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rong194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anrong1945

博文

隐藏宇宙奥秘的古老之光

已有 10631 次阅读 2015-12-21 09:13 |个人分类:系列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CMB, 各向异性

12. 隐藏宇宙奥秘的古老之光

物理宇宙学的理论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但真正让它登堂入室成为一门精准实验科学的功劳,要归于现代化的天文实验手段探测卫星。其中宇宙背景探测者(COBE)功不可没。那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在1975年专门为了研究CMB而开始设计的测试卫星,于1989年被送上太空。之后,又相继有了WMAPPlanck,第二第三代测试卫星。其基本目的都是为了更精确地测量CMB

总结起来,COBE等测试卫星对现代宇宙学有三大贡献,上一篇中所介绍的对CMB黑体辐射谱的测量是其一,这一篇中要介绍的,是它的第二个功劳,有关CMB各向同性(异性)的测量。

测试卫星的第三个重要功劳是测量到完整的“宇宙红外背景辐射”。这也是宇宙背景辐射的一种,但辐射波长不是微波,而是在红外线的范围内。所谓背景辐射的意思是说它们来自四面八方,没有确定的发射源。天文学家们认为,红外背景辐射包含了恒星和星系形成时辐射的遗迹,以及宇宙中尘埃物质的辐射,它们对天文和宇宙学的研究也很重要,但这不是我们此篇要介绍的内容,暂且不表。

西方政府及科学界花费血本,制造发射数个测试卫星,就为了探测这些弥漫于空中的温度极低的微波-CMB,那是因为这些来自于宇宙之初的古老之光中,隐藏着宇宙演化的奥秘。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一种电磁辐射,黑体辐射谱线是它的频率特征,这个特征可以用一个温度值作为参数来表征,对CMB来说,这个温度是2.725K(約為 270℃)。除了频谱特征之外,CMB辐射还有它的时空特性。换言之,这种辐射是否随着时空而变化呢?时间效应便是上一篇中介绍过的137亿年中谱线的宇宙红移。那么,CMB随空间而变化吗?

空间性质有两个方面:均匀性和方向性。也就是说,从CMB测量到的黑体辐射温度T是否处处相同?是否各向同性?第一个问题没有太多疑问,COBE探测的结果主要是回答第二个问题。

12-1中所示的CMB图所描述的便是从不同方向测量时得到的温度分布图。图中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温度。椭圆中的不同点则对应于四面八方不同的观察角。

CMB第一次被克劳福德山上的巨型天线捕捉到的时候,是均勻而各向同性的,各个方向测量到的辐射强度(可换算成温度)都是一样的,如图12-1a上方的第一个椭圆,均匀分布的颜色表明在各个方向接受到的CMB没有温度差异,这也正是当时确定它们是来自于“宇宙”本身而不是来自于某一个具体星系的重要证据。同时也在一定的近似程度上证实了爱因斯坦假设的宇宙学原理。


12-1:微波背景辐射的方向性

虽然根据宇宙学原理:宇宙在大尺度下是均匀和各向同性的。但是,宇宙更小尺度的结构也应该在更为精密测量的CMB椭圆图上有所反应。果然不出所料,利用探测卫星在1992年和2003年探测到的CMB图便逐渐显现出了细致的结构,如图12-1a的下面两个图(23)所示,它们已经不再是颜色完全均匀的椭圆盘了。

首先,我们自己所在银河系的特定运动将会反映到CMB图中。比如说,地球、太阳、还有银河系,都处于不停的旋转运动中,不同方向观察到的CMB黑体辐射的温度应该被这些运动所影响。

12-1b的左上图(1)描述的便是因为太阳系绕银河系旋转运动产生的多普勒效应,它使得CMB图印上了偶极化的温度分布。在图中45度线对应的两个观察方向上,因为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产生了辐射温度的微小差异,从图中的红绿蓝三种不同颜色可看出这种偶极效应,温度差别被三种颜色之差异放大了许多,实际上在图中,CMB的平均温度是2.725K,而用红色表示的最高温度,比较用蓝色表示的最低温度,不过只相差0.0002K而已。

银河系还在CMB图上盖上了另一个印记,那是由于银河系中星体的红外辐射的影响而产生的,图中表示为椭圆中间那条红色水平带子,见图12-1b右上图(2)。银河系整体呈圆盘状,太阳系位于圆盘的边缘,因而红外发射看起来像一条宽带子,正如我们仰头观看银河,看见的是一个光点密集的长条,均出于同样的道理。

天文学家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将银河系的两种印记从CMB图中除去,这样便得到了没有观察者所在星系标签的真正“宇宙微波背景”图,见图12-1b中的34

精确测量的CMB,已经不是完全各向同性的均匀一片了,它们显示出复杂的各向异性图案。如何分析这些图案?它们来自何处?


