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读书的乐趣

已有 15708 次阅读 2013-5-10 09:08 |个人分类:开卷有益|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读书的乐趣

   

马臻-图书馆报告-修改版-1.pdf

马臻-图书馆报告-修改版-2.pdf(文件下载后用Adobe Acrobat打开)

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校图书馆和学生会提供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读书的乐趣。大家看图书馆的宣传资料,读书节开幕式的讲座是杨校长作的,前面两讲“名家讲坛”的主角是文科大牌教授,而我只是一个理工科副研究员,因此非常荣幸。

我们复旦的讲坛,活跃着很多文科大牌教授,比如王德峰、俞吾金、葛剑雄、葛兆光等等。并且校园网、《复旦青年》上都是些文科教授的言论,很少有理工科老师的声音。这给人一种错觉,仿佛理工科的老师不读书、没有见识似的。但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

文科的老师很喜欢文科的经典著作。张汝伦教授《哲学与人生》提出,“大学四年有十本书要精读:《论语》、《老子》、《庄子》、《柏拉图对话集》、《精神现象学》、《共产党宣言》、《杜诗详注》、《饮冰室合集》、《爱弥尔》、《鲁迅全集》。”我只能说:“对不起,张教授!这些书我一本都没有读过,并且也许在退休前都没有时间读了。”并不是说这些书不好,而是说,我读的书属于另一片天空。

本次讲座的内容将围绕着读书节的主题“书香复旦,悦享人生”,主要包括两部分:首先,我想回顾一下自己读书的心路历程。然后,我说说通过读书和实践悟出的人生哲理。我不想只是机械地罗列自己读过的书,而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启发性的东西。

首先交代一下我的“出生背景”。我出生在浦东新区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工人家庭,当时读的是普通小学和普通中学。我从小喜欢读书。少年时,读了《水浒传》、《说岳全传》、《西游记》、《杨家将演义》、《隋唐演义》之类的。考入复旦化学系后,忙于学习专业课本和参考书,而很少有时间看课外书。出国读博士更是如此,当时就想着多发表几篇科研论文。如果一直那样的话,那么今天也轮不到我给大家开讲座了。改变最大的是在做博士后阶段。那时,我和妻子两地分居,我的业余生活不是在河边“望河兴叹”,就是坐在家里的沙发上静静地读书,然后在博客上写读书笔记。那时我每天晚上和周末都在看书,一个星期能看好几本书。我真正地找到了读书的乐趣。

我当然读了很多理工科的学术专著和专业文献,可是今天我不想讲这些。我只想讲对我自己有启发的“课外书”。在介绍读什么课外书之前,我首先说说自己做博士后时确立的理想——成为大学教师。

读理工科的研究生,在实践中慢慢学会了科研的各个方面,包括查阅文献、做实验、撰写科研论文、作报告等等。但是要当老师,仅仅会实践还不行,最好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此,从做博士后期间,我看了很多科研生存技能方面的书,比如关于论文写作的——《Write Like A Chemist》;关于做报告的——《The Exceptional Presenter》等等。过去的读书,为今天打下伏笔。我当老师了后,把读过的这些内容引入自己的专业英语教学和指导研究生,然后经过思考以后写成的文字在报刊杂志发表。这正可谓,今天种下什么种子,明天就收获什么果子。

做博士后期间看了本《Making the Right Moves: A Practical Guide to Scientific Management for Postdocs and New Faculty》。这是本教人如何从博士后转型成为教师的书,里面有些章节介绍了指导学生、时间管理、建立起科研合作等,对我很有启发。还有很多介绍科研生存技能和科学伦理的好书,比如《At the Helm: A Laboratory Navigator》、《On Being A Scientist》、《A PhD is Not Enough》、《Who Wants to be A Scientist》等等。也许很多人不读这些书也能当教授,但是我认为这些书中的内容的确是有价值的、有启发的。读了这些关于职业发展的书,“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后来我成了科技导报“走向职场”、“科技职场”栏目主持人。

