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s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sk

博文

余甘子植物多酚化学及其生物制造研发现状

已有 2095 次阅读 2021-11-22 11:59 |个人分类:科技评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余甘子植物多酚化学及其生物制造研发现状

                                  杨顺楷      四川     成都

                                             (五)


  1.   单宁酶酶法加工的植物化学基础

    经测定滇橄榄果含有的单宁成分达45-55%。静态植物化学研究表明,对余甘子果实分离鉴定的化学实体至少已经有百个数量级,其中有的低分子量可水解单宁组份(小于1000D)称为Embilicanin-A 和Enbilicanin-B,以及伴同组份Pedunculagin和Punigluconin组份一起,可以合理推断,这些组分作为底物经由黑曲霉单宁酶活性,生物发酵转化或单宁酶酶法水解,积累产物GA。这就是针对余甘子中药饮片酶法加工的生化反应工作基础,可以用于2010版《中国药典》收载的余甘子饮片GA含量不低于1.2%(w/w)的质量规范。此外,上述余甘子低分子量的单宁酸组份,就成为了开发适合亚洲女性的美白护肤防嗮化妆品有效部位的规范提取物。


  2. 余甘子与美白护肤防嗮化妆品开发利用

    德国学者Chaudhuri RK于2002年在皮肤药学及皮肤生理学杂志,化妆品科学杂志;2004年印度传统药物寿命吠陀体系发表文章,肯定余甘子护肤保健功用;同期2004年广州召开的PACA 会议录上的论文报告,“一类新型低分子量单宁的皮肤光亮剂”,均都涉及余甘子果天然产物低分子量单宁(1000D)以下提取物,用于新型化妆品开发,特别是珍对亚洲女性美白护肤防嗮化妆品开发,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佳。


  3. 相关科学知识

    植物多酚或植物单宁是一类在紫外线光区具有强烈吸收的天然产物,已经被证实对人体无毒性。添加这类植物单宁的防嗮化妆品,被称为“紫外线过滤器”,对紫外线的吸收率达到98%以上。对日嗮皮炎和各种色斑均有明显防御作用。单宁与单宁分子之间,或者单宁与黄酮分子之间,以疏水键和氢键形成分子复合体。一方面二者互为輔色素发生共色效应,提高吸光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水溶性。导致二者具有协同效应。


    单宁对皮肤的颜色起到美白作用,主要取决于黑色素的含量所决定。而黑色素的生成是在紫外线辐照作用下,经由黑色素细胞内的酪氨酸被酪氨酸酶所催化合成。植物单宁既能够吸收紫外线,又能够抑制酪氨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同时也还能使黑色素还原脱色,还可以有效清除人体内活性氧。因此在化妆品中加入植物单宁具有综合美白效果,其中也涉及到对皮肤的抗皱功能,就在于胶原蛋白在真皮中形成致密的束状结构与皮肤表面平行。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中的胶原蛋白质在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下,相互交联,使结构变得越来越坚固,缺乏弹性,同时出现皱纹。弹性蛋白是维持皮肤弹性最主要的纤维蛋白。它的含量下降或变性是皮肤弹性下降,以及皱纹形成的主要原因。抑制弹性蛋白酶对弹性蛋白的降解能力,是恢复皮肤弹性,延缓产生皱纹和衰老的重要途径。


    单宁对皮肤的保湿作用表现为皮肤外观健康与否,取决于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长期缺水会导致皮肤粗糙和形成皱纹。由于单宁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酚羟基,使其在空气中极易吸湿,因而具有保湿作用。透明质酸是皮肤中含有的一种黏多糖,起到天然保湿剂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透明质酸会因透明质酸酶的作用而趋于分解,促使皮肤硬化形成皱纹。而单宁对透明质酸酶具有显著的抑制能力,从而达到真正生理上的深层保湿作用。


    单宁的防腐功能体现在它对多种细菌真菌酵母,以及其他微生物具有的明显的抑制作用,即使在相同的抑制浓度下,不会影响对人体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单宁又具有独特的抗氧化性,能有效抵御生物氧化作用和清除活性氧的功能。因此在化妆品中添加植物单宁能有效抑菌,并具有保健防腐作用。总之,植物单宁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弹性蛋白酶活力的作用,某些单宁还可以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培养皮肤活力,使其保持健康,有光泽并富有弹性。


  4. 须得解决的课题

    近年已经有报道指出,许多植物提取物业已经显示出能用于皮肤保健,但是受限于其规范化。伴随着全球人口对皮肤光亮剂用途的增加,显然对一种美白护肤光亮剂的效能评价,须得注重在于有效,安全及温和稳定性。而现行的许多开发出来的皮肤光亮剂在安全性,或是稳定性均难以令人满意。此处开发滇橄榄(余甘子)果植物多酚类—可水解单宁,作为抗氧剂活性部位用于皮肤美白护肤防嗮是可行的,它的活性组份正是具有所要求的安全有效和温和稳定性的特点。



                                            (待续)



         



https://m.sciencenet.cn/blog-64804-1313456.html

上一篇:余甘子植物多酚化学及生物制造研发现状
下一篇:我国发酵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在何方?

3 郑永军 李宏翰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