12-2CMB携带着最后散射的信息以及137亿年宇宙演化的信息

上一篇中曾经介绍过,CMB是从大爆炸后38万年左右的“最后散射面”发出来的。在那之前,宇宙呈现一片混沌的等离子体状态,引力和辐射起主导作用。光子不断地被物质粒子俘获,与它们发生快速碰撞,使得光子无法长程传播,只是不断地湮灭和产生,从而使得对于后来的“观测者”来说(包括137亿年后的人类),38万年之前的宇宙是不透明的,看不见的。

直到“最后散射面”时代,物质的原子结构开始逐渐形成,质子和电子牵手结合起来,不再热衷于俘获光子,而让它们自由传播,因此而有了我们现在接受到的CMB,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上一篇博文中将它们称之为“第一束光”的原因。

如图12-2中所示,对右边的观察者而言,图左的“最后散射面”犹如一堵墙壁,使得我们看不到墙壁后面的宇宙更早期景象。但是,这是一堵发光的墙壁,这些光从处于3000K热平衡状态的“墙壁”发射出来,大多数光子的频率在可见光范围之内,它们旅行了137亿年,不但见证了宇宙空间的膨胀,也见证了宇宙中恒星、星系、星系团形成和演化的过程。当它们来到地球被人类探测到的时候,自身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波长从可见光移动到了微波范围,因而,人类将它们称之为“微波背景-CMB”。也许有读者会问:“如果在宇宙诞生后50亿年左右,有高等生物探测到这些光,性质又如何呢?”。不难推测,那时候接受到的这些“第一束光”,也应该符合黑体辐射的规律,但波长就不是在微波范围了,可能要被称之为“红外背景”,不过还必须与星体产生的红外背景区别开来!(红外线太多,不知道会不会被热死?想得到答案需要点计算。)。

从图12-2以及上文的描述,不难看出CMB巨大的潜力。这些光波不简单!它们就像是来自家乡的信使,能带给你母亲的思念,还能告诉你沿途的风景。CMB波也是这样,它们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旅程,从两个方面携带着宇宙的秘密:一是最后散射面上的信息,二是宇宙中天体形成的过程。这些信息印记在CMB中,使得它们不应该是完全均匀各向同性的图案。

首先解释第一个信息来源:最后散射面。刚才不是说,最后散射面是一个热平衡状态的“墙壁”吗?这似乎意味着散射面上每一点都是一样的,是一个光滑的墙壁,因而没有什么有用信息。但这种说法显然不会是物理事实,热平衡是一种动平衡的量子状态,必然包含着物质密度的量子涨落。从宇宙后来因为引力作用演化而形成星系结构这点也可以说明,最后散射面上一定包含着我们现在看见的宇宙的这种“群聚”结构的“种子”,否则怎么会演化成今天这种形态而不是别的形态呢?此外,即使是被不透明“墙壁”挡住了的“早期宇宙”,是否也有可能在墙壁上印上一点淡淡的“蛛丝马迹”?问题是这种“胚胎”带来的“种子”信息,会在CMB图上造成多大的差别?理论家往往总是先于实验观测而给出答案。早在1946年,前苏联物理学家Lifshitz曾经计算过这种温度的各向异性,他认为表现在CMB图案上应该造成10-3左右的起伏。

第二个信息来源则是因为CMB“途经”了宇宙后来的演化过程,如图12-2中从左到右,宇宙137亿年中经历的物理过程:原子形成、类星体、再电离、恒星、星系、星系团形成等,都应该在CMB上有所反应。打个比喻说,当人们观测发光的墙壁时,也应该观察到墙壁和观测者之间飞虫蝴蝶之类的动物投射的阴影。

以上两个原因都会造成CMB图的各向异性。物理学家们特别感兴趣“最后散射面”上的种子信息,它们将使我们观测到宇宙的“婴儿”时期,提供宇宙早期的信息。然而,从1965CMB被发现,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25年的天文观测从未看到过CMB结果中显示各向异性的图案。即使科学家们认为微波测量的精度已经达到10-4CMB的图像仍然是均匀一片,理论家们预言的天体“群聚结构的种子”迟迟不肯露面。

物理宇宙学家们坐不住了,他们未曾证实的预言逐渐变成了其他科学家挖苦嘲笑的对象。还好,没过多久,先进的科技便帮了他们的大忙:COBE传回了好消息!

1992年,主要负责这项研究的美国物理学家、伯克利大学教授乔治·斯穆特(George Smoot1945-)在分析了COBE三年中发回来的CMB数据之后宣布,他们最后绘制的全天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分布图,显示出了CMB辐射中只有十万分之一的各向异性起伏(见图12-1b3),斯穆特将这个椭圆图形戏称为“宇宙蛋”1

COBE的结果令物理界振奋,斯穆特团队的发现立即上了头条新闻,被霍金誉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发现”。人们形容看到“宇宙蛋”的椭圆图,就像看到了“上帝的手”(笔者更喜欢将其比喻为看到了“上帝脸上的皱纹”)。后来,斯穆特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航天中心的高级天体物理学家约翰·马瑟(John C. Mather1945-),共同分享了200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又是二十多年过去了,第三代的普朗克(Planck)测试卫星对CMB更为精准的测量进一步证实了宇宙大爆炸的标准模型,以及与早期宇宙有关的“暴涨理论”。物理宇宙学度过了20年的黄金时期,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参考资料:

1Smoot, George; Keay Davidson (1994). Wrinkles in Time.William Morrow & Company.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7221-944813.html

上一篇:探寻宇宙的第一束光
下一篇:大爆炸理论的视界疑难

22 田云川 季顺平 应行仁 王春艳 徐耀 文克玲 吕洪波 苏德辰 秦伟 鲍海飞 王涛 白龙亮 刘全慧 朱林 李颖业 shenlu decipherer yangb919 zjzhaokeqin CNLX2013 qiue ZYHD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1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