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phant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lephantd

博文

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尊重及应用传统文化

已有 2492 次阅读 2021-8-21 12:3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当今社会,变化多端,潜流涌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则是世界性的正向潮流。联合国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呼吁和推动世界人民关注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英明论断,将中国社会推向人类文明创新发展的高度。

生物多样性在地球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空间差异性,人类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植根于大地,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种文化使然的人类活动,尊重和应用传统文化,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而过度的贪大求全,盲目行进,引发的,不仅仅是生物多样性丧失。这里,枚举几个很现实的例子。

1. 昆明山水城市景观格局的传统文化意境及其蜕变

早期的昆明城池,位于滇池南岸的今晋宁县一带,为晋城。位居苍山洱海的南诏地方政权,为扩大势力,于765年在滇池北岸兴建拓东城:“山河可以作屏藩,川陆可以养人民”,充分利用滇池盆地发展经济、镇守东方。到了明清时代,昆明发展成一座富含典型传统风水文化的秀丽城池。以昆明城池为中心,四周山峦叠翠,东边的金马山如奔驰的神马,西边的碧鸡山像展翅的凤凰,北方的蛇山似蜿蜒的长蛇,南端的鹤山若飞翔的白鹤。而螃蟹状的岛屿上,柳枝在雾中随风飘舞,宛如少女在梳理她的鬓发。铺天盖地的苇草上,点缀其间的翡翠般的鸟雀,映照着烂漫红霞。清乾隆年间,约1765年,孙髯(1685-1774)创作大观楼长联,真实地概述了昆明山水城市景观格局(操森贤: 评滇池大观楼长联.中国园林,2009,11(4):26,6)。上联是这样说的,“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昆明滇池 传统的山水城市景观格局.png

昆明滇池 传统的山水城市景观格局

云南一直是边疆,经济发展滞后,直到1980年代,昆明仍然保持着大观楼长联描述的山水城池景观格局,城市的春城形象和滇池的高原明珠美誉,名扬四海。之后,以牺牲滇池为代价,盲目发展。进入新世纪,在国家走向东南亚、创新“一带一路”的宏伟发展战略格局下,催促云南从落后边疆转向发展前沿。昆明,云南的重心城市,追赶北上广,贪大图全。滇池高原明珠的天然本色未能得到应该有的保护,城市发展失去自我,地方文化格局暗淡。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凸显出来。主要有四。一是斥巨资的滇池水体污染治理仅仅缓解了恶化,二是天然湖泊城市公园化,三是引进异域草木鱼虾代替乡土野生生物,四是促进有害生物入侵。

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滇池,而今……

2.滇西北藏族神山传统文化维系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滇西北地处青藏高原东南,为我国横断山区高山峡谷的典型地段,具有独特的高山亚高山与河谷台地纵横排列的自然环境格局,气候多样,森林草地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而特殊。保护滇西北生物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尊重并应用传统文化,取得可喜的成效。

滇西北藏族信奉原始宗教和佛教,通过宗教仪式将一些山地、湖泊视为神山、圣水并确定严格的封山线。在封山线以内的土地,无论面积大小均为神山,得到严格的管理保护。我们研究发现,滇西北藏族神山构成等级体系,按照神山圣水的影响范围及隶属关系,可以分为村寨神山、家族神山、村社共有神山、局部地区藏民共有神山、藏民共有神山5个等级,不同人群或者同一人群因不同的方式而敬奉不同的神山。神山带有宗教色彩,客观上看,能够促使人们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价值观念。人们从敬畏神灵到敬畏神山、保护神山的水土、奇石和动植物,价值观念上有了保护自然环境及资源的理念,实践上就表现为有节制地采集使用自然环境及资源。哪里有藏族居民,哪里就有神山,哪里的森林草地就能得到有效保护(徐宁,吴兆录 等: 滇西北藏族神山传统与持续农牧生产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19(5):55-58)。

当前,滇西北藏族地区,是旅游观光和森林林下产品发展很有效益的地区。身临其境,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到的是浓稠的地方传统文化(张默实 等: 迪庆藏族自治州神山传统文化和生物资源保护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9, 28(3):90-96)。