我喜欢看的另外一类书是管理沟通类。比如关于沟通协调的——《Getting to Yes》、《Getting Past No》、《Difficult Conversations》、《Difficult People》;关于个人效率提高和管理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Eat That Frog》、《Focal Point》、《Flight Plan》。

我最喜欢看的是人生哲理类书籍。我在国外时感到最有启发的几本书是《101 Really Important Things You Already Know, but Keep Forgetting》、《The Rules of Life》、《Why Your Life Sucks》、《Maximum Achievement》。

我做博士后后期读到了星云大师的《迷悟之间》。当时我正困惑于人生的种种选择,包括是回国工作还是继续在国外做博士后。我看到星云大师论述的很多道理,比如前进和后退、成功和失败、舍得和放手、得与失、提起与放下等。我感到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最终决定回国任教。

2009年年底回到上海后,进一步找到了读书的状态。这张照片是我新家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书橱里面都是书。我办公室里也有书橱和很多文件柜,里面放满了书籍和专业文献。当老师后读了一些communication skills类书,比如《口才圣经》、《如何面对媒体》、《时评写作十讲》等等。读这些书当然有用。比如最近网上有同学抱怨说复旦有的老师上课只会念PPT。而如果老师多学些如何上课、讲演的书,那会很有帮助的。再比如最近复旦博士生出了个投毒事件,往往新闻媒体会到校园里来采访,看了《如何面对媒体》,能使自己知道该怎么说。《时评写作十讲》,能让你知道很多逻辑谬误。比如在BBS上很多人说话使你很生气,却无从反驳。当你看了《时评写作十讲》,就能知道问题之所在,并且会学会在说话和写作时多用理性思考。

还接触了余惕君的书,比如《凡尘悟道》、《生活禅思》、《人生百悟》、《知余常乐》等。他的书主要是倡导积极的心态,对我非常有启发。有些句子我一直记在心里,比如“幸福像一只蝴蝶,你越追,它越飞,当你不经意,它却靠近你……”余惕君是佛教徒,或者说居士。我进而读了《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圆觉经》等佛学经典。我不是佛教徒,我只是把佛教的经典作为一种文化、哲理来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深刻地领会了读书的境界。

书越读越厚。就是说,能够从一本书引发到另外一本书,不断增加对“上下文”的认识。比如《心经》就260个字。乍一看,可能什么都不懂。于是,找到了潘宗光的《心经与生活智慧》、圣严法师《心的经典》,并且读了一些背景知识介绍,比如《一本书读懂佛教常识》。

书越读越薄。书有最核心的东西,比如《高效能认识的七个习惯》,作者无非是分别对这七个习惯进行论述,可以用一个图示来归纳这七个习惯。再比如《高绩效人士的五项管理》,有一个图示把这本书分为几个部分,例如心态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学习管理、时间管理等。当然不可能把书的全部都记住,抓住骨架、脉络就可以了。

读着读着,书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有时候我读了一些书,读了几遍或者过了几年以后再去看,觉得没有第一次读那么有激情了。因为这些书已经被我看懂吃透了,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了。这就像天龙八部里面的段公子练“六脉神剑”,把一本剑谱消化吸收,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读书能提高写作的境界。我从中学起开始投稿,但读书少的时候,肚子里没有墨水,再加上社会经历不够丰富,写出来的文章只能说是作文,没有味道,境界也不高。读了书,受到启发以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60多篇文章。这些报刊杂志包括《大学生》、《求学》、《求学·考研》、《中国研究生》、《新东方英语》、《科学》、《科技导报》、《科学新闻》、《科学时报》、《中国科学报》等等。

