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瑞基金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wmf

博文

吴瑞奖——从梦想到现实(第四届吴瑞奖学金获奖人——赵越)

已有 7590 次阅读 2014-5-12 14:35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王晓东, NIBS, 吴瑞奖, 顾孝诚, 吴瑞纪念研讨会

 吴瑞奖——从梦想到现实

赵越 

   对于吴瑞先生,之前我只知道他首次建立了DNA测序的方法。来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以后,我进一步了解到吴瑞先生对NIBS的成立和早期建设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并且吴老是NIBS第一届科学指导委员会的成员。而第一次听说吴瑞奖,是在NIBS一次海外招聘PI的面试会上,当时我是研究生二年级。在所有的应聘者报告结束后,晓东所长说:“我们还有最后一位报告者,是我在上海面试吴瑞奖学金候选者时遇到的马丽同学,她最近的一项工作,研究mitotic spindle matrix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很有意思。”我至今仍记得马丽师姐生动而清晰的阐述她的研究工作,非常精彩。当时我就觉得只有做出出色的工作才能有资格获得吴瑞奖。

之后我在网上了解到更多关于吴瑞奖学金的信息,知道了这个奖学金是2008年吴瑞先生去世后,为继承吴瑞先生遗志,促进中国及亚洲生物科学发展而设立的,目的正是鼓励和帮助优秀的青年学者成为将来的学术带头人。当时我觉得获得这个奖是离我很遥远的事情,因为自己的课题并没有明显的进展。2010年,经常在NIBS楼道里面碰见的田烨师姐和徐墨师兄获得了吴瑞奖。由于对他们有一定了解,我知道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并且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这时,我发现吴瑞奖跟我的距离又变得很近,期待着梦想着自己有天也能有重要发现,也能获得这个奖。

回想已经过去的三年科研生活,虽然过得很紧凑,自己也很努力,但是仍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结果。那段时间我变得很沮丧,经常抱怨自己的课题难,不好做,十分担心也许努力到毕业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这时确实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根本不知道这个课题还有什么可以尝试的探索,这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也许做科研中并不是实验多,忙不过来让人很崩溃,也许闲得想不到还有什么事可以做让人更崩溃。

课题的转机出现在2010年的年底,我所研究的课题是宿主巨噬细胞识别致病菌鞭毛蛋白的机制。之前文献报道了一类胞质中的可溶大分子(结构上类似于参与凋亡途径中的APAF-1)中的成员NLRC4可以介导鞭毛蛋白激活巨噬细胞Casp1的剪切、炎症因子白介素1等的成熟和分泌以及一种特有的细胞死亡,从而发挥清除致病菌,激活先天性免疫反应的作用。我们试图研究NLRC4响应鞭毛蛋白的机制,从而对NLRC4这一新发现的NOD-Like-Receptors家族蛋白功能有更好的理解。但是与APAF-1直接结合线粒体释放的细胞色素C不同,我们没有证据支持NLRC4可以像受体一样结合鞭毛蛋白,因此对于细胞内鞭毛蛋白的识别机制我们一无所知。我们想利用各种办法找到这个发挥受体功能的蛋白,之前一直尝试对这条信号通路进行体外的生化重组(受到晓东所长实验室研究细胞凋亡通路精彩工作的鼓励),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始终没能拿到阳性结果,设想再好,没有结果就等于什么都没有。随后NIBS建立了做全基因组RNAi筛选的实验平台,我也费了好大周折终于建立也可以对这一信号通路做RNAi筛选的实验体系,并且满怀信心了完成了一个多月的筛选工作,但是结果仍然很遗憾,并没有挑出可以follow下去的candidate。同时也进行过一些靶点相对明确的化合物的筛选,但是没有化合物可以有效的抑制这一信号通路,这条路也难以继续。

随后我们知道了NLRC4不仅可以响应鞭毛蛋白,在进化具有较高同源性的一些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特有的三型分泌系统的结构蛋白——基座蛋白也可以激活NLRC4信号通路,并在我们建立的一个对NLRC4信号通路在293T细胞的重组实验中,看到了两个和NLRC4属于同一家族的蛋白分子NAIP5NAIP2对于响应鞭毛蛋白和基座蛋白的重要作用。之后很快我发现NAIP5NAIP2正是可以发挥受体作用结合其相应的配体。这项工作从有了突破进展到发表在Nature杂志上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但是之所以进行的如此顺利,离不开之前做的很多铺垫性工作。

