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如何借助PPT作好你的报告 精选

已有 16602 次阅读 2020-8-8 08:26 |个人分类:科研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YJSZ202007.jpg

[博主按:本文是本博主(马臻)写的,已发《中国研究生》2020年第7期。]

读研期间,研究生需要作很多场报告——在课堂上,你要讲PPT,接受任课老师的考核;在课题组,你要作文献阅读报告,并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在院系,你要参加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毕业论文答辩;在校外参加学术会议,你要作学术报告。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你还是有机会在PPT的辅助下,作述职报告或者向客户介绍你们公司的产品。作报告,是一种重要的职业生存技能。

在报告过程中,我们要把自己想讲的内容说清楚,让听众听懂,以达到最佳表现效果。为此,要注重报告的结构PPT设计现场表现这些都离不开充分的准备

报告的结构

在组会上,学生往往只是汇报自己近期的实验结果,而不介绍研究背景。这是因为,导师已经很熟悉研究背景,或者学生在前期组会上已经介绍过研究背景。但在作正式报告时,还得把20%的讲解时间放在“龙头”和“凤尾”。

“龙头”就是背景介绍。它把一个具体的研究放在合适的“上下文”中,还能证明开展这个研究的合理性。“龙头”的基本套路是:首先介绍具体研究所处的研究领域,说明该领域的重要性;其次,简介这个领域的脉络,举出典型的文献例子;再次,说虽然别人开展了很多研究,但还有什么没有做;最后,简短指出——针对文献中的缺漏,你做了什么。“龙头”遵循“倒金字塔”结构,从宽广到具体。

报告的“猪肚”约占讲解时间的80%。如果是讲解一个研究工作,那么你可以把“猪肚”分为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两部分。另一种情况是讲解几个研究工作。如果这几个研究工作采用类似的实验方法,那么你可以先简述实验方法,再逐一讲解几个研究工作。而如果这几个研究工作的实验方法有较大差别,那么你可以把“猪肚”分为几个小部分,在每个小部分先简述实验方法,再介绍实验结果。

报告的“凤尾”比“龙头”更简短,但“凤尾”能给听众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大多数听众听完你的报告,都记不住你的实验细节和实验数据,因而你需要给他们一些“能够带回家的信息”。在报告的结尾部分,你需要总结出几个要点,简述这个研究工作的意义、局限性,并指出后续研究思路。“凤尾”遵循“倒金字塔”结构,从具体到宽广。

总之,报告的思路要清晰,要讲清楚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结果及其重要性。

PPT设计制作的技术

作报告不能“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而要借助精心设计的PPT设定报告的内容和进程,提升表达效果。PPT设计的总体原则是一目了然,就是让听众看一眼PPT就知道大致意思。

PPT设计的第一要求是图文并茂。不能在页面上堆满文字,而要把一段文字转化为几个简短的要点,逐条列出,甚至用图来表达文字信息。但是,页面上不能只有孤零零的一张图,而要在图的旁边或者以小标题的形式在页面配以简短的注解。

有些学生喜欢在页面上展示表格,以显示自己做实验的“工作量”,但听众可能会迷失在一堆数据中,不清楚这个表格能引出什么科学结论。你要学会把表格里的关键信息用图来表示,显示数据变化的趋势。至少要用红框或者红色的下划线把表格中的关键信息强调出来,并配上简单的文字注解,让听众能抓住要点。

PPT设计的第二要求是逻辑清晰。比如:你用一种新方法制备了一种材料,在报告的开头,你说别人用了几种方法制备这种材料,这些方法各自有哪些“变种”。于是,你可以像中学语文老师写板书那样,用几个大括号,把这些方法进行分类。除了表示“分类”,PPT页面还可以表示流程、因果、对比等逻辑关系。比如:在研究中遇到什么问题、你采取了什么方法、最终得到什么结果,这就是一种逻辑关系。

PPT设计的第三要求是要精简。作一场45分钟的学术报告,准备40-45页PPT足矣。要突出重点、有详有略。比如:你用一两个关键的实验证据已经能够证明一个要点,那么其他辅助证据只需要一笔带过即可。举例时要注意选取典型例子(即注意“剪辑”),不要把你知道的例子都“倾倒”到PPT中。

PPT设计有很多技巧。大家可以阅读《和秋叶一起学PPT》《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说服力:工作型PPT该这样做》等书籍,并反复操练。