藏民共有神山 卡瓦格博.png

藏民共有神山 卡瓦格博

旅游企业指定的新神山.png

旅游企业指定的新神山

3.滇东彝族地区兴起家园重建的绿色生态文化

彝族史诗描绘着彝族“男人去山上,围猎野猪羊,女人去林中,摘果又采花,竹子当刀使,石头作斧砍”的景象。傍林山居、依赖森林,是彝族人民传统生活的真实写照。

云南东部曲靖市富源县墨红镇彝族聚居地区的法土林场最具代表性。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生态文化体现在彝族具体生活中,即独特的森林保护实践。到了20世纪中叶,崇拜和保护森林的传统文化被扣之以“迷信”的帽子,山区森林锐减。尤其是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大炼钢铁”等运动,森林被砍伐殆尽,坡耕地的土壤越来越瘠薄。

1971年6月,即便当时依然处于“以粮为纲”的错误引导,村民却开始了自觉的“退耕还林”。以法土生产大队为基础,号召邻近7个生产大队的24个自然村寨参与,组建法土林场。每个村寨贡献出少量种植荞麦的坡耕地,以及分散在荞麦地之间长期砍柴的陡坡地段,种植华山松。从1976年开始,各村寨抽调志愿人员组成林场,进行林地管理。归属林场的林地总面积约4000 公顷,呈159个斑块林地分散在7个村委会24个自然村寨,而林场管理但属于各村寨的森林面积达到32000 公顷。在这24个自然村寨中22个村寨有神山森林并加以保护,时至今日,84.6%的受访问村民均认同神山森林的存在,且认为应该加强保护。

这里,既不是自然保护地,也不是国有林场,土地均为集体所有。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在政府引导下,村民自觉开展绿色家园建设(丁洪波,吴兆录:云南东部山区不同类型次生林群落谱系结构特征.生态学杂志, 2015,34(10):2720-2726)。


曾经“风沙走石”的彝族山区

回归了绿水青山的彝族山区

4. 正在消失的傣族森林生态文化和生物多样性

地处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为我国横断山区向中南半岛延伸的热带北缘地区,低山丘陵环绕着星罗棋布山间盆地,降水丰沛、土地肥沃、生物资源丰富。傣族生活在宽敞谷地和平坦盆地靠经营稻田为生,起伏的山丘居住着布朗族、基诺族、哈尼族等山地民族,靠刀耕火种旱地耕作为生,莽莽的森林为野生动植物的家园(吴兆录.生境格局与土地利用: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这种民族之间,民族与野生动植物之间择地而居的空间分布格局,沉定出独特的传统生态文化。

刀国栋总结了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生态文化:“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记述了森林、水、稻田、粮食和人的生态关系。人们认为,粮食是很重要的生活物资,粮食源于稻田,稻田有水才能出产粮食,而灌溉稻田的水却是来自森林(刀国栋. 傣族历史文化漫谈.民旌出版社,1992)。因而,在他们对周围可见环境要素的认识体系中,森林是最重要的要素。保护森林,也就成为一种自觉。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具有独特的景观格局。传统的傣族村寨通常包括房屋、各家庭院中的菜地和果园、寺庙、水田、河流、薪炭林、竹林、坟山林、龙山和天然林等组分。其中,坟山林和龙山是傣族供奉先人和神灵的地方,禁止任何人乱砍滥伐。尽管这个区域终年温暖,用于取暖的柴薪消耗不是很大,人们还是在房前屋后种植铁刀木薪炭林,以减少采集薪柴的劳苦和森林消耗。到20世纪90年代,这种传统仍然有良好的保存,并且在改善乡村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吴兆录.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布朗族龙山传统的生态研究. 生态学杂志, 1997,16(3):45-49)。

可惜,橡胶种植经济模式的折腾,独特乡村景观格局和森林生态文化,已经相当失色,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特别是人象冲突,日益加剧。


西双版纳传统农业与天然森林镶嵌格局有利于居民生计和野生动植物保护

在承包土地上种植橡胶是合法的农业活动,但破坏环境驱赶野生动物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1431-1300750.html

上一篇:西藏亚东科考行:路经卓木拉日雪山
下一篇:坦途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