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文章被毙N次的教训 精选

已有 20831 次阅读 2010-8-17 20:42 |个人分类:论文故事|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我以前博导Francisco Zaera投文章十拿九稳。我在他组里发了15篇文章,其中13篇一举命中,1篇第一作者的被JACS退稿而中了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一篇第二作者的先后被Nature Chemistry和JACS枪毙,最后中了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后来,和博士后导师合作发了二十多篇文章。一开始,我说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说投什么杂志就投什么杂志,顺着我的心意来,日子非常好过:100%一举命中。后来,我感到这碗饭越来越难吃了,因为有的同事嘲笑我“只能发Applied Catalysis A”,老板对杂志名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致不采纳我怎么写、投哪里的建议。我们开始“马失前蹄”:一篇第二作者文章被合作者投了Nature Materials、JACS,都退稿了。三篇第二作者文章投了Chemical Communications,都给毙了。这些事,我都无能为力:我无法说服别人不要投这些杂志,就只能让他们去了。当时有人嘲笑我只能投Applied Catalysis A,听了这话,我心里不是滋味。可过了不久,别人的文章虽然投了Nature, Science,但是兜了五个圈子,最后落到了影响因子1点几的杂志去了。没想到,类似的事居然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有篇我执笔的文章,我说这么写,老板说那么写;我说投这个杂志,老板说投那个杂志,结果投了5个地方都退稿了,审稿人的意见和我原本说的非常相似!但是老板爱面子,他不会说他自己,而是一边怪审稿人,一边责怪我把文章写坏了,还说我眼睛里看出来的比较“negative”。我不但花费了很多时间,而且反而挨了老板训。有鉴于在网上论坛,经常看到一些小研究生说自己文章从高到低投了N次也不中,现在我来说说感想。

1)人们常把高影响因子杂志当作自己文章的质量。我认为,这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好杂志总是发相对好的文章。但是,一些人这么认为以后,就从高到低地“填报志愿”,而我认为无论发什么杂志,都要提高文章本身的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在高影响因子杂志上碰运气“塞”进去文章。现在有种浮躁的学风,不问是非,不问对错,就只管一厢情愿地什么稿件都“try一try”JACS。退稿未必是坏事,退稿可以促使作者对自己观点进行再思考,可以促使补做实验,提高实验和文章的水平。但是,没有“概念”地投稿而导致退稿,不值得提倡。

2)你要发表文章,你是“卖家”。你总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地认为自己的文章很值钱,丧失了理智的思考,而一厢情愿地想卖出个好价钱来,在高影响因子的杂志上刊登,但是审稿人未必会“购买”你的产品。你认为你的发现很伟大,属于“惊人”发现,但是审稿人认为不是这样,而是不用做实验就知道是这么回事了,或者几十年前别人早就发现了。

3)拜托!请别贪心不足地指望先发篇JACS快报,然后再把快报扩充成长文章再次发表!为什么不能只是写一篇长文章,一次说清呢?如果把工作做完整了,就发篇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的长文章,也很好的啊。人为什么总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地要审稿人叫你补数据了,才去补数据呢?为什么不能事先把工作做完整呢?你“屡败屡战”,数据越来越多,但是杂志的档次越来越低。早知如此,当初为什么不把数据预先补完整呢?

4)向杂志推销“产品”,也是有“最佳表现形式”的。有的工作,需要更多的篇幅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待清楚,这样才更容易被接收。为什么要把这样的文章改编成快报而丢弃强项、捡起弱项呢?同样一个工作,投不同的杂志的结果有很大区别!你的文章没有化学,只有物理变化,投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显然是不可能中的。没有催化,或者和催化反应根本不相关(比如研究催化剂的“行为艺术”),投催化类的杂志显然是很难中的。该投材料的,还是应该投材料类杂志。



论文写作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964-353944.html

上一篇:为什么我回国后少写博客?
下一篇:青年基金中了【发表素材】

43 涂敏 刘全慧 桂耀荣 王桂颖 张乾兵 郭向云 朱志敏 罗帆 曹聪 李丕鹏 陈安 王修慧 黄小勇 李鑫 於鑫 吕喆 黄晓磊 盖鑫磊 金小伟 王启云 孔晓飞 赵清春 张建蒙 顾汉念 李学宽 李学毅 蓝宏运 唐常杰 崔树勋 王有基 吴明火 徐耀 岑为 伍松林 郭华忠 林涛 宋敦江 ddengjian littlejoy chtang neilchau mcl0316 lubangan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