读书能改变人生的境界,使人知书达理。我想引用《星云大师谈读书》的话:“读做一个人,读明一点理,读悟一点缘,读懂一颗心”。

以下,我来说说读书和生活的感悟。这些东西对我很有启发,甚至我感慨,要是早一点知道这些道理,我的人生会发生多大的改变啊。

1)生命是一段旅程

《Think Big》中有句话:Life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意思是说,生命是一段旅程,在旅途中获得的经历、感悟、成长和磨练,比达到目的地更重要。也许难以理解,我来举些例子。我曾看了电影《蒙古》,这部影片讲的是铁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成长为草原雄鹰的故事。前面至少90%的内容都是令人压抑的:铁木真的父亲被人杀了,部落被坏人领导了,自己差点被杀,妻子被人抢了,结拜兄弟和自己决裂了,打仗失败了,自己被关押了……最终,他统一了草原。这就是成吉思汗的故事,正是因为那些不平常的经历和挫折,才使铁木真成长为成吉思汗。我再举些例子:我是读了研究生再出国的,当然,有很多学生是读了本科就出国的。于是,有些本科毕业出国的学生说:“本科毕业出国读博士需要五年,硕士毕业出国读博士也需要五年,因此国内的硕士白读了。”也许在他们眼里,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工作,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挣钱。但在我眼里,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生命是一段旅程”。在旅程中,我经历了,我快乐。再比如,我快要决定回国工作的时候,妻子对我说:“如果你当初在复旦读完硕士以后在复旦继续读博士,然后留校任教,现在早就是副教授了,而你在国外读了8年,也是副教授,又有什么区别呢?”我无需向她解释引进的副教授和留校副教授的区别,那只是普通人的说法,我就说了一句:“我的人生目的不是当副教授或者教授,生命是一段旅程。”

和“生命是一段旅程”类似的说法是,Life is about becoming。《Perfectly Yourself》一书提到:“Life is not about doing and having; it’s about becoming.”意思是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你做了这个、拥有那个,而在于你成为什么。在另一本书中,作者提到:“Who you become is infinitely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you do or what you have. The meaning and purpose of life is for you to become the-best-version-of-yourself.”意思是说,你成为谁比你做了什么、拥有什么还重要。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在于成为最好的自己。注意:“成为”不是指当什么官,有什么职称,而是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话的对我们的启发是:①很多人很在乎自己是学生会干部,或者参加过实习,把这些东西写到简历上去。但是这些东西都只是表象的,更重要的是,你在当学生干部和参加实习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②我常常对研究生说,研究生的文凭只是表象,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在工作岗位上能否胜任,关键在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很难想象,每天在被窝里睡懒觉或者不接电话、不回电话的研究生能在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③我们往往面临着很多选择,比如找工作。很多人很在乎职位或者头衔,比如销售经理、高级工程师,但是一份真正好的工作,应该是能让自己在工作的过程中成长、提高,而不仅仅是得到一个虚幻的头衔。这应该成为我们选择的准则。

很多人都很在意得到什么东西,最好多快好省地得到,而忽略了成长的过程和个人的感悟。俞敏洪说:“但求成长,不求成功,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这就正如曾国藩所说,“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并不是说不要收获,而是说眼睛不仅仅盯住收获。你努力做事,自然而然就得到收获,即使不能马上得到,以后总归会得到。周国平也说:“人生在世首先应当追求的是优秀,而非成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在此前提下,不妨把成功当做副产品来争取。”我在外出开会的时候,有一个“粉丝”问我为什么还不是教授,我回答说:“教授的头衔就像是路边的一块石头、一个电线杆。君子直行其道,自然而然就能经过那道风景。”也许大家还是难以体会这种境界,我这里给大家举《都市行者——穿越人生的线路图》中的一张图。一般人脑子里想的就是挣钱,通过挣钱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另一种境界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使命,在这个过程中,钱自然而然会产生了。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体会到这两种情况的区别?

