”土地——我来到英国攻读学位。作为一个溺爱中长大的80后年轻人,在家里几乎从来不沾家务,我得从头学起,从换被套到做饭。身在异乡,常常感到孤单,互联网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从跟回国的人聊天到论文研究,我已经无法离开互联网。在英国期间的经历,和我之前对西方的理解相去甚远,互联网搜索也回答了我小时候的疑虑。

我每年回国一次。在2004年暑假,我老家变漂亮了,一年之内焕然一新。亲戚们有钱了,已经买得起昂贵的衣服、手表、甚至私家车,而这些东西在几年前他们想都不敢想。我的表兄弟们迷上了互联网上的一种时尚——写博客,在他们看来博客就是一种在线的日记本。他们基本上都在写:周末的时候干了些啥、最近买了些啥、考试好难、工作好无聊等等。

回到英国后,我看到一篇论文里说博客可能会击溃中国的互联网审查,而我感觉这一“西方”观点过于乐观。在我对这种未经证明的乐观展开分析之前,我注意到一个更吸引人的现象:我在中国的亲戚朋友们并不十分关注个人的言论自由上的限制,相反,他们对来自西方的关注更加着急,他们在博客里表达了他们的不快。

中国网民们在2005年对西方媒体的的不满激发了我的好奇,他们对西方媒体的态度何以如此?而2006年的“中国博客门”,两名中国博主突然关闭了博客,并且诱导西方媒体相信他们的博客是被中国政府“和谐”了,这一事件极大地增加了我对中国网民们的态度的研究热情。

2008年,由于西藏的骚乱和奥运火炬接力,中国网民对西方媒体的恼怒上升到历史新高。同年8月,我有幸作为“一名澳洲华人青年”被香港的龙传基金会选为“百位华人杰出青年领袖”之一。这一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华人,被邀请赴珠三角地区进行为期十天的考察。考察之后,我想研究“中国网民之怒”的想法更加迫切了。在考察中,我不仅有机会同其它99名代表交流,也可以和协助我们的中国本地青年志愿者聊天。我们对比各自的经历,比如在中国和澳大利亚购买雅诗兰黛扶肤品的价格、QQ好友的数量、喜欢的博客,之间笑声不断,直到我提到其他人对西方的看法。志愿者们训斥了我,表示了对西方歪曲报道的怒不可遏,并且试图挽救我以免我“被西方媒体洗脑”。

在我看来,我们分享的这些经历使得对“中国网民之怒”的研究更加重要。这代人政治热情已冷,但现在又被在他们看来是毫无根据的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而激怒,我需要弄清楚这背后的原因。

尽管一些人(比如我)试图避免进行你我之分,但所谓“中立判断”可能并不存在。本书目的在于描述和批判该议题的趋势和主题,并深入理解这一不寻常的现象。为此,作为一个英语学术圈里的华人,我引用中文和英文的学术著作,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的中文素材都翻译成了英文作为论据。

由于该研究议题的本质,我引用了大量的互联网素材,但它们通常没有页码,这在直接引用时会引起混淆,因而我在引用互联网素材时,人名和日期后会注明“n.p.”(意为“没有页码”)。所引用的互联网素材见书末的参考文献。
-----

注: 本文译自 澳大利亚 Adelaide 大学 蒋颖 著作 
《Cyber-Nationalism in China 
—— challenging western media portrayals of internet censorship in china》



(function(w, d, g, J) { var e = J.stringify || J.encode; d[g] = d[g] || {}; d[g]['showValidImages'] = d[g]['showValidImages'] || function() { w.postMessage(e({'msg': {'g': g, 'm':'s'}}), location.href); } })(window, document, '__huaban', JSON);

https://m.sciencenet.cn/blog-633468-581719.html

上一篇:《中国网络民族主义》中译之《致谢》
下一篇:◎故人相聚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