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儿童的忧虑与老人的希望

已有 2958 次阅读 2013-6-4 11:0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儿童, 老人

人总是从小时候长起来的,如果没有意外,人也总会长老的。报载,有80后或85后在儿童节时已经在怀旧了。我记得我开始怀旧是在四十岁之后,不知是不是现在年轻人怀旧的时间提前了。怀旧的主要情绪大约也都是认为儿时生活美好,无忧无虑。现在无论如何也回不去了,等等。我也想过,我的儿时也是无忧无虑吗?当然和今天相比,忧虑的内容不一样,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和今天相比,儿时的生活算是无忧无虑了吧。

有个朋友,与我年龄相仿,据他的回忆,他的儿时充满了忧虑。家境不是太好,生活比较困难,而且父母也没有什么正式工作,所以他总在为家庭的生计担心。特别是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没有正式工作的父母,总得做些当时看起来是投机倒把的事情,来维持家庭的生计。比如,弄点猪鬃梳理干净了卖给畜产品公司,或者弄点鸭毛之类,也做同样的活计。这点事在今天看来什么都算不上,可是在当时,如果被街道积极分子发现了,就有可能被戴上投机倒把分子的帽子,甚至还有可能被批斗。所以这位朋友在他的童年时代,成天就为这些事担心。而且,由于家境不好,学费也总不能及时交上,而在没交上学费之前,老师总要时不时点他的名,弄得他在全班同学面前极没有面子。这种情绪也影响到他的学习,他不爱上学,他恨老师。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学习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

至少,我们不能说,所有的孩子在他们的童年都是无忧无虑的。有时候,他们的这种忧虑会伴随他们的一生,甚至会给他们的一生都带来不同程度的阴影。即使那些看起来家庭生计没有什么问题的孩子,在他们的童年,也会有不少在他们看来属于忧虑的事情。比如,老师对学生有偏有向啦,如同学之间谁和谁好,谁又和谁不好啦,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原来名次比自己差的现在跑到自己前边去啦。可能还有例如,谁有一双新耐克鞋,而我的父母就是不肯给我买啦,等等这些今天看起来也就是鸡毛蒜皮的破事。可是在当年的孩子们看来,都算不得小事,都让他们会忧虑一阵子。只不过,这些忧虑在孩子那里,很少能持久的。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就会忘记,只不过又会有新的这类不大不小的烦恼来打扰他们。

小孩子的无忧无虑,一方面是在今天看来,儿时的忧虑确实算不了什么,另一方面是孩子们在那时是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的。当孩子们长成大人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大人是要承担责任的,家长们不可能再替他们担当一切,这些压力,这些问题都是过去的孩子们现在需要直接面对的。他们要担忧的事很多,其实其中有些并不那么严重,往往是坏情绪本身加重了这些忧虑。

怀旧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早点晚点都无所谓。对老年人来说,怀旧渐渐成为生活中相对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人说,年纪大了,也没有什么理想了,就是混吃等死。我觉得,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悲观。年纪大了的人,固然不会再有年轻人那种充满各种憧憬的理想。但年纪大的人自有自己生活的希望。这些希望看起来不再像年轻人的理想那样有着无限丰富的色彩,有着更大的展现空间。但这些希望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是生活中同样不可缺少的部分。比如,有些年纪大的人希望继续学习,这种学习已经与实际的应用,与能否成为挣钱的手段没有什么关系了,这种学习本身就是生活。每天都能得到新的东西,使生活不是简单的重复,这样的生活就是有意义的。有些年纪大的人,也总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这些事在过去由于各种原因,是没有机会或者没有条件去做的。做这些事,也许看起来很平凡,与什么理想希望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其实这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想做某件事,就表示怀有某种希望。要把这件事做成做好,也同样离不开希望。做成了一件事,就会想到要做下一件事,要做一件新做的事,要做过去没有做过的事。这就又产生了新的希望。

即使没有机会和条件来做这些过去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同样也会有另外的希望。例如,希望自己的隔辈人有健康的身体,有和睦的家庭,有良好的成长环境,能学会各种各样的技艺。他们看着孩子的成长,心里怎么会没有希望?那些已经退出工作岗位的上年纪的朋友,只要我们还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总会有我们生活的希望。这是让我们能够健康生活的最重要的动力。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8176-696418.html

上一篇:谁在胡来?
下一篇:工科高校办社会科学

4 李学宽 武夷山 张忆文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4: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