2)如何面对纠结?——把握好得与失的关系

现代人,面临着各种纠结、天人交战的情况。纠结什么呢?要不要转专业、修读第二专业?毕业后跟女友回家乡工作,还是在上海工作?读研究生跟大牌教授还是年轻教师?出国还是不出国?回国还是不回国?纠结的本质是什么?太在乎得,而不愿意舍。其实,“得即是失,失即是得。得中有失,失中有得。”也就是说,你得到的时候也在失去,失去的时候也在得到,不可能让你什么好处都占的。比如你本来你报考别的学校,能进热门专业的,但报考复旦,也许只能考冷门专业了。回国工作,同样一个人,到别的大学可以当教授,到复旦只能当副研究员。你毕业后留上海工作,在能够留上海大都市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职场竞争、拥挤的交通和高得离谱的房价。《谁在左右你的人生》一书写道:“很多事情,都好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看似对立,却又必须统一存在。当我们渴望拥有它美好一面的时候,也必须做好接受另一面的准备。否则,任何想把好事占尽,却又不愿意为之受到任何委屈的做法,都是一种贪婪……”这就告诉我们,应该坦然地面对得与失。

还有一个道理称为“没有全得,只有舍得”。《珍惜·舍弃》写道:“世间,人们往往面临多种选择,取舍往往乱人心扉,令人难以抉择。从古到今,有无数著名人物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他们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对‘舍得’二字的把握和体悟。”什么意思呢?“没有全得,只有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陶渊明放弃了做官的机会,回到田园,得到了“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悠闲境界。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终于夺回了江山。这个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3)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真性情)

无论是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还是《读书行者——穿越人生的线路图》,还是别的一些外国书,都提到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什么叫内心的召唤?有的人认为自己的内心深处有“天线”,可以和“宇宙”联系。这个“宇宙”可以是上帝,神,或者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智慧。这说得有点神秘。其实,听从内心的召唤就是知道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跟从自己的直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何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呢?你可以静静地坐在沙发上,或是外出散步,一旦你安静了下来,你能够知道自己要的真正是什么。你还可以想一想,干有些事情特别有劲,哪怕没有特别多的报酬也愿意做,这才是自己的喜欢。比如我每天早上一起床吃完饭就往学校赶,寒假暑假也喜欢到学校工作,这样我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如果你还是不明白自己究竟是不是真心喜欢一个东西时,我这里给大家还介绍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举些例子:①有同学想参加暑期实习或者申请科创项目,正在纠结。我就问他一句话:想一想,如果做了这个、做了那个,以后不写到简历里面去,你还做吗?他一下子醒了。②有本科生纠结于要不要参加读书小组,我就给他一句话:“想一想,如果参加读书小组,评奖学金时没有加分,你来吗?”③有很多学生都吵着要求申请君政学者、望道计划。我也是一句话:“如果没有申请成功,你还能坚持到实验室做实验吗?”推而广之,恋爱中的人不妨问自己:“如果他不是‘高帅富’,我还会爱他吗?”或者也可以问对方:“如果我得了癌症,你还会和我在一起吗?”

也许你们非常不理解我刚才说的那些话,觉得马老师是个怪人。其实,我的这些思维方式和《金刚经》的说法挺像的。当你面对一些利益而产生纠结的时候,想一想《金刚经》的话:“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这里,“无所住”不是没有地方住,而是说不要执著。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做事不要求得利益,没有利益也做,这才是真性情。

说到真性情,我想特别提一下周国平的话:“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态度就是真性情。”这段话说得很好。往往很多人追究一个人的动机,往往不是说他为了利就是说他为了义。比如说,很多人看待回国工作,回国的人往往被讽刺为牟利,而回国的人自己却解释为“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报效祖国”——为了义。但周国平认为,还有一种态度就是“真性情”。真性情就是自己的喜欢,既不为了利,也不为了义。我完全理解周国平话的意思。

