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论阁Enago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nago

博文

[用英语写论文之十二] 鼓励篇 老外的写作也不都是那么好的

已有 8864 次阅读 2012-8-14 19:42 |个人分类:用英语写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论文写作, 英语写作

英论阁Enago博文目录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我们总会觉得用英文写作很难。害怕的同时产生了敬畏,就会觉得老外的英文写作都很好。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诚然,老外的口头表达能力,生活用语跟非英语国家的人相比,肯定不是一个量级的。但是,并不能说他们的写作水平就一定强。写作能力是训练出来的。即使用自己的母语做报告,没有思考上的障碍,也并不是每个人说话、写文章都是有条有理的。想想用中文写文章,作家写出来的东西跟普通人就是不一样。没有经过一定训练的人,即使用自己母语写出来的文章,也可能是颠三倒四,逻辑混乱的。只是说,他们的用词可能更加准确,地道一些。

 

    实际上,很多老外的书面英语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尤其是新手,比如还缺乏经验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笔者修改过一些研究生的毕业设计报告,国外的学生在报告中出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逻辑不清楚,很容易出现思维的跳跃,让人觉得很怪异。而中国学生最大的问题则是文字、拼写、时态、名词复数、连接性介词上的错误。而在章节的逻辑上,反而问题比较少。可能是在数学或者物理等基础学科上,中国人的基础相对要更好,受到的逻辑训练要更多。对比国内跟国外的上课方式,在国内,老师也大都从一个原理开始,中间加入推导然后得出结果。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在写文章的时候,逻辑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反观国外的课堂,原理、推导相对较少,但是在内容上非常广泛,导致了他们知识面广而理论深度不够。如果学生没有在课后花时间补充原理、推导的知识的话,写出来的报告总会觉的缺少了点什么。那就是原理部分总是说得不到位。

 

    最近一个PhD学生刚刚完成了他的第一篇文章。在此之前已经被修改了十几道,结构上也被反反复复修改了好几道。我一般不去找他文字上的问题,因为我觉得他们在文字上的使用应该是较我更地道一点。所以看的主要是文章的结构。

 

    在介绍一个器件的模拟的时候,比较容易接受的逻辑应该是这个器件用什么算法来计算比较适合,然后有什么工具采用了这种算法,接下来是介绍采用的工具的一些特点。但是这个学生的逻辑是,首先我用这个工具来模拟,然后这个工具采用了什么算法,最后介绍这个算法本身。存在的问题是,给人感觉你这个器件只能用这个工具来计算,而不能用别的工具。还有,在说到加工跟优化的时候,他先给出了实物照片,然后怎么加工,在描述加工时,提到尺寸的时候描述优化过程。这种逻辑看起来就感觉有点怪异,成了先加工再优化了。

 

    这样的逻辑方式,中国人比较少。但是就会发生在老外身上,还不仅仅是提到的这一个学生。也许这是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的。不管怎么说,这个是他们存在的问题。英文论文修改

 

    笔者最一开始写的文章问题很多,但是没有人质疑过文章的结构。平时聊到文章的时候,他们都是说,你写的文章,思路很清晰,都看的懂。但是有些词用的很奇怪,我们都不那么用的。我想,这是对我们优势的肯定。逻辑上的问题,只能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来弥补,很不容易。而且错误的逻辑会让文章变得很莫名其妙。而文字上问题,会让文章失色,但是不至于造成理解障碍,是可以经过一些额外的语言润色来完成的。

 

<---英论阁Enago作者的英论写作经验交流>

 

上一篇:[用英语写论文之十一] 论文中单词的选择

下一篇:也谈期刊的影响因子

博文系列一:英论写作发表 (全)

博文系列二:用英语写论文 (更新中...)

   英文修改

                                         英论阁Enago博文目录



https://m.sciencenet.cn/blog-681387-602184.html

上一篇:[用英语写论文之十一] 论文中单词的选择
下一篇:[讨论] 也谈期刊的影响因子

4 李本先 高绪仁 linxianzu zhokzhok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2-1 2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