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osoph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nosophy

博文

Englishes及英语英文的自我提高

已有 5992 次阅读 2014-3-25 03:39 |个人分类:英语学习|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英语, 忠告, 汉化, 学好

Englishes及英语英文的自我提高
Englishes and Self-Actuation in English

摘要Abstract

英语的提高主要依靠自己,而英语当中夹进了汉语就变成了汉化的掺了假的英语学习。本文通过针对广大中国的英语学员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被引导来遵循的某些错误的方法同思考,提出了学好英语的若干条忠告。

关键词:英语,学好,忠告,汉化。

The Onenes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an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 in China can hardly be achieved, especially when true and genuine English is watered down by Chinese characters. In an effort to remedy some of the wrong-doings and wrong-thinkings regarding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 in China or for the Chinese native speakers, this article ventures a dozen pieces of applicable advice for those who are dying to want to learn English to a level comparable to that of a well-educated native English speaker.

Keywords:English, to learn well, advice, sinologise.

引言Introduction

先要让事实说话。有一套风靡全球的原来用英文出版的书,作者是J. K. Rowling,该书数版本曾全球同日发行,且其中的某些本已被翻译成希腊文及拉丁文(Rowling, 2003, 2007),足见其影响之广。读者应可猜到是什么了。其中一本的书名是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 Sorcerer’s Stone(欧洲、美洲版本不同)然而,就是这么短的一个书名,网上公布的一名‘外语讲座名师兼教授’的ppt居然给写成了Harry Pa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PotterPatter可不是一个东西,这错了的两个字母aoQWERTY键盘上可是‘相距甚远’,风马牛不相及,本不该出错,张冠李戴的,除非用Dvorak键盘。而这位出错的‘名师兼教授’居然是在大讲如何自学英语。不算其ppt中其他观念上的错误,此拼写错固然可以算作是‘手误’或者‘指误’,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门生便一定要说是‘脑误’了,虽然有可能是‘别人之误’,但是,要想学对了不容易,学错了那还不容易吗?况且是‘名师兼教授’的推荐的错误,跟着学的一定是大有人在!

还有一位也是‘外语讲座名师兼教授’的,在二十多年前的八十年代就在中央电视某频道上‘教导’过当时的广大电视观众如何学好英语,稳稳当当一板一眼地说出过错误的英文,诸如sth. is important, useful, and everyday一类的话,不知道伊当时通过电视骗到了多少人,或者说当时有多少人上了当,无从统计,到现在也没改过来的大概也少不了。

本文也会有错误,但是跟着本文犯错误的是凤毛麟角,在某些愿意‘跟’的文化圈子中,跟并且愿意跟着‘名师兼教授’们犯错误的可是多如牛毛,恒河沙数。

本文以上面的两个实例开头,首先提出要想学好英语的第一份忠告,‘不要相信名人,只能相信明人’,不是明人不做暗事的明人,而是真正明白的明人,能够兼不做暗事当然更好,而‘名人’则未必是‘明人’,即不见得明白,更不见得不做暗事。

有句话说得好An expert is someone who knows some of the worst mistakes that can be made in his [sic] subject and how to avoid them. (Werner Heisenberg)。然而,在某些只能谈‘过五关’而绝对不能‘走麦城’的亚文化中,一位‘名师兼教授’即使被尊称为expert也不会认真去谈自己的worst mistakes的,甚至连任何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过的哪怕是别人的worst mistakes都不会去谈,隐恶扬善嘛!更不会同别人分享如何去avoid worst mistakes,甚至还有很多根本不是本人的subjects也要横插一杠子的,于是,借着‘名声’招摇撞骗、顺手牵羊的也大有人在,没看明白上当的也自然大有人在了,原因就是自己不明白,要想明白地看明白骗子,智力没超过骗子,就不见得很容易了。

还是当年发明等号(=)的英国教育家Robert Recorde实心实意,即有自知之明,也有知人之智,他说得好:authority often times deceiveth many men [sic] (Record, 1574).,名人骗子骗起人来,上当者可不是一两个、三四个,而是many。当然也不能全怪authority,只可惜many men [sic]没达到一定的认识水准,甚至智力开发不足,没有时间提高自身水平,‘名人’同‘明人’是‘非明人’同‘非名人’分辨不出来的,‘明人’摆在面前不但基本不认识,‘名人’八竿子打不着竟然也全都认识,愿意围着转只好顺便上‘名人’的当了。用英文说就是:Sorting out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 is skilled business, which demands great ruthlessness and objectivity.,特别是分辨出those who see advanages in disguising themselves as the real people or celebrities or authority.,能够做到这点的普通人士确实还真不多。

人固然莨莠不齐在所难免,Human nature hasn’t changed that much during the past 2,000 years (Crystal, 2004, p. 14).,整明白人已经很费劲了,最好不要连‘物’也学不明白,或者干脆被教坏了。

为了真正希望学好英语的人士,本文提出第二份忠告,‘人语合一’,‘你既英语’,‘英语既你’,这是在学习英语的全部过程中要做到的,而且是从正面考虑的。在学习汉语时的‘人语合一’当然只能是‘你既汉语’,‘汉语既你’了,自不待言。对于英语来说,所有的‘英语国家一般人’都能做到‘人语合一’这一点,因此,这并非过分的要求,确是忠告,并且是最高境界。

第三份忠告是你同英语中间要‘毫无障碍’,这同‘人语合一’很接近,但是主要是从负面考虑的,要做到没有任何障碍,更为具体。要想学好英语,任何不是英语的东西都是障碍,汉语绝对是障碍之一,且问题最大,只好后面单独谈。也不要翻译,翻译也是障碍,因为学翻译比学语言还要难很多倍。几倍?八倍!

