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如何看待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

已有 2638 次阅读 2013-4-8 22:5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社会科学

八十年代初,日本经济突飞猛进,让欧美国家瞠目结舌。于是,很多人来研究日本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与此同时,亚洲四小龙的表现也让人眼前一亮。对于东亚这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表现,很多人都在寻找其中的原因。

在提到日本的时候,欧美一些人找出这样几个原因:日本企业雇佣工人有终身制的倾向,即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必须终身制,但企业很少裁减人员,很多人在企业里一干就是几十年,使企业人才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日本企业象家族企业,员工在企业里就像家庭成员一样,所以企业有较强的向心力;再有包括亚洲四小龙在内,都是受到东亚儒学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的作用有利于东亚这些国家和地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等等。

这些理由提出的时候,当时我是很困惑的,这些理由的依据真的是这样的吗?我当时怎么看怎么想不明白。如果真的是这种文化成为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依据的话,那么,在此之前,东亚地区早就有了这种文化,可是为什么那个时候,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就没有经济上的这种腾飞呢?日本在二战前和二战中,主要是靠掠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资源来维持战争的进行,这与儒家文化有什么关系?亚洲四小龙为什么没有在二战后直到五六十年代有这样的经济腾飞,而非得到七十年代,才会有这样的表现呢?难道这种所谓文化基因只在七十年代才起到这样的作用吗?

日本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现在,经典济上再也没有恢复到它最辉煌的时期,而亚洲四小龙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也一直乏善可陈。那些当年用所谓儒家文化来解释东亚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研究者们,也不知道今天会如何解释当年他们的研究成果的。估计也没人跟他们较真,如果真有人不知好歹,硬要跟他们较真,那这些研究者也不会没话说。要找出理由为自己辩解对他们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这就让我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研究者在那个时候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来呢?也许,由于实际的需要,他们需要找到一个能够解释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现象的合理解释和理由。这样的解释和理由真的很容易找到吗?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可是当时的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信,会用这样的逻辑,来解释他们所要解释的问题呢?这也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看来,在自然科学的领域里,要找到对某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那么在社会科学领域里,要找到这样一种合理的解释,难度就可能会更大。在很多情况下,当我们看到某些东西的时候,我们总以为能够找到它们的原因和理由。而且我们也确实能够找到这样一些我们自以为合理的原因和理由。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当初我们所寻找到的自以为能够成为原因和理由的东西,其实完全不堪一击。也许在自然科学领域,人们的思路会较为严谨一些,因为要证明其研究成果的成立与否,还是能够找到一些有效方法的。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里,要找到这样的方法,本身就不太容易。所以有不少研究者就通过他们初步的观察、再加上一些他们的想当然,就以为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锁钥了。但是,历史往往无情地嘲笑了他们。

当年苏联解体时,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人类的历史到了资本主义阶段已经终结了。所谓“终结”即不会再有新的发展、新的变化了。原来人们认为的,根据马克思的理论,资本主义终将会被取代的命题,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已经完全破碎不堪了。所以,福山才会认为,人类社会到了资本主义就会止步不前了。这就是所谓历史的终结。

其实,在辩证法看来,这种观点本身在逻辑上就不能成立。更重要的是,它不符合客观的事实。人类历史无论在哪个阶段,何曾“终结”过?类似福山这样的学者在今天哪个角落都不少见。人们总是急于得出一个抽象的一般性结论,以为找到了最有效最直接的法宝。但是,在很多时候,人们碰到的大多是失望。

在社会科学领域里,人们要想得到与自然科学领域相近的研究成果,难度都要大到不知多少倍。人们只能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碰壁,这种撞得头破血流的场面不知要经历多少次,才有可能发现那么一点点真理。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要得到验证,相对要容易一些。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要得到验证,肯定是要艰难得多。



十月革命时期的苏俄革命歌曲,可是为什么叫《华沙革命歌》呢?

华沙革命歌.MP3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8176-678352.html

上一篇:世界花卉大观园
下一篇:越公平越精彩

3 曹聪 马建敏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