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xuexinjoh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uexinjohn

博文

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赵老师对汉字拼义讲座的评论

已有 5382 次阅读 2012-6-18 15:50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汉字, 北大,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拼义


   【68号周五下午,我在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做讲座,讲述汉字拼义理论和N200 有幸有学院的赵延风老师在座。讲座后,她慷慨分享了很多感悟,让我觉得弥足珍贵。所以,我请她告知更多细节。赵老师随后写了一封信给我,讲到英文辅音字母表义、汉字蕴含的深刻的文化意义、和从佛教的观点看时空等几个方面,都十分新颖有趣,不敢藏私,征得赵老师的同意,把这封信一字不漏,全文贴出,让有缘人共同受益。赵老师是佛教徒,微博是“福田心田”,博客是“桃花源里好耕田”,名字里就透出了无限的飘逸、悠扬与自在。赵老师给我介绍北大的耕读社,给我讲到她怎样提醒北大学生如何证明自己读过北大,都让我感触很深,看到了一个有心、有意、有方法的好老师。结识她,我感到非常幸运!】

 

主题英文说文解字及其他

日期2012611日星期一


张学新教授:

      感谢您周五在北大汉院所做的精彩讲座,很庆幸我自己能有机缘聆听,并感谢您之后倾听我们心得的耐心。这种讲座是属于那种可遇而不可求并且会长久影响人的思路和走向的一类,难能可贵。

     可贵的还不仅仅在于发现脑中区N200,更在于发现者具有一种超越科学的人文情怀和历史使命感,这二者的结合难能,故可贵。这些话我想不必多讲,您定然心领神会。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到了四五十岁,往往会在所从事的事业中感受到一点点这之上的使命,才发现原来先前所走的路都是一种铺垫。

     关于您的研究,我想把我一点体会奉上,或可由于专业之不同而激发您更多的妙想。

    其一是关于英文的表义性,学界很多人都对此嗤之以鼻,先前在中山大学的一个学术研讨会上,有人举了bedeye来说明英文开始也有象形的特点,引起嘲笑。但是前几年因为希望帮孩子教词根,我开始关注这个方面。发现不无道理。我到网上找到这个文章,您有时间可以翻翻看,可能会有新的想法。这是新东方一位讲师讲的记忆词语法,在这里:http://wenku.baidu.com/view/ca678b32b90d6c85ec3ac67f.html?from=related&hasrec=1

    有趣的是,这个发现是中国人的发现,西方也讲词根,但从来不讲辅音字母的表义性。这不是很有趣吗?这个发现,使英文词根的记忆大为简化,正好比我们记字胜过记词,记部首又比记字更高效。这真是大道至简。

   其二  您提到汉字不能取消,因为我们的口语是有缺陷的,无法用声音本身来记录和传递。必须靠表义的文字来辅助,这使文字很重要,反过来又规约了口语的模式。我当时说,这个文字可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绝妙机关,因为文字不随语音变化,所以横有八荒,纵有千古,我们可以实现思想的超越时空的交流,这是保证中国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文明得以延续的关键点。

    回家之后,我又想到,中国汉字不光有辅助口语的作用,它还有承载文化和道统的作用。举个例子:孝,这个字造字的时候,已经有中国人的理念在里头,上面是老人,下面是孩子,孩子对于老人尊敬的态度为“孝”,同时,老人和孩子是一体的,人类的生生不息,代代相续,需要我们明白你怎样对老人,你孩子怎样对你。这是“孝”字的本意。您看,有哪一种文化可以把自己最要紧的理念浓缩在一个字里?再比如“教”,如果我们只是为了交流或辅助交流,我可以写成“小文”,为什么一定要用“孝”做它的声旁呢?旁边的反文旁,是一只手拿着一个棒子。代表规矩。在“教 ”这个汉字里,我们的祖先给我们这样的信息,“教育”孝为先,要有规矩成方圆。只有汉字,在如此小的符号里浓缩了文化的精髓,好像是祖先给我们的遗书和密码。只怕我们随着时间忘却。却料不到有一天这些不肖子孙居然要把浓缩了多少代人苦心的宝物当成破烂扔掉。汉字若灭,中华必亡。这是真的,如果只剩下声音,我们就不会像看到“教”这个字这样对我们的理念有触目惊心的印象,久而久之,语言只剩下了空壳而已,因为那些内涵我们是保存在字中间的。

     我又想到一个例子是“忙',忙在不同语言里,用不同的意向命名,有的语言是没空为忙。我们的文字告诉我们,“忙”不管脚事,不管手事,是“心亡”;这真是妙解。我学佛,发现汉字当中往往精确地说明一些佛教的哲学观念,比方'",今心是念,意思是你当下的心,就是念,换言之,当下一念就是你的心,所以佛教说“是心念佛,是心作佛”儒家说“念兹在兹”您看多妙。我们一个“念”字就有如此丰富而广阔的内涵,这是任何拼音无法代替的。

 

    以上两例或可作为您的论点的一个辅助论据。

 

  其三  刚才谈到佛教,四十之后,我发现无论哪个领域走到顶峰往往会和佛教不期而遇。

    讲座之后我向您提到 前些日子听的哲学系的讲座,我查到是: 杨宪东 教授,国立成功大学航空太空工程研究所特聘教授 ,他做的《一沙一世界---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观点:天人合一,不是哲学,乃是科学可证的真理。他展示了沙粒经高倍放大后展现的图形,即Mandelbrot set图,可以看到沙粒中有内海,内海中又有沙粒,循环往复。他说,我们科学看到的印证了《华严经》所讲:一一微尘中,各现无边刹海,刹海之中,复有一一微尘。他当时讲了维度,讲了隐藏的维度。所以您那天讲到语言,说在我们这个世界中只可能通过听觉和视觉,因为有时空限制,我当时突然想到,如果有一类生物突破了我们的维度,那么他就可能有其他信息交流渠道。突然明白佛经所说:菩萨善解一切众生语言。当时,真有一种突悟的感觉。

 

   其四 是您讲到脑电,我问您脑电的产生是否是意识,您说是,我以为这意味着意识产生能量,并且想推荐您看《水知道答案》这本书。记得您说:人的头脑充满各种各样的念头,所以有很多脑电波。我听的当时,就突然好奇地想,一些入定的法师,或是人在专注念诵“南无阿弥陀佛”时,即佛教所说的逐渐置心一处时,不知道脑电和普通人有无区别,如果能了解这个区别,说不定知道烦恼众生和开悟者的区别了。

 

   这可是越说越远了。总之,正如您看到,您所做的演讲是一个激发感悟的演讲,我把这些想法整理发给您,作为您的演讲的反馈,也希望今后看到您更精彩的发现。

 

谨致

 

教安!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赵延风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6362-583384.html

上一篇:对我们汉字研究的第一笔私人捐助!
下一篇:汉字是伟大的文字,它绝不束缚中国人的创造力:驳《纽约时报》

3 骆小红 武夷山 zhanghuat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5: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