上面两点是‘教育’同‘监狱’有区别的基本目标,即教育的第一目标是要教会‘学什么’,比如‘学会英语英文’达到‘人语合一’,而第二目标就是要教会‘不学什么’,比如‘不学非英语非英文’达到‘消除障碍’。或者说教育的第一目标是要教会‘做什么’,而第二目标就是要教会‘不做什么’。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监狱的基本目标同教育的基本目标只不过顺序不同,监狱的第一目标正好是教育的第二目标,而其第二目标正好是教育的第一目标。如果负面的太多,当然就像监狱而不像教育了。

第四份忠告是坚决不要学所谓‘系统语法’,只有英语本身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考虑直接用English来学习English grammars。对待语法要采取‘现用现学’的方式,需要一点就学一点,累计多年逐渐学习,需要将英语学成接近‘英语国家一般人’的水平,不是学成‘只能用汉语讲解甚至白话English grammar的语法专家’。远在三十年代林语堂用英文写的语法不过是为了教Chinese students用来学习English(Lin林语堂, 1982重印本),不是为了造就‘用汉语白话英语语法的人才’的。然而,后来有人‘画蛇添足’地将其翻译成了中文(Lin林语堂, 1941),居然是为了‘替一层读者添加学习的兴趣和增进了解的程度’,看来这‘一层读者’,而且是很厚的一层,从四十年代起就只能用只会用‘中文’达到这个目的了,用英文来‘添加兴趣’同‘增进了解’要是不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来读那是没戏的。林语堂有生之年也许想过:既然是我自己写的,还不如当初我直接用中文写了,这是瞎折腾什么?就像称作Sir Winston Churchill的丘吉尔先生当年听说演他的演员赚了大钱后说:‘要是知道演我能赚钱,还不如我亲自演。’

有关‘系统语法’后面还有详述。

在此举个语法中‘名师兼教授’们用来骗过很多人的例子,当然,他们也不全是故意的,他们也是被他们前面的‘名师兼教授’们骗出来的,骗习惯了,笔者自然也在被骗之列,所以在此说点不骗人的大实话。英文当中有3个词,可以算两个半词,其词类的名称叫做article,不管是definite, indefinite, 还是zero。不知何年何月何日起,这个article被翻译成了‘冠词’,而‘冠词’这么个东西在‘中文’当中是根本没有地方可‘冠’的,翻译成中文除了骗人学个没用的东西还能干什么呢?再说,知道了‘冠词’还是没有学会article,字都不会更很难谈如何在English中学习使用这两个半articles了!不如直接学会article,当个English字来学,而没有必要去记那么个中文、英文里全没办法用的两个汉字‘冠词’,至少也算学了一个英语字,学一个算一个!这便引出了下面的第五份忠告。

叫做William Shakespeare的英文大文豪莎士比亚当年有句名言,说那么个玩意儿不叫roses而叫别的,还不是一样sweet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学习英语时最好保持这种态度。对于articles直接叫它们articles不就会了个English字吗!非叫它们‘冠词’想‘冠’在汉语哪儿呢?另外,article这个字语法里用,生活中用,法律文件中也用,用English来记是一个东西,用中文来记至少变成三个东西,把一个当成三个来学来记,累不累?难不难?

第五份忠告是,不论任何学习英语的环境,‘重金’也好,‘免费’也好,只要是谈有关英语的任何概念,比如什么‘完成时’,‘进行时’,‘基数词’,‘十四行诗’,等等,如果不用英语而用汉语,就一定要离开那个环境,少受点儿骗,一定要找个纯用英语的环境,哪怕陈述用汉语,关键术语用English的环境也勉强可以,当然汉语越少越好了,最好根本没有,根本不用,事实上,汉语对学好英语也没用。道理很简单,会说会写sonnet至少叫做会那个English word,尽管不一定会写一首sonnet,可是会说会写‘十四行诗’只能叫会四个中文字,不但一点English也没学会,四个‘原来早就会’的汉字却又复习了一遍!

另外,读者诸君不妨认真想一想,所有的关键的‘专业术语’都给您老人家翻译成中文了,连中文当中原本没有的东西都给翻译出来了,又用汉语白话给了您老人家,原文的英文却不见得‘白话给您老人家’,您老人家想用‘英文’来读‘英文专业书’,您老人家能吗?就算您老人家读过了‘英文专业书’,是不是您老人家用汉语总结比用英语好得多了,那能叫学英语吗?用这种方法给您老人家白话的,希望您老人家读懂英文吗?希望您老人家学会英文吗?无怪乎英文当中teach变来变去都成了cheat!上当而不自知者,多如牛毛,恒河沙数,有什么办法?

具体举个例子,教IELTS的有很多家,有些还是‘名师兼教授’,如果把IELTS读成‘雅思’就离那家远一点,不然很可能就被‘哑死’了而不自知;要是读成‘爱尔词’还差不多可以考虑,因为后者更接近原文的真实发音,接触更接近原文的发音才有可能将英语学得更好一点儿,甚至才有可能学会,至少说出来更好听一点儿,更准一点儿。这份忠告可以叫做‘屏蔽汉语’,完全是针对汉语的,最好彻底屏蔽汉语。只要是专业术语,只要是英文当中有的,绝对不用汉语。既然目标是学习英语你却复习‘原来早就会’甚至‘生来就会’的汉语中文汉字干什么?折腾什么呢?

