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12:科学的领地
热度 2 李晓榕 2013-8-22 15:36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李:科学主义的典型说法之一是,科学无禁区。“无禁区”的潜台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何其狂妄!科学主义的另一典型说法是:科学无偶像,其实,科学得了自恋症——科学的偶像就是科学自身。事实上,科学的有效适用范围相当有限。 前面谈研究策略时讲过,科学方法要求结果与证据吻合 ...
8652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11:强拆硬分
热度 8 李晓榕 2013-8-15 14:55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李:为什么数学在物理学中应用如此成功?为什么自然界要满足“人造”的数学?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维格纳(Eugene Wigner)对此大惑不解,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数学在自然科学中不可思议的有效性”(The Unreasonable Effectiveness of Mathematics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
11526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8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10:割根裂本
热度 14 李晓榕 2013-8-8 14:32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李:再举一例。依我之见,主要是由于微积分的巨大成功,人们普遍认为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连续的。当然,人脑“填补空白”的天然趋势,也使我们容易把世界连续化。近大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计算机应用和量子论的成功,人们心目中的世界越来越数字化、离散化了。比如,理论物理 ...
9160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14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9:基因未必基因
热度 18 李晓榕 2013-8-2 16:11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李: 线式因果思维和分析还原方法,本质上都更适于因果明确因而简单的事物,不擅长于对付含有各种内部因果循环的复杂过程 ,因为因果循环既违反线式因果假设,又使合理分析分解难以奏效,所以科学不擅长于对付人文、个体、精神等方面的问题。 如前所述,我认为 ...
10329 次阅读|22 个评论 热度 18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8:还原论教条
热度 12 李晓榕 2013-7-26 14:24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李:再举一例。诺贝尔奖得主西蒙(HerbertSimon)是当代罕见的科学通才,是人工智能的开山大师之一,在认知科学、经济学、心理学、计算机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等学科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不久前我读他的文章《诠释不可言喻:人工智能论直觉、洞悉和灵感》(Explain ...
12991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12
与师生漫谈科研4:人生价值
热度 13 李晓榕 2013-7-7 15:57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学:在整个座谈中,您一再强调做研究的兴趣,这个兴趣是从哪里来的呢? 李: 前面谈选题时谈了一些比较具体的 ,比如熟能生喜,成功的激励,习惯的潜移默化。比较深层的原因恐怕类似于一种智力游戏。亚里士多德说, 人的幸福在于其官能的自由活动,而思考作为纯粹的理智 ...
14088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13
与师生漫谈科研3:逻辑推理的作用
热度 12 李晓榕 2013-7-1 15:23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教:有些书上说思维是一种训练,如果每天思考一两个那些列出来的问题,长期训练下来很能影响自己的思维方式。如果脱离科研,单纯做这种思维训练有没有意义? 李:不知道,没这么做过,也没认真考虑过。也许有些好处,但不知道是否值得所花的功夫。 学:那学逻辑是不是…… ...
14318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12
与师生漫谈科研2:我该做科研吗?
热度 9 李晓榕 2013-6-26 15:14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学:我觉得您总结的这些东西的最大受益者,在科研上不说是做出了大成就,至少应该是中等以上水平的。 李:这种人才更会有共鸣。你是不是想说,对科研新手意义不大? 学:也不是,我觉得至少对一部分人来说,看完这个之后立志不做科研了。 李:这是坏事吗? 学 ...
13773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9
与师生漫谈科研1:我有科研之才吗?
热度 8 李晓榕 2013-6-19 10:50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学:我们谈了这么多,我一直在想一个关键问题,就是: 我适合于从事原创科研吗? 李:是啊,这是不少青年学子的共同疑惑。要正确解惑,首先要深刻剖析理解自己。我认为,适于从事原创性研究的人最好有下列秉性:兴趣浓烈,求知欲和探索欲强,好奇心重;联想丰 ...
14944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8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0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