“真性情”自然会带来机会。我举一个例子:我在国外时看了《101 Really Important Things You Already Know, but Keep Forgetting》,回国任教后一下子没有找到教学任务,2010年我看到复旦学院招募经典读书计划读书小组指导老师,我就应征了,不算工作量,不计报酬,利用晚上时间和大学生讨论这本书的中文版《生命中不该忘记的事》。慢慢地,朋友介绍朋友,机会吸引机会,我得到了校内媒体的采访报道,多次应邀开讲座,还成了本科生班导师、复旦学院导师委员会委员,并且我讲座的内容整理成文章在报刊杂志发表,这为申请新的课程奠定了基础。同学们,有耕耘总会有收获,或早或晚。区别的是有的人做事马上就要求回报,而有的人做事不是为了回报,以后自然会有收获。

还有很多人生哲理,由于时间关系,没能一一叙述。大家可以看看我刊登在科技导报上的文章《找工作的哲理和心态》、《做决定、做选择的哲理和心态》、《走向职场要把握好得和失的关系》、《当理想和现实不一致的时候》、《做什么要像什么》、《给博士生的一堂职场课》。

接下来,我总结本次讲座,提出三点体会:

1)读书,无法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读书的作用,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读书给人带来不同的见识、情怀和气场。读书使人知书达理。读了书以后,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字,脑子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改变。

3)不能仅仅是读书,而且要践行、感悟、分享。其中,分享包括和室友讲、老师给学生授课、在网上写读书和践行的体会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境界。

好,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大家可以浏览我的科学网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在百度中查询“科学网,马臻”),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zhenma@fudan.edu.cn和我联系。谢谢大家!

提问-回答

1.你的报告谈了读书的乐趣。可是我们研究生还要科研和其他事情忙着,时间不充裕,没办法兼顾,怎么去享受读书的乐趣?

答:时间总能挤出来。我平时几乎不看电视,不大参加社交活动,我把这些时间花在读书上。更何况还有寒假、暑假、国定假日的时间呢。对于学生来说,很多人把时间花在上网、打游戏、看电视剧、朋友聚会、花前月下,这些时间本来也可以用来看书嘛。

2.如何精读和泛读?

答:泛读就是我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粗看还成,但买回家发现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于是随便翻阅一下,丢一边了。精读就是我看到有些好的书,会反复看很多遍(看的时候会在书上划重点,写上自己的话),比如有本《生命中不该忘记的事》,在不同的阶段看,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收获。这就像精读有些科研文献那样,在进行文献调研的时候读一遍,在做实验的时候读一遍,在写文章的时候再读一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认识。

3.读一些书容易忘记怎么办?

答:记不住很正常,我也是这样。好书读一遍是不够的。往往我会读三遍才记住。阅读科研文献也是这样。当然,在读的过程中要用笔在买来的书上写写划划,做记号,写上自己的评语。还可以写一些读书笔记、摘要,在网上进行介绍,或者向周围的人介绍。

4.我今年78岁。我想对后代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不知道你怎么看?

答:“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是以前的说法,让别人努力读书,考取功名。我不想用这句句子来诱惑别人读书,那本质上还是利诱嘛。但是我想说,读书(包括“上学受教育”和“读课外书”)的确能改变人生。很多人说刚出了大学,一个月工资才两三千块,无法活了,但其实情况没有那么黑暗吧。你好好干,以后工资自然会增加,前途只会越来越好。现在高校教师的待遇也还不错的。再比如出国继续深造,自然也能带很多钱回来。

5.我常常问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另外,人生如果不用一些具体的事情来表征(比如得到什么东西或者荣誉),来充实,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答:我也曾经深深地困惑过这个问题,“活着是为了什么”。但多思考这个问题,容易使人钻进牛角尖而不能自拔。从古到今,很多人都在思考“活着是为了什么”,但很少人能够得到公认的答案。我的妻子也曾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活着就是活着”。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干什么干什么。如果你困惑于人生的种种,可以看厄尼•泽林斯基《生命中不该忘记的事》。

第二个问题,每过一段时间要不要用一些具体的东西来表征(来让自己感到没有白忙)?首先,我想说,我每天做好自己的事情,该上课上课,该科研科研,该带研究生带研究生,该开会开会。做好这些日常的事情,表面上没有什么“阶段性的突破”,但实际上,“轻舟已过万重山”了。这就像我出国留学第一年一样,表面上每天忙着上课,看起来没有什么进步,但回过头看,改变还是挺大的。其次,有些东西是在外的,是别人对自己的要求,比如成为“杰青”、“院士”之类的。但其实还有些自己内在的需求、动力,可以不依赖别人的评价而存在。关于这一点,可以看《都市行者——穿越人生的线路图》。

6.读书是否做批注?有什么批注的方法?