说穿了,所有的中国人或者汉语中文为母语的人士来学习英语英文只有唯一的两种结果,根本没有第三种可能,或者说二者间的无数种可能。一种是把英语英文学成英语英文,另一种是把英语英文学成汉语中文。读者诸君不妨自己分析分析自己到底想达到哪种结果?或者已经达到了哪种结果?甚至现在想改正都难了!甚至已经来不及改正了!

下面本文详细陈述这样几个方面的忠告:英语环境,先说后听,少学语法,先写后读,两种阅读,工具为‘用’,学有所用,晚谈翻译。

英语环境

很多人认为‘英语环境’是外在的,要重金去找,实际上‘英语环境’首先是内在的,要亲自来造,其次才是外在的;所谓内在的就是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英语环境’,不是别人,除非你想让你周围的人都同你讲英语。在中国一则可能性很小,就目前而论(2009),周围的人不叫你全疯起码也叫你半疯,二百五,背后还叫你‘假洋鬼子’,你不顾面子别人还顾。在外国要是自己把自己当‘外人’,可能性也不大,顾起面子可能性就更不大。再则多年养成的被‘名师兼教授’们教成的甚至是骗成的习惯是‘听见英语想汉语’及‘读到英文想中文’。这种方法顶多修练成‘原装英翻译成蹩脚汉’的水平,想要玩儿明白英语,费劲着呢!

首先要而且必须达到‘听见英语想英语’及‘读到英文想英文’并保持一贯始终,直到英语英文接近同等级别的‘英语国家一般人’的水平,即中国的高中毕业生达到英语国家G12毕业的英语水平,中国的学士达到英语国家‘白吃了’的英语水平,硕士对等‘骂死它’,博士对等‘打狗头’,嬉皮士对等嬉皮士,等等,才可以叫做在自己的‘英语环境’中学习了英语。这种心态可是任何‘别人’帮不上忙的,只有自己亲自养成。关心英语学习的人士当然会从旁提醒,也只能提醒,比如家长、教师、亲朋、好友等等一些真正希望你学好英语英文的人士。有了这种心态之后才能够,要是自己愿意努力的话,主动寻找一切外在的‘英语环境’,甚至渐渐达到‘英语国家一般人’在学习一切知识时的态度,即‘听见任何语想英语’及‘读到任何文想英文’的境界,也即不论听到什么语,读到什么文都一概想英语英文的境界。因为只有用正确的英语想才可能说出正确的英语,写出正确的英文!用汉语想,有门儿吗?

正像目前绝大多数‘汉语国家一般人’将不论什么语通通学成汉语一样,能做到将不论什么语都学成无懈可击的英语就算学在‘自创的’英语环境中了,当然既要accuracy又要fluency,进而才能玩儿flexibility,而且只能慢慢来,不可操之过急的。最终玩出来creativity。英美人说了写了二十几年English,不过如此,也有错误,想‘疯狂两年就超过’本族语使用者,不是做梦,大概就是吃错药了,而且吃了很多!

先说后听

这个道理很简单,会说一定会听,会听可不一定会说,要是把English听成了汉语,会说的English就更少了!再者,自己会说的自己一定能听懂,不论是标准的伦敦音,还是标准的南腔北调,自己都应该听懂。因此,自己会说的越多,自己能听懂的越多,自然自己能听懂别人的也越多了。不过,练过了南腔北调后一定要认真练练标准的伦敦音,美音一般公认难学,除非有机会活在那个美音的环境里,至于音到底‘美不美’又另当别论。练成标准的伦敦音主要是为了照顾别人的耳朵,有些人不愿意照顾别人的耳朵,甚至连自己的耳朵都照顾不过来,因为自己的嘴巴已经照顾不过来了,当然也无可奈何。打个比方,把mouse说成louse是口腔有问题,把louse听成mouse是耳朵有问题,但是自己说出louse却亲自听成mouse不但是耳朵甚至脑子都可能有问题!所以,一定要说对,才有机会听对!说对的多,听对的机会才会大。

口语不是背诵出来的,那叫背书,不叫口语。

请随便哪位,中国的‘名作家’,任何一位,得奖的也可以,请来从头到尾背一背其自己的不少于五万字的作品,一次背出,一字不差,没有一位能背出来!但是要是请这位‘名作家’演讲的话,参加什么“千家论坛”,那真是口若悬河,河泻千里,唾液横飞,飞流直下,四个小时不停,八个小时不断!

因此,口语应该是自然说出来的,张嘴‘白话’出来的,不是背出来的。请记住下面这两条‘外语学习公理’:用正确的英语思维一定能说出正确的英语,用正确的汉语思维绝对说不出任何英语!用汉语思维就是把脑袋‘撕’破了也思维不出英语来!要想自然说出正确的英语来,必须练成养成‘正确的英语思维’,或者说绝对不能用‘正确的汉语思维’,汉语思维不管多么正确,哪怕是汉语大师加国宝外带‘名师兼教授’级别的汉语思维,对英语来说可是一点用处也没有,在想要说出正确的英语时更是绝对如此,绝对没用!要是用汉语思维就能思维出英语来,所有的中国人还需要学习英语吗?这道理应该很明显,不用找大理论、大权威、大名人来证明的。

所谓口语教材不是什么以‘适用’为标准选出来的,而且也没有任何适用于各种学员的口语教材,张三要谈计算机,李四要谈物理,王五要谈化学。口语是看有什么需要,要用,不是适用。有一位中国的教计算机的教授,为了用英语开计算机的课程,将英文的计算机教材朗读了10遍,用英语开课后反应非常好。那种英语计算机教材绝对不‘适用’于口语,但是有这种需要,要用它,就要把它变成口语!

