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我们需要务实的学术交流活动 精选

已有 6518 次阅读 2023-6-5 07:5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们需要务实的学术交流活动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闲暇之余看了几个有关学者给我发来的国内某些专业学术会议信息,发现了一个长期以来带有共性的见怪不怪的现象。会议安排中参杂了一些非学术因素,例如会议主办方往往由于某些需求邀请并不处在学术一线的学者、政府官员和学术荣誉人员(俗称帽子人员)和一些与本次会议不太相关人员“指导会议”。在会场硕大的屏幕上还会重点推介一些主题报告人的个人简介,在这类简介中主要突出这些人的学术荣誉称号,而不是学术成就。有的学术会议组织者还给会议冠上了一些“高大上”头衔,实则有点假大空。以前这类会议往往还会安排一个隆重的大会开幕式主席台,头面人物正襟危坐按照头衔大小从“C”位开始安排座位。现在向国际化学术“范”学习,改为台下第一、二排安排座位,其实大同小异,非学术味道没有实质改变。这与在欧美国家召开的学术会议存在大的差距,哪儿很少见到政府官员,大会主角基本上都是主动来参与学术交流的学者,而且座位比较随意。在美国大学任教学生告诉我,他曾经在一个学术会议上看到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席地而坐认真浏览会议的张贴报告。

一位青年学者告诉我,他参加的一次学术会议还发生了一些让主办方有点尴尬的事情。由于会议开幕式按学术荣誉帽子,政府官员安排在前面一,二排就坐,这样当开幕式结束进入大会学术报告环节时,前面1-2排的官员和一些应付场面的相关人员立即起身退场。在这些座位上只留下了这些人士的“名牌”,唯有求知心切的莘莘学子继续坐在哪儿翘首以盼后面的学术报告。这让我想起以前我们一些机构邀请学者报告时往往过于看重学者拥有的学术荣誉身份而不是科技成果本身,以至于常常邀请了一些早已经不在学术一线学者。我本人在职时常常亲眼见到这类现象早已见怪不怪。我自己在退出学术一线时就基本上不与同行讨论专业学术问题了,因为不能及时阅读专业科技文献,不掌握学科专业前沿进展,容易误人子弟。学术交流本该纯粹,不应该浮躁和功利。

随着学术国际化进程,事情似乎正在悄悄发生变化。近日一位青年学者应邀到中国科学院一个基础研究性质的牛人云集的研究所做学术报告。为此,我游览了一下这个研究所的主页,果然名不虚传,各类杰出科研人才占据专职研究人员的比例很高。这个研究所的主页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相关行政新闻,而是在突出位置安排与学术交流相关的四个栏目:“今日报告,学术会议,报告预告,往日报告。”这种安排至少从形式上彰显了研究所将学术交流活动置于至高无上地位的理念。我随机调看了几天的学术报告情况,涉及报告人及其机构,发现了几个我感兴趣的现象。首先是报告数量,几乎每天都有数量不等的报告,包括大多数周末时间。多的一天超过十场,这对于一个中等规模以基础研究为特色的科研院所实属难得。其次,在公告报告人时没有个人简介,只用职称,不用学术荣誉称号,例如有一位来自大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报告人,公告时只用教授称谓。这个研究所低调务实的学术风格,值得赞赏。

我具体调研了这位青年学者报告当天的基本情况,共有九个报告。如上所述,研究所在公告报告者只列出报告者职称,所在机构及报告形式(即线上还是线下),没有传统的个人简介,因此无法知晓报告人的学术荣誉称号等相关情况。当然,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报告人的研究信息可到他所在机构网页查询。我发现在这一天的九场报告中只有包括这位青年学者在内的两位线下报告,其余七场报告都是通过线上完成,这也许与后新冠疫情相关。其实,我很赞赏线上报告,那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影响,还可以节省不菲的旅差经费,当然,交流效果会比线下稍微逊色。九场报告学者的机构既有海外学者,例如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日本东京大学等国际名校,也有国内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九场报告人中有三位副教授职称。由此可见,这个研究所的学者邀请报告人主要看中报告人的专业研究方向和学术能力及水平,而不是职称及荣誉身份。据我所知,这位应邀报告的青年学者是这个研究所的有关学者在相关会议上聆听了他的报告。这是任何一个学者了解同行当下研究状况,尤其是研究成果水平最直接的途径。因为,现场聆听学者报告比阅读学者发表文献获得的学术信息更快捷和及时。

无独有偶,前些日子在深圳一个国家实验室召开了一次某学科热门研究领域的开放性科学问题学术研讨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一位负责人特意叮嘱会议组织者,要注重邀请在研究一线且成果出色人员参会,不要在乎是否拥有学术荣誉称号。这也表明,国内有识之士都开始摒弃那些学术活动的“面子工程”,重视务实的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会议要成果不要排场,2022年6月27日科学网》。

这位青年学者原计划报告一个小时,实际花费2个多小时,听众中一位已过古稀之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全程听完报告,并在报告中不时插话交流与这个报告相关的前沿科学问题,并主动加了青年学者微信,便于以后及时交流。报告结束后利用午餐时间,又与相关学者尽情交流,展示了这个团队成员对学术“求知若渴”的精神风范。我常说,作为学术围城内的莘莘学子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还要努力通过各种学术交流机会学习成长。务实的学术交流活动不只是结识同行,而首先是了解同行的科学研究状况,知晓自己的研究行为、成果与同行的差距;其次通过学术交流向同行展示自己最新成果,主动获取同行的批评意见。在学术交流过程中你的学术羽翼将逐渐丰满,被同行,尤其是牛人同行熟识与欣赏,为你成长为一个出色学者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5月26日策划,6月5日完成提交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3617-1390564.html

上一篇:聊聊原创科学研究的“范”
下一篇:科研激励政策不该成为科学发展的阻力

26 窦华书 刘立 郑永军 褚海亮 汪波 王勇 王涛 张俊鹏 郭战胜 吴斌 许培扬 籍利平 武夷山 杨正瓴 刘玉胜 汪凯 徐义贤 牛凤岐 郑强 冯兆东 徐长庆 王成玉 逄焕东 谢钢 曾杰 guest6035560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