答:我读书时做批注的。我拿水笔和荧光笔把重要的话强调一下,并且写上自己的想法。比如,看到周国平《人生哲思录》里的话“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我在旁边写道:“回国,不为了钱。”再比如,看到他写的“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的生活过好,人生才是圆满。”,我写道:“海归回到了上海,找到了平凡的生活。”我还把最关键、最有启发的那几页折一个角,这样以后能快速地找到。

7.读课外书对研究和工作有什么影响或者说联系?

答:对于搞文科的人来说,读文科的经典对于他们的研究是很有用的,是必须的。但是,对于学理科的人来说,我不想违心地说读文科的书对自己的科研也有很大帮助,那不是事实。搞科研需要读科研的专业书和专业文献。读一些科研生存技能方面的书,对自己在科技职场上生存还是有帮助的。学会怎么作报告,怎么写论文,怎么申请科学基金,怎样和周围的人相处,这对工作是有帮助的。

8.读电子书和纸质书有什么优缺点?

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喜好和习惯,你认为哪样好就哪样做。我还是习惯看纸质书。对于科研文献也是这样,至少可以在文献上涂涂写写,在写论文时也能找出来堆放在桌上。

9.“书非借不能读也”。借书时,有借有还,时间紧迫。而买书,很少去看。你怎么看?

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我只能说你认为哪样适合自己就哪样做。对我来说,我喜欢买的书,这样我随时都能找到它,并且我在书上做记号。

10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书?

答:什么是有价值的书?文科的老师喜欢推荐文科的经典。对我来说,有价值的书就是能够给我介绍职业发展知识,提高充实自己的,或者是介绍人生哲理、揭示宇宙真理的,是有启发的书。当然,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学术专著也是有价值的书。

11.我关注你的博客已久。你说自己回国前内心非常纠结。后来又提到,如果现在还能选择,情愿更早地回国,并且现在就是国外大学请你当教授,你都不想去了。我想问一下,在这个问题上,是什么让你的内心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

答:我2001年出国留学8年。那时,我对国内的认识仅仅停留在2001年的时候,不了解上海的变化和学校的变化。很多事情,你不经历过,看到的情况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回国后,更多的是对这份职业、这个职场和这些学校、学生的了解。走上一条独立的职业发展轨道,并且老婆孩子热炕头,每个月给银行还房贷,这样的生活比找不到方向强吧。

12“生命是一段旅程”是否与“人生应该有目的地活”相悖?我接触了一些老师,有些人是为下一代打拼,有的人有发明专利要“造福全人类”,还有的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怎样去设定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什么样的目标才是适合自己的?

答:人生可以有理想,可以有阶段性的目标。有了目标(比如成为教授,成为院士),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励自己朝着目标进发,这正如前面有跟胡萝卜一样。而“生命是一段旅程”,是让人更在意沿途的风景,而不是达到什么终点。它不是让人无所事事、坐吃等死。

至于你所说的老师们的目标。我想说,首先,我不是为了下一代打拼,我采取一种随缘的态度,认为自己下一代能达到什么程度,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努力和造化。我也不指望有一个发明创造能“造福全人类”,报纸记者往往把一个基础科研的结果吹得太离谱了。至于实现自己的价值,十多年前我了解到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被他的理论“倾倒”了,但现在我觉得我当老师是出于自己内心的召唤,就是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至于人生目标,我是个实在的人。我觉得还是应该脚踏实地地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情。当你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情,不但“轻舟已过万重山”,而且机会会追着你。

13.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使自己内心强大的方法。所有时间都用来读书,好吗?你刚才说“不读书也可以当教授”,很难想象复旦大学也有不读书可以当教授的,真有吗?