如果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到各种各样的用英语的国际会议上去大放‘绝’词,需要的‘口语’就是该会议的论文宣读了,也应该朗读10遍的。听众就你放出来的‘绝’词用他们熟悉的南腔北调提出几个英语的问题,你也得听懂吧?同时,你也得用人家听得懂的无懈可击的英语回答吧?会说七、八种不同的南腔北调的英语,甚至走板晃腔没调说不定更好!

连北京的某些什么‘大街’(这里读‘大该’)上的‘贩子英语’都是自然说出来的!他们会自然说的他们一定听得懂!他们能听懂的却不一定会说。

少学语法

除非想当‘用汉语白话英语语法的名师兼教授’,否则,需要一点语法就学一点语法,多一点都不学,学无所用,等于白学。碰到一个问题只解决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一个问题,而且,应该用英语解决,没有必要浪费精力时间用中文‘通读’英语语法,甚至用中文‘读通’英语语法,成为用汉语白话英语语法的‘专家’!不过,所有的‘语法术语’一定要用英文的,一则是学了英文,二则可备未来之需。这就同某些证书考试一样,本来80分就可以拿到证书了,结果你考了个满分100分,尽管非常值得祝贺,实际上却等于浪费了20分,这20分的时间精力都白费劲了,而且取得这80分之上的20分经常比拿那80分还费劲,干点什么别的不好,说不定再拿个什么证书都够用了。

再者,英语语法是‘英语国家一般人’所实际使用的语言所总结出来的,不是‘从汉语’总结出来的,更不是‘用汉语’总结出来的!如果自己真对英语语法感兴趣,等水平达到了‘英语国家一般人’同等级别,何妨直接用English来学习学习English grammars?有时间学几本几十本都成,目前值得通读的大概只有两本,至少又是一次学习真正‘英语’的机会,而不是‘掺了假’的夹杂着中文的《英语语法》,除非是读一本用English来讲解中文语法的语法书,还可以顺便学习学习英文,复习复习中文。

笔者在2007年曾经有幸访谈过几位在中国拿到了大学英语本科毕业证的学生,都是B.A.s(很光棍的),正在攻读M.A.s, M.Ed.s,等等。而其母校新校也绝非野鸡大学,都是很有点名气的。笔者提了个问题,问他们是否‘通读’过任何英文原本原文的专业书,‘不翻译成汉语式地’读过,当然包括English grammars了,得到的回答很干脆:‘没读过’。

首先要学好英语英文,直接用英语思、说、写、听、读、梦;进一步才是学成英语专家,而且是直接用英语读、说、听、写的专家,然后才是直接用英语讲解,分析英语的英语语法专家,而不是只会用汉语来张嘴白话英语语法的半吊子‘英语语法专家’!

先写后读

同‘先说后听’的道理一样,会写一定会读,会读可不一定会写,要是把English读成了中文,会写的English就更少了!另外,自己会写的自己一定能读懂,不论是标准的莎士比亚级别的英文,还是标准的沙土比娅级别的不知所云,自己都应该读懂。因此,自己会写的越多,自己能读懂的越多,自然自己能读懂别人的也越多了。不过,练过了写不知所云后一定要认真练练标准的当代英文,莎士比亚级别的英文连‘英语国家一般人’都要依靠注解才能读懂。练成标准的当代英文主要是为了照顾别人的眼睛,有些人不愿意照顾别人的眼睛,甚至连自己的眼睛都照顾不过来,当然也无可奈何。也打个比方,把mouse写成louse是手有问题,把louse读成mouse是眼睛有问题,但是自己写出louse却亲自读成mouse不但是眼睛甚至脑子都可能有问题!所以,一定要写对,才有机会读对!

英文是字母文字,声形关系要远远优于中文,尽管不一定优于法文、德文,但是绝对优于中文,会说当然就会写,除非立志作文盲。因此前面提到的‘先说后听’也可以改为‘先说后写’,会说就会听,会说的越多,能听懂的越多,会说就会写,会说的越多,会写的也越多,不是文盲自然会说就会写,而会写的越多,能读懂的也一定越多。

实际上,很少有人写,不论是母语还是非母语。道理很简单:

张嘴侃山多省事,
疾书奋笔太劳神。
吹牛练个白话蛋,
汉语腾飞烂英文。

不过,一定有需要写的时候。

I have nothing tosay. I have to say something. I have something to say. I have everything tosay.

如果抱着I have nothing to say.的心态就什么语什么文都不用学了,倒不如:

语盲文盲皆可做,
舒舒服服混一生,
无事闲来吹天地,
管它南北与西东!

多省事,费那个劲干什么?