报告者的现场表现

你需要一开始就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一个技巧就是找到你的报告和日常生活、新闻的联系。比如:我曾作了一场关于“研究生师生矛盾及化解对策”的报告。一上来,我就讲到新闻曝出的“研究生师生矛盾”的极端案例,由此引出报告的主体内容。

在报告的过程中继续吊住听众的兴趣。有研究表明,听众的注意力在报告开始时最集中,之后注意力快速下降,并维持在低水平。因此,你需要采用某些方法提升听众的注意力。

我曾邀请一位人力资源经理到我们学校作有关职业发展的报告。他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说话,讲到关键之处,还会突然沉默两三秒。他还在中途抛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自信地说出答案,他却说大家都没有答对,于是听众期待他的解答。而当一位学生答对时,他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奖品,走到学生跟前,把奖品送给学生。

作学术报告不用像开演唱会这么活跃,但至少,你可以做以下几件事。首先,要抑扬顿挫地说话,让听众感受到你的激情。其次,增加和听众的视线接触。当面对一群听众时,你要慢慢扫视现场,而不能只是盯着某几个听众。再次,观察听众的体态语言,当他们昏昏欲睡或者频频看手表时,你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加强和听众的互动。而当听众表现出困惑时,你可以问他们“哪儿听不懂”,也可以详细讲解刚才说的内容。

不要超时。一场学术报告不仅有报告,还有问答环节。一个国际会议有很多平行的分会场,每个分会场都有作报告的时间表,比如你的报告被安排在上午9点到9点30分,下一个报告被安排在9点30分到10点。有的听众听完你的报告,就到隔壁分会场听别的报告。如果你作报告超时了,那么这不但影响你们分会场的下一位报告者,也会影响想去别的分会场接着听报告的人,听众也会不耐烦。

回答问题时,要等提问者说完了,停顿一下再回答,而不要粗暴打断提问者的话。如果你没有听清楚问题,可以要求提问者再说一遍,或者说:“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你的问题是……对吗?”回答问题还要简短、抓住要点,一般在一分钟之内解决一个问题。

报告的准备

报告的表现和准备的充分程度相关。我一般在收到作报告的通知后,就马上着手准备。首先,构思这场报告要讲什么,列出提纲。接着,着手准备PPT,然后反复修改。上述两个步骤就能花去我近一周的时间。完成PPT初稿,我就不担心了,等过了几天有了新的想法,再打开文档,继续修改。这个过程就像是我给报刊写稿,精雕细琢,思路也会更清晰。

报告者不但要提前准备PPT,还要考虑听众对象以及作报告的深度。比如给市民作科普报告,有可能你讲得太深,以至于他们听不懂。但也有可能反过来——有一次我去复旦大学附属小学给四年级学生讲“能源与环境”,讲到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发现很多学生已经知道了,我只能临时加深报告内容。

很多学生站在讲台上会很紧张。一个应对技巧就是事先把报告开始后一分钟的“台词”背出来。这是因为,有人发现报告者的紧张程度在报告开始时最大,随后迅速下降。当你顺利说出开场白,看到听众都在认真倾听时,你就能自然地说下去。

以前读博士时,我在作报告前,对着电脑屏幕反复试讲。这当然有用,但我反复试讲后,越讲越流利,以至于在正式作报告时,一场45分钟的报告,30分钟就讲完了。

作报告之前不但需要准备PPT和试讲,报告者还需要提前到达报告现场,调试话筒、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和主办方、听众展开互动,进一步了解听众已经了解什么知识、现在想听什么。熟悉现场之后,你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在正式场合作报告之前,还得把头发修剪整齐,喷上定型水,并穿上皮鞋和西装——这不但能给你增添自信,而且听众会感到你就像专家一样,报告的效果也会更好。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964-1245473.html

上一篇:读研要“使巧劲”
下一篇:破除“唯论文”要谨防理解误区

31 郑永军 吴斌 董铭涛 周忠浩 姚伟 汪啸 黄永义 白蒲 雒运强 李毅伟 金祖雪 王喆 张红光 陈杨 赵志宏 史仍飞 曾荣昌 杨辉 贺乐 杨润军 任胜利 谭军 徐冉成 孙颉 王林平 李剑超 李升伟 许宜平 张超 张波 钦亚洲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