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初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中是这样开头的:“话既然是多余的,又何必说?”可是有些话,就像卡在嗓子眼的鱼刺,不吐不快。下面的这几行字,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诸公未曾忘却的记忆。
当年曾在一篇博文中说过:“今后只想一如既往,做宁荣二府门前的石狮。”此事在网上流传甚广,自己也为此备受诟病。仔细回忆:当初两所的部分人口舌之争,自己偶尔想起《红楼梦》中柳湘莲所云:“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罢了。”当时忙不择词,只想表达自己希望清清白白做人之意,就写了一句“今后只想一如既往,做东府门前的石狮。”后来一想不对,这不把我们所比做东府(荣国府)了吗?于是就把它改成:“做宁荣二府门前的石狮。”
却没想到后来有人郢书燕说,指其为对天下众人的责难。虽我词不达意,此话欠妥,但此话至多只是错骂了“东府”,与他人何涉?如今众口铄金,我百口莫辩。现在想来很惭愧,我直指或间接误伤了一些同行的师长朋友。我无意在此为自己开脱,唯有对自己说过的错话深表歉意。从今而后,我愿做一只卢沟桥上的石狮,和众多学子一起,严守学术清白的底线,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网上还有一事议论颇多:2015年本人曾名列科学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因当初自己曾在同一篇博文中说过:“本人现已退休,今后也不会再申请什么院士了。”于是有些网友责我言而无信。因此,我的确欠着关注我的网友们一个交代。当年看到一些博文和朋友转来的E-Mail,不实之词令我心有不爽。为了摆脱干系,更为表白自己与当事者没有且今后也不会有竞争关系,情急之下,未及深思,做了不再申请的陈述。现在看来,亦是不妥。
回想当时,自己对院士遴选,包括对自己的落选,心中存了些许芥蒂。本人素欠修养,少城府,以至在那时的几篇博文中出现一些情绪化的说法。当时只顾一吐为快,如今时过境迁,欲悔无门。这些言论或许让某些学长师友不快,也在此公开道个歉。
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我至今仍然殆无虚日地执着于自己的研究工作,个人的研究成果在我看来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让同行和专家们检视自己的工作,这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荣誉。大半辈子笔耕,含辛茹苦,“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宛如十年磨一剑,雪刃未试,岂能心甘?只要试了,成与不成,均可无憾。
诚如我在自己的博文中多次说过,自己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是以说话做事,多凭感觉。网友们的安慰,我深表感谢。至于批评,也同样谢谢。即使有些指责,形同唾面,我也甘心隐忍。“走自己的路,让人家说去吧。”自己年龄已大,自当珍惜分分秒秒,埋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至于历史政治,天下大事,非我所长。今后或仍心忧,但不会置啄妄议,治国平天下的事还是让下一代去操心吧。
前些日子在科学网读到:在伦敦闻名世界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里,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碑文如下:“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来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就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以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读完此碑,颇有感触:在人的一生之中,改变自己大概比什么都重要。然而,改变自己并非一蹴而就的易事,自知自省较之挞伐人过要难得多。是以古人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让往事如过眼烟云,听凭其雨打风吹去吧,倘能得到别人的宽容和谅解则幸莫大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2-2 1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