学习英文写作的目的是,至少,应该是,在全英的课堂上学了全英的课程后,全英地用英文写作业;为了参加几乎全英的国际会议而写出全英的会议论文;全英地写出硕士论文,全英地写出博士论文,全英地写出本专业英文杂志能够刊载的专业论文;对于有些有志于英文写作的人士,则可能是全英地写出英文的小说,英文的诗集,英文的随笔,英文的杂感等等。对于希望在英语英文环境中工作的人士,还不得不全英地写出工作报告,备忘录,日常工作记录,求职申请,电子邮件,也许还包括情书,还有对于任何不满的现象,向各个部门写出letters of complaints,等等,等等。

对于写出全英的作业来说,几乎是没有什么可以模仿的,而模仿同学可能成为剽窃。尽管目前可以从网上购买别人的作业,甚至可以花钱请别人代写作业,蒙混过关有可能,提高自己则不易,总归是要露馅的,在‘明人’面前就更容易露馅。

而且,很多模仿的人士所走的错路是去模仿文学大家的作品,那是很难的。非要去模仿英文小说家怎么写小说,而自己的英文还没有到英文小说家那个水平,容易吗?自己应该清楚自己还不是莎士比亚,不过是沙土比娅,英文要学到莎士比亚的水平才能写出莎士比亚级别的英文,沙土比娅只能写出沙土比娅级别的英文。应该先去模仿自己正在学习的熟悉的东西,最好是每天都用的东西,同自己的现有水平比较接近,又稍稍高一点的东西,太高了是根本模仿不了的。翻译成中文再模仿当然简单了,可是那又只能叫‘模仿中文’,不叫‘模仿英文’。

比如说自己正在学习物理学,就应该模仿国际通行的有关物理专业的出版物的写法,格式,篇章,段落,用句,用字等等,然后自己亲自写它几十篇出来。

两种阅读

中国学习字母语言文字的阅读不同于其他母语本身也是字母语言文字的学员学习另一种字母语言文字的阅读,因为中文不是字母文字,‘汉语国家一般人’对字母文字不敏感,读不带任何汉字或调号的汉语拼音Hanyu Pinyin都比读汉字费劲,ruguo ni shizai buxin, qing ni duyiduzhejuhua shiyishi。于是,在阅读字母文字时不得不实现多重目标,其中最主要的目标是要变成声音,不是变成汉语,不是变成中文,而是变成声音,英语的声音,克服中文的‘见字知义’的习惯并养成一种全新的‘听音知形’及‘听音知义’的符合字母语言输入的习惯,当然是‘听英语音知英语义’了,不是‘听英语想汉译’。从字母文字的阅读理论中脱胎出来的主要适用于母语本身也是字母语言文字的学员学习另一种字母语言文字的所谓‘精读’同‘泛读’之分别在中国并非实用。

‘泛读’,‘贩毒’,这叫什么翻译词儿!不过要是没学好,一定没学对,或者没教对,同后者也差不多!中毒了,毒反了,毒错了,不是读错了。

‘汉语国家一般人’阅读字母文字要变成声音才能做到会说,会写,会听,会读。前面说过,会说就会听,会说就会写,会写就会读。既然到了‘读’,正好完成一个循环,一切字母文字要尽量变成声音。因此,对于‘汉语国家一般人’来说读英文只有两种读法,一种是sounded reading,或者叫oral reading,本文偏重前者,另一种是silent reading。需要变成声音的以便养成英语语感的一定要朗读,就像前面提到朗读计算机教本10遍那样。不需要变成声音的才用另一种读法silent reading,当然可快可慢,可跳可断,什么skimming, scanning, 甚至skipping都可以,只要不读成中文,随便点也没关系。

最关键的,不论是sounded还是silent,都必须用英文来理解英文,要是把英文读成了中文,那就白读了,白折腾了,还不如等着别人把英文翻译出中文来,或者用什么网上软件翻译出来,直接去读中文好了,费劲学英文又全部变成中文那才是典型的‘瞎折腾’。不过,对于真正想学好英语英文者,本文建议,‘说’字母语言既然是第一位的,会说,会听,会写,会读,何妨加大朗读量?

工具为‘用’

工具本为人所用,绝非造物骗人钱。目前流行的所有《汉英词典》,《英汉词典》,所有的,错误没有百出,至少也有千出,至多那就没边没沿没法儿说了,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汉英词典》里一个中文词对应三个英文词,请问到底哪个英文词对?实际上哪个英文词都不对,只有那个中文词对!《英汉词典》里一个英文词对应三个中文词,请问到底哪个中文词对?实际上哪个中文词都不对,只有那个英文词对!本文读者难道还没有发现‘把一个变成三个’更难吗?不是多多益善,不要贪心不足,一个就是一个,而且只应该是原文的那一个!

如果对此难于理解,没有关系,再换一种说法,每个中文词本身都对,用在中文的语境中更对;每个英文词本身也都对,用在英文的语境中更对,只有‘中英配对儿’不对,‘英中配对儿’也不对,中文用在英文中不对,英文用在中文中也不对,把中文学成了英文不对,把英文学成了中文也不对,盖因为不同语言绝对没有百分之百的绝对‘等值’或‘对等’!配到了一起成不了‘绝对儿’,却让大多数学员‘绝了对儿’,自己同英语‘对’不上了,被套在‘汉英对应’或者‘英汉对应’中出不来了。当然出不来了,因为根本就没有不同语言文字的‘对应’!

如果用‘概率’及‘极限’的观点,高中水平的数学,来思考一下,用这种‘英中配对儿学习法’仅仅考虑‘一英对一中’的方式学习英语英文,则‘英中配对儿’对了的概率永远是一,而‘配错’的概率则成倍增长。比如学到第5,000个英文词、短语、句子等的时候,‘英中错配’的概率是学第一个英文概念的4,999倍!很容易整个‘绝了对’儿!

