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boniferou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rboniferous

博文

谁在岩石上留下的“足迹”? 精选

已有 7630 次阅读 2012-4-5 22:30 |个人分类:科普短文|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岩石, 节肢动物, 足迹, 古生物学, 遗迹

    岩石那么坚硬,会留下生物的“足迹”吗?肯定会有人回答道:会留下,是足迹化石!
    没错,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在松软的沉积物中由于生命活动会留下很多遗迹,这些遗迹被泥沙掩埋后并固结成岩,最终就会形成遗迹化石,足迹化石就是遗迹化石中的一类,大家最熟悉或最感兴趣的足迹化石可能就是恐龙足迹了,如下图,摄于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那么已经固结成岩的沉积物上会不会留下现生生物的“足迹”呢?
    下面就举一个我们在野外见到的现象,初步判断是现在生物在岩石上留下的“足迹”,欢迎各位专家参与讨论!以下照片均由北京化石爱好者wxwxwx668899拍摄,特此感谢!
    这一类型的遗迹曾被我国的古生物学者定为一种节肢动物的遗迹化石,并命名为棋盘山迹(Qipanshanichnus),最初发现于我国云南下寒武统的钙质页岩上,下图为定名的模式标本图片(引自罗惠麟等,1994)。
最近几年,根据各地化石爱好者提供的信息,在我国安徽北部、河北唐山及北京等地都有发现。这些是北京发现的标本。
    从上面这几张图片也许分辨不出是遗迹化石还是现在生物的遗迹,再来看看这张图片(下图)
野外照片,遗迹与岩层面垂直
该类型的遗迹四种常见的保存形态,与岩层面的关系复杂多样
这个保存在岩石的垂直面上(岩石为泥质灰岩,可以看到明显的岩石层理),而不是保存在岩层层面上的,这个说它是成岩之前形成的恐怕很难说通吧。在遗迹化石中有一类是垂直层面的,常俗称为潜穴,但是这种潜穴不仅垂直层面,还与岩层走向相互垂直(下图是一种垂直层面和岩层走向的遗迹化石)。
 
而上述的遗迹仅与岩层层面垂直,与岩层走向却是一致的,这点也很难解释,另外,潜穴通常都有回填构造,上述的标本上也看不到。在野外我们见到不仅有这种形态的(与岩层层面垂直,与岩层走向一致),还有一些是岩石的所有暴露面上都有这种遗迹,与岩层层面各种相交关系的都有,这更难用遗迹化石来解释了。
这样的话,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就是现生(或成岩后的)生物造成的遗迹,岩石这么坚硬(很多是保存在泥灰岩上的),是怎样造成的呢?
    从遗迹的形态来看,这种应是节肢动物的爬痕。泥灰岩在水较充足的情况下(土壤中水就足够了),其中的钙质成分会流失,最后在泥灰岩表面仅剩下泥质成分,泥质在长期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硬度会大大降低,这时一些节肢动物沿着岩石与土壤的接触面爬行或钻洞时就会在岩石表面留下痕迹,当岩石再次暴露在外时,表面水分被蒸发,岩石又会变得坚硬,这些痕迹也就留在坚硬的石头上了。由于成岩后的各种地质构造运动,岩石层面可以与土壤面(或现在的水平面)任意角度相交,因此这种遗迹也就会与岩层层面有各种相交关系了。至于这种遗迹是具体什么时候形成的就难说了,可能是一万年前、可能是秦朝,也可能是解放前,但肯定是岩石成岩之后形成的。(个人推测,欢迎批评指正!)
    看来生物在坚硬的石头上留下遗迹并不是不可能,现在的植物根系可以穿透砂岩、泥岩,一些水边的岩石上甚至能够看到现生动物的钻孔,少林寺练功房的地板上会留下武僧的“脚窝”!只要条件允许,水可以把石滴穿,生物也可以在坚硬的岩石上留下“足迹”!
 



https://m.sciencenet.cn/blog-688503-555811.html

上一篇:大学图书馆里的科普书!!!
下一篇:新疆野外风景!

17 边一 朱志敏 吕洪波 余昕 陈儒军 毛宁波 杨学祥 王振亭 唐常杰 祁昌实 鲍得海 谢鑫 郑秀娟 Majorite ddsers wolfgange fansg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