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老有所为,做一个阳光快乐的老年人 精选

已有 7615 次阅读 2020-10-18 07:2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老有所为,做一个阳光快乐的老年人

湖北省高校老有所为先进表彰大会发言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刘庆生。首先感谢湖北省高校“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评审委员会各位专家评委,给我戴上一顶“湖北省高校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帽子,这个帽子很光荣很神圣,它是我退休后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工作的见证与成果的认可。我也很高兴有机会在这样一个“阳光快乐老年人”的聚会场合发言,向大家汇报,谈一点我对“老有所为工作”的认识和体会。我发言的题目是:“老有所为,过快乐的老年生活,为创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我曾经在学校一次退休工作座谈会上发言,谈了三点认识:第一、希望学校各级管理者要善待退休人员。因为,善待退休人员体现了单位文化的“大爱”,让退休人员感受到几十年的付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尊重。会让退休人员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力所能及地继续为社会做贡献。第二、退休人员中“藏龙卧虎”,有的“社会能量不小”。每个退休人员涉及多个社会圈子:家庭、同学、同事和朋友,他(她)们有时会在不经意中给这些圈子成员以各种形式“义务”宣传所在单位。例如我的亲属和同学中,既有企事业单位高管,也有政府高官。他们看到我们老两口退休后在单位继续享受到学校各级领导和职员的关心关怀,生活很是滋润惬意,往往会在他们各自的社交圈子中宣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个很有“大爱精神”的大学,这种广告的正能量效应不可小觑。第三、“善待退休人员”更为深远意义在于为在职人员起到“行为示范”作用。因为,退休人员的今天就是在职人员的明天。任何人,无论在职地位多么显赫,概莫能外。退休是任何“职场人”都要面临的人生状态的一个重要转折。因此,“善待退休人员”会让在职人员拥有归属感,激发全体在职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为单位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回想退休以来我的老有所为工作既丰富多彩,也充满社会发展正能量,真可谓“不忘初心,继续革命”。老有所为工作让我的老年生活充满快乐,是从在职繁忙的工作状态逐步过度到以休闲为主退休生活的最佳途径,是保持身心健康,让老年痴呆不来或晚来的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老有所为工作及成果也是个人家庭与社会效应达到双赢的最好结局。

我的“老有所为工作”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属于在职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的延续。对于我这样一个在职的普通大学教师,几十年来教学科研已经成为我生活的组成部分,退休不再承担教学工作,但是科学研究还可以继续。为此,我于退休两年后继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这是我主持的第五项国家基金项目。同时我还主持国土资源部的地球深部探测专项子课题,参与国家重点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为我继续产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并结出了丰硕果实。代表性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在国际专业权威刊物持续发表至今。同时我也继续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例如2012年7月6日在爱尔兰高等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报告,2014年10月21日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做专题特邀报告,2016年5月18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的“地球科学前沿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2016年会”做“地球物理的挑战”的大会报告等。这些成果的科学水平得到国际专业同行的较高评价。

我退休后服务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活动是2016年下半年受聘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年资教师”岗位教授,为2014级本科生主讲“地球物理学”课程和适量的教学督导工作。作为一位高年资教师,充分发挥多年的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优势,圆满完成任务。课堂教学效果令人满意,正如学生给我的信中表达的:“知识是学到的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是一种态度。我很喜欢老师的笑容,不仅仅是因为亲和力,而是觉得看到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另一位学生在信中说,“感谢您这段时间来对我们的悉心教导,以及对我们科研小组的耐心指导。听您的课除了专业知识,亦获益良多,也看了您科学网上的文章,对我很有启发。在我心中,您是位儒雅博学,又十分好学的令人尊敬的长者,在心里偷偷的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有您的一点风范”。这些溢美之词满足了一个长者的“虚荣心”和“成就感”。学生的“赞誉”让我感到虽然年逾古稀,依然可以发挥余热,让退休生活过得充实快乐有意义(刘庆生,在中山大学发挥余热,科学网,2016年11月21日)。

我的老有所为的第二类工作属于“传道与解惑”工作。随着科研工作量逐渐降低,我将老有所为工作重点逐渐转到“传道”方面。退休后我在承担学校教学督导和李四光学院地球科学菁英班的学务指导和班主任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大学教学、科研经历以及参观学习欧美多所世界著名大学治学特色的体会撰写成文,在科学网这个全球华人的科学社区发布,迄今发布文章364篇,累计70多万字,点击数超过400万。一些文章被科学网编辑部置于头条,文章内容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社会生活。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些了解地球科学知识和某些社会热点认识的资讯。其中35篇文章在中国科学报,科技导报,今日科苑,金融博览等公开媒体转载。还有一些文章经被诸多科学公众号转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此外,基于我数十年来的大学学习工作生活经历,提出了两个与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相关的社会公益报告。一个是面对大学本科学生的“我谈大学生活”。另一个是面向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的“做自己的科学研究”。近10年来两个报告分别在校内外报告30多场,校外单位涉及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和湖北经济学院等,这些报告得到年轻学子的积极反响,他们认为,报告为他们的大学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借鉴。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称号将激励我继续前行,在力所能及条件下为社会和谐进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衷心祝愿湖北省高校的老年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刘庆生,2020年10月15日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3617-1254763.html

上一篇:我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一点认识
下一篇:学校2020年职工荣休仪式感言

36 张学文 郑永军 黄永义 檀成龙 李振乾 王恪铭 吴斌 秧茂盛 王安良 王从彦 李士成 周忠浩 吉培荣 黄仁勇 孟利军 徐长庆 陈兆权 王启云 刘立 张红光 徐义贤 宁利中 贺乐 孙志鸿 刘山亮 李哲林 王茂清 郭战胜 张明武 信忠保 许洪光 李得建 杨金波 刘洋 姚伟 杨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