不仅仅‘中英配对儿’不对,有时候‘英英配对儿’都不对。英文本身的television在词汇学中也是被当作hybrid word来看的,前半截是Greek,后半截是Latin,不是hybrid是什么?《汉语外来词词典》(刘正埮,高明凯, 麦永乾,& 史有为, 1984)的英文书名是A Dictionary of Loan Words and Hybrid Wordsin Chinese,外来词就被该词典分成了两部分,连中文本身都有很多Hybrid Words,不过就是对学好英语英文毫无帮助而已。而且,用‘英中配对儿法’最容易学成的是hybrids,也就是专业学术文章尊称做interlanguage的,不过叫起来好听一点儿,而已,而已。

如果在学中文,自然用《汉汉词典》,如果在学英文,也应该用《英英词典》,这本来没有什么需要辩解的,而且保证没有‘中英配对儿’的高‘配错概率’,不用去找大理论、大权威、大名人来证实,倒是可以看看下面的大问题。

在《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Steel, 2005)中,adhesive这一个英文词本来只有八个字母,却被翻译成了三个中文词,一共变成了九个汉字,除了原来的‘黏合剂’,竟然又增加了‘黏着剂’,‘接合剂’两个,这还不算中文的笔画!一英对三中,双向便是二三得六,看似不错,多多益善!如果参考一下更早的《化学名词合订本》(中国化学会化学名词研究委员会, 1953),还可能再增加一个,‘胶黏剂’,变成八对组合!本文请问一下:到底是记住adhesive一共只有8个字母的一个英文词容易,还是记住至少6对英汉/汉英组合容易,即‘adhesive=黏合剂’,‘adhesive=黏着剂’,‘adhesive=接合剂’,‘黏合剂=adhesive’,‘黏着剂=adhesive’,‘接合剂=adhesive’?既然用双解,谈翻译,就应该是至少两种语言的双向的翻译,而不应该是单向的英译汉,对不对?本文再请问:到底是写八个英文字母容易,还是再加写九个汉字容易;到底是在键盘上打出八个英文字母容易,还是再接着打出九个汉字容易;到底是说出八个英文字母的三个音节容易,还是说出六对组合英文中文加在一起三十六个音节容易?本文再强调问一遍,到底是一个词容易,还是六对组合容易?

这六对甚至八对组合还不算中文本身的同义词同英文本身的同义词,再加上由翻译产生的同义词,记错了可就不知道翻译到哪里去了!张冠给李戴,马嘴配驴头。该词典序言居然认为一个英文词被新增了两个中文译词是好事,真是咄咄怪哉!

而且,以这种‘一英配三中’的方式来学习英语英文的话,‘配错’的概率猛增三倍!当然,‘配错概率’的含义不是‘一定配错’,而是‘极有可能配错’。

哪位学过英语的不是一个英语词查过好几遍《英汉词典》,等于复习了好几遍汉字了!那个英语词一定会当作英语用吗,用在无懈可击的英语里面吗?非常不见得!复习了好几遍汉字还是没学会一个英语词,对不对?

问题解答:对本文前次的几份《草稿》有读者提问说有的成人学员用《英英词典》不懂怎么办?对此,简单来说只能找更简单的《英英词典》来用,就是说《英英高词典》太难了,用《英英中词典》,不行用《英英低词典》。英文有句话说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必须有一定的英文知识作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当然很难。而且问题更具体些则更好回答,本文只能提出一个大概的解决方案。首先,阅读难度一般不要超过5%,即平均连续20个词中只能出现一个生词,如果达到10%就最好放弃,容易产生frustration, 或者叫feel frustrated,既然难受就别读!其次,难度控制在5%10%时就要用英文‘义在句中’的特点,根据以往学过的英文句型先猜字义,不是‘见字找汉译’,而是猜英文字义,而且绝对不要猜成‘汉译’。同时还要克服中文的‘见字知义’的中文习惯。再其次,觉得想要学会一个生词,经过了猜字的阶段后再用《英英词典》来证实自己的猜测正确。《英英词典》不是用来查词义的,而是用来证明自己猜测正确的,不是证明自己错误,而是证明自己正确,如果80%都是证明自己错误就不要学了。还有一点要注意,不要把一个英文字当作一个单位,而一定要当作半个单位,四分之一个,甚至更小的单位,‘义在句中’是说至少一个句子才是一个意义单位,一个英文的由两个spaces隔开的词经常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堆字母,不能在一堆字母中找意思,找错了,读任何text要看context才能猜意思。如果说中文‘见字知义’则英文是‘见字无义’,见句才有义。有时候句子都不够用,还要看段落!

学有所用

不要学什么‘英语日常用语’,每日不用的‘英语’是不可能成为‘日常用语’的,因为很多人的‘日常用语’在中国铁定是汉语,甚至是本地方言!这还用找大理论、大权威、大名人证明吗?每日说英语的地方才需要练习‘英语日常用语’,而且不想练也得练,不练不容易存活!当然,每日说英语的地方也有很多‘使劲长’但是‘不长进’的语盲、文盲,全世界都有,也莫可如何。

况且,‘日常用语’的含义是很宽的,养狗的‘日常用语’是几乎八小时‘狗语’,对人讲听者一般不但不会高兴,甚至有可能老拳相向;工作中用的‘工语’(workplace speech),不能回家同老伴孩子用,他们不但不屑一听,还当面说你神经病。

在中国应该而且最容易学习的莫过于专业英语了,基本上一词一义,是专业词义,不是日常词义,也根本不必知道日常词义,是英语的词义,不是汉语的词义;句型简单、单一、固定,读他几十篇专业文章就可以模仿着写了,如果全能用English‘白话’出来更好,可以直接用英语参加‘千家论坛’了。实在不行也可以真正用英文,不翻译成中文式地,不理解成中文式地,再读他几百篇,将自己的深思熟虑的研究成果,要是碰巧有的话,不是剽窃别人的成果,用英文写下来同全世界分享分享,才可以叫做学有所用。

说不定能顺便‘中’个Nobel Prize或其他什么奖的,直接用英文写作中的,不是别人翻译后中的,就更是学有所用,简直都可以拿英文来‘光’汉语的‘宗’‘耀’中文的‘祖’了!