12年初,我的导师邵峰老师鼓励我申请吴瑞奖学金,并且邵老师找到晓东所长和上海巴斯德所的同样研究NOD-Like-Receptors的孟广勋老师帮我写推荐信,这让我信心大增。我准备好申请材料,之后便是漫长的等待时间。终于等到了初审已过的通知,这时的我有几分欣喜,但是也多了几分紧张,因为一个多月后还要参加面试,而徐墨师兄告诉我,这个面试的内容不仅包括课题内还会涉及到很广的知识面。因此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去准备这场面试,对自己研究的课题,我胸有成竹,但是我不能保证对其它领域也能很熟悉。

终于到了72号面试的日子,当时着实有些紧张。当时我们所有三位同学去面试,而我是最后一个,我感觉前面的两位同学都面试了很长时间,终于吴艳老师叫到了我的名字,我走进面试教室。对面是四位老师,气氛比较严肃。先是自我介绍,我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调整自己说话的速度,然后孙晓红老师让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课题。谈及自己的课题,我顿时有了自信,简明扼要的阐述了自己的研究结果,然后这些老师问及了一些课题中的情况。由于这一课题进展的并不是很顺利,中间遇到过很多困难,我自己也有很多的思考,所以这些问题都回答的很顺利。之后罗明老师问及这一课题的后续工作,我答我们试图利用结构生物学更为有力的证明NOD-Like Receptors和其配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罗老师又问及将如何做,因为解析这样的大分子蛋白的复合物结构并非易事,由于我们已经着手在做这个方向,所以我也很顺利的做了回答。随后就是问及我自己对将来道路的设想,我也真实地谈了自己的想法。二十分钟的面试很快就过去了,谢过四位老师,我走出了面试场,自己感觉不错。之后很快收到了获得吴瑞奖学金以及11月在浙江大学参加吴瑞纪念研讨会的通知。能够成为吴瑞奖的得主,心里自然非常高兴,但其实这时还没有真正领悟到这个奖学金的特殊。

117号,在飞往杭州的飞机上,又一次遇见了孙晓红老师和吴艳老师。这时的孙晓红老师完全不像面试时那般严肃,变得非常的亲切,不时地提到我们是一家人,并关切地询问是否在申请博士后,是否需要什么帮助,我想这才是孙老师的本来“面目”。在浙江大学,冯新华和管坤良老师非常成功地组织了这次的研讨会。2012年恰逢吴瑞先生发起的CUSBEA项目三十周年,很多当年通过这个项目留学美国、现在已经在生物学领域颇有建树的优秀学者都赶来纪念,这次研讨会不仅是一场学术的盛宴,更让我懂得了吴瑞精神之所在。在当天的晚宴上,我才了解到当年CUSBEA项目的中方负责人,北京大学的顾孝诚老师做出的重要贡献。本来这次研讨会要颁给顾老师终身成就奖,很多当年受益的学者正想通过这个机会表达对顾老师的谢意。然而,顾老师却于一周前离世,在晚宴上看到吴艳老师拍下顾老师身前的视频,顾老师讲述了当年CUSBEA项目的历史,提出吴瑞先生适时地给中国学生提供的出国留学机会,为现在中国的科教兴国准备了一大批人才。对于当时中国没有Email、没有电话,顾老师等中方负责人克服的难以想象的困难,顾老师却只强调这是集体的力量,对于自己而言,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贡献,顾老师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禁使我潸然泪下。顾老师号召大家继承和发扬吴瑞爱国精神,对于科学精益求精的精神。之后,很多当年CUSBEA的学生回顾了自己当年出国留学的过程以及和吴瑞先生相处过程中,对吴瑞先生做人做事的亲身感受。王晓东所长提到,吴瑞先生曾说,我把你们(指CUSBEA学生)领出去,更想能把你们带回来,所以NIBS,现在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天堂正是在吴瑞精神的指引下创办的。这些真实的故事感动着我,并且这一天,当我也成为吴瑞大家庭的一员时,我也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当我在享受吴瑞基金会的各位优秀科研学者为自己的学术道路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在不远的将来,甚至此刻,自己继承吴瑞精神,促进中国生物科学发展的责任。

从杭州归来,我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新的课题刚刚开始,仍然是困难重重,但是这时的我多了一份力量,那就是有无数的吴瑞人在鼓励着我,并在我的身边共同作战。我想吴瑞精神正是要体现在我们每一天的科研生活中,每一个科学实验中,爱科学,精益求精。吴瑞日益壮大的大家庭,一代代吴瑞人对于吴瑞精神的传承,定会带来祖国生物科学的极大发展,民族的伟大振兴。

 

                 毕业答辩(赵越 前排左二)

 

           顺利毕业(前排右四)

 

 

 

 

                                                   

 



https://m.sciencenet.cn/blog-655618-793718.html

上一篇:2014年度吴瑞奖学金申请截止公告
下一篇:2014年度吴瑞奖学金初选入围名单

2 曹聪 王传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