晚谈翻译

只有在两种或多种语言水平接近时才有资格谈翻译,就像一个笑话讲的,高科技将猪从一头放进去,那一头可以吃的熟透了的肠子就出来了;可是如果再将可以吃的熟透了的肠子从另一头放进去,猪却从另一头出不来,就没有资格谈翻译了。单向翻译根本就不够翻译,顶多叫‘蹩脚胡翻瞎译’,如果英文不过是英语国家小学毕业水平,却要翻译英文哲学家的作品,大概不可能。中文哲学家的水平不等于英文哲学家的水平,两回事。

最好是多门语言都用得恰到好处,而翻译作为至少两门语言同文化的艺术实际上要更难一些,难八倍。‘晚谈翻译’,甚至在学习英语的全部过程中要‘免谈翻译’。因此,绝大多数学习英语的‘汉语国家一般人’根本不需要翻译,也不会翻译,甚至根本不到练翻译的程度。在学习英语的全部过程中,为了不浪费时间精力,既不要练习‘英译汉’也不要练习‘汉译英’,非要翻译则只练习一种翻译,即‘英译英’!

而且,翻译永远没有‘对’的,只有不同程度的‘错’,只有原文对!除非原文不是人话!再请用前面提到的‘配错概率’思考一下,到底是‘配错’容易,还是‘配对’容易!

英国人美国人难道不翻译吗?他们也是时时刻刻在翻译的。我们来看看他们实际上在翻译什么:

他们所谓的翻译,主要在英语英文中进行,听的时候,将别人的英语口语翻译成自己懂得的英语口语;读的时候,将英文文字翻译成自己懂得的英文文字,如果还想讲给另外的人听的话,还得翻译成自己会用的英语口语;说的时候,将自己听过的英语,读过的英文,翻译成对方能够懂得的英语口语;写的时候,将自己听过的英语,读过的英文,翻译成读者能够懂得的英文文字。

即使是这样在英语英文中读、说、听、写地翻译来翻译去,折腾来折腾去,英国人美国人说、写的时候也有错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又把根本同英语英文毫无关系的汉语中文掺杂了进来,扯了进来,希望通过正确的汉语口语变幻出正确的英语口语,通过正确的中文文字变幻出正确的英文文字,甚至认为‘突破’一下子,‘疯狂’一阵子就行了,那可能吗?就算是可能的话,加上‘配错概率’,又有多大的可能性?

对于任何一位想要出国,在完全没有汉语中文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英文课程的学生,以及绝大多数的‘用英语英文’学习各种课程的学生,不论是为了‘深造’、‘浅造’还是‘使劲造’顺便‘胡造’,不论是‘学习先进技术’还是‘弘扬伟大文化’,在中国用中文背了两万个英文词,有什么用吗?大概只有英文部分的两万有用,中文部分那两万几乎没用,背了十万中文词就更没用了,白费时间。在模仿他人写出来的英文文章时,翻译成中文再模仿也没有什么用。即使要模仿,应该模仿的是英文,应该对照的是英文同英文对照,应该比较的还是英文同英文比较。不是对照比较中文,更不是用中文写了再胡乱翻译成英文,网上很多的中国硕士、博士的中文论文的英文摘要就是这个胡乱翻译的水平的英文。

做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如果比较两篇英文文章,双向比较只需要比较两次,单向比较只需要比较一次,挑出一个好的,要是能挑出来的话,跟着学就是了。要是其中的一篇翻译成了中文,三篇文章双向比较要比较六次,单向比较也要比较三次;如果两篇都翻译成中文的话,四篇文章双向比较要比较十二次,单向比较也要比较六次,累不累呀!要是学习40篇英文文章,光比较英文,而且是单向比较,都不一定比较得过来(780次),再加上中文比较,最后,中文记得多,英文剩得少!白费劲!英文白学了!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Hornby & Wehmeier, 2004)里面有句话:‘原文中的搭配,一经翻译,又往往会改弦易辙,面目全非’。这说明了什么?这恰恰说明了经由翻译产生的严重问题,英文原文中的搭配本来根本没有任何问题,弦也不曾改,辙也没有易。而中文呢?中文本来也没有问题,面也很全,目也不非。但是,有些人偏偏鼓吹翻译来翻译去的方法,由英文翻译成中文,才一定可能将英文中的原装的正确的无懈可击的搭配‘改弦易辙,面目全非’,以至于再将中文翻过去译成英文时,更是‘改弦易辙’两次,‘面目全非’翻番,问题是由翻译产生的,不是英文本身产生的,也不是中文本身产生的。英文没错,中文没错,‘配对儿’俩全错!

这些鼓吹翻译来翻译去的人士难道是故意想翻译出些问题来,还是处心积虑准备好了让学习者在其翻译过程中生出些问题?甚至于根本就不想让学英文的学会英文?

在计算机行业有个概念,叫做GIGO,就是Garbage in, garbage out.,这个概念用在‘掺合着汉语’的英语学习上最合适。就算原装的English不是garbage,无懈可击,搭配没错,而在in的过程中,大概Englishin都还没有达到,就被学员习惯性地把原装的English变成了汉语中文,连English本身都有‘对’、‘错’之分,而汉语中文对于English来说连‘对错’都谈不上,The problem is, it is not even wrong.。汉语对于English来讲根本就毫无用处,毫无帮助!那么,到了应该有无懈可击的东西out的时候会是什么东西out就非常明显了,不是garbage,才怪!

说了这么多,道理很简单,你的母语是汉语中文,简直会得不得了,熟得不得了,没有不会的,四会全才,八级全通,比汉语大师还大师,比中文博导还博导,就饭吃的都是汉语中文,输入输出都非常通顺,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或者叫‘键盘一动万言生,哪管他似懂非懂?’。《四库全书》正背如水,倒背如流,《中国大百科全书》正背,倒背更是不在话下。既然为了学习英语英文,别说,甚至有些还真想学好,不是学坏,而是学好英语英文,学成英语英文,你再把英语英文又翻译成(原来早就会的!)汉语中文,甚至还有些还翻译成了古汉语,折腾什么呢?大概是《四库全书》背完了,实在是没有什么中文可背的了,背过了中文的东西还嫌不够,所以要倒背由各种外文翻译出来的中文!这种学习外文的方法,结果是

外文学了三十门,
中文练了八十遍!
中文练得顶呱呱,
外文全都靠边站!

结论Conclusion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然此‘师父’不是彼‘师傅’。千万不要看很多的师傅明明自己都找不着门,学生们、家长们还要居然心甘情愿地出重金给师傅买一扇门,甚至买几扇门,现在购买方便,网购,还可以‘预定门’,‘邮购门’,外带送门上门,那可就太惨了!当然了,愿意给‘师傅’买门的也不知道原来‘师傅’根本就找不着门!能够认识到师傅根本就找不着门的也是凤毛麟角。要给‘师傅’买来了而且还要送到眼前‘师傅’才刚刚睁开双眼,单眼,看见门!There are no stronger links than those between sufferers from the same illness, even when that illness is ignorance.

学好英语的主要工作不是在科班,不是在教室,更不是花大价钱,完全可以‘免费’学成,‘无门自通’,特别是“重金之门”,主要还是在自己,只要不把自己当外人,而把自己真正当作‘英语’,甚至把自己当作真正的英语,相信自己就是英语,英语就是自己,才有可能学好英语。

本文提出的几项真正想要学好英语英文的忠告不过是‘打油歪词’一首:

名人不信做明人,汉语尽快屏蔽;
障碍消除殆尽,系统文法晚习;
多说注定多听懂,多写读来更易;
阅读一定多出声,只用英文工具;
又说又写方为用,务必免谈翻译;
师傅无门师傅找!省点银子给自己;
环境并非外在,踏破金鞋又何必?
英文境界几重天,最高人语合一。

参考书目References

Crystal, D. (2004). The Stories ofEnglish. London, UK: Allen Lane.

Hornby, A. S., & Wehmeier, S. (2004).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石孝殊, 赵翠莲,向小林, 邹晓玲,马红旗, 王升印& 王玉章, Trans. 6th ed.).Beijing, China中国北京; Oxford: 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Oxford UniversityPress牛津大学出版社.

Lin林语堂,Y. (1941). 汉译开明英文文法TheKaiming English Grammar (张沛霖, Trans.): 开明书店.

Lin林语堂,Y. (1982). Kaiming English Grammar开明英语文法. 中国北京Beijing, China: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ecord, R. (1574). The Pathewaie toKnowledge: containyng the first principles of geometrie, as thei maie mosteaptly bee applied vnto practise, bothe for vse of instrumentes geometricall,and astronomicall: and also for proiection of plattes in euery kinde, andtherefore muche necessarie for all sortes of mennepp. 184). Available from http://gateway.proquest.com.login.ezproxy.library.ualberta.ca/openurl?ctx_ver=Z39.88-2003&res_id=xri:eebo&rft_id=xri:eebo:citation:99854993

Rowling, J. K. (2003). Harrius Potter et Philosophi Lapis (P. Needham, Trans.). London:Bloomsbury.

Rowling, J. K. (2007). Harrius Potter et Camera Secretorum (P. Needham, Trans. 1st U.S.ed.). New York: Bloomsbury Children's Books: Distributed to the trade byHoltzbrinck Publishers.

Steel, M. (2005). 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Oxford Intermediate Learner's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严维明, 陈文浩,朱伟光 & 洪涛, Trans. 3rd ed.). 中国Beijing,China中国北京; Oxford: 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Oxford UniversityPress牛津大学出版社.

中国化学会化学名词研究委员会. (1953). 化学名词合订本. 中国北京Beijing,China: 中国化学会.

刘正埮, 高明凯, 麦永乾, & 史有为. (1984). 汉语外来词词典ADictionary of Loan Words and Hybrid Words in Chinese.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https://m.sciencenet.cn/blog-639060-778906.html

上一篇:让世界了解你《译海之梦》述评2004
下一篇:听英语听不懂,读英文读不懂,为什么?

6 张红光 曹聪 周健 张骥 王军军 LongLee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