答:当然不可能所有时间都用于读书。我刚才所说的是“也许有的人没有读这些书(关于科研生存技能的书)也能当教授”,我说的只是一种现象:有的留学生像一双手那样地做实验,导师写了论文,文章发表在好杂志,他凭着好文章(不需要读如何当教授的书)当上了教授。我并没有特指哪个学校或者哪个人。

再说“读书”和“当教授”的关系。读书和当教授不是一回事情,特别当我们谈论读课外书和当理工科教授的关系的时候。读书是“输入”,“输入”了以后,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只是代表一种状态或者说程度。理想情况下,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为当教授创造了条件,这本来也是相辅相成的。但当教授(当上教授)更看“输出”,就是产出什么科研论文,为用人单位创造了什么价值。

14你刚才说了很多读课外书的内容,能否谈谈阅读专业书或者专业文献,给不同专业的人一点启发?

答:刚才我特别强调,我本次讲座的内容就是“课外书”,而不包括专业书。到我办公室里来过的人就知道,我办公室有巨大的书橱和三个文件柜,放满了专业书和专业文献。我会把这些专业文献分门别类地整理,放在文件柜的不同的抽屉里,那样我三分钟之内就能找到自己想找的文献。读文献像我刚才所说的那样,“书越读越厚”,从一篇文献读到很多相关的文献。“书越读越薄”,把读的很多文献进行梳理,理清逻辑顺序、怎么发展的,并进行文献归纳,甚至可以把很多文献总结成一篇综述。至于我上专业课,我会读很多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基本上教一门课会看十本书。

15.怎么去发掘读书的乐趣?

答:如果你不在状态,不要强求。读书是随意、随性的事情,你爱读就读,一时没有感觉也不要强迫自己读。读有的书读了几页感到没劲,就丢一边了。而读有的书,进入状态了,就一直读下去了。如果不知道读什么书,你可以在网上试读电子版的片段,或者看别人的评论,找到一本先读起来。

16.怎么去改变读书的陋习(急功近利)?

答:要相信,读书是有好处的,但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读书能给人知识、情怀、气场,而这可以在以后带来很多便利和机会。如果我以前不读书,现在也不会在报刊杂志上发表60多篇文章,今天也不会轮到我在这里给大家开讲座。你读书,一下子看不到进步,这很正常,其实在不经意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17.我有时由于种种原因同时读几本书,这正常吗?

答:这没有什么不正常的。时间有可能是支离破碎的,只能抽时间读一点。也有时候我在专业书和课外书之间进行切换。

18.你刚才说本科生的简历,我作为本科生,平时也有很多活动,也会做很多事情,怎样构建自己的简历才强悍呢?

答:宁可断其一指,不要伤其十指。想一想,你做了这个,做了那个,有哪一样真正拿得出手?反映你能力、热情和宝贵品质的课外活动,应该是长期坚持的,而不是浮光掠影参观一下的。举个例子:我担任科技导报栏目主持人,这对我来说是业余的活动。我坚持至今三年多,组织、编辑稿件100多篇,提前向出版社交送稿件,使这个栏目成为科技导报的品牌栏目。你找工作的时候,希望也要有“拳头产品”可以说。另外,你所展现的事情最好是“系列化”的,甚至板块化的,能反映出你在一个“板块”的长期坚持、充满激情,而不是东拉西扯的机会主义。

19.即将出国留学,在国外做助教应该会影响自己的科研吧?如何把握好时间呢?出国后多久能适应呢?

答:当然会有影响的,时间都被分割地支离破碎了。如果你想出国后更顺畅一些:1)提前看一些英文的专业教材和文献,看老外上专业课的网上视频;2)把英语口语练好,否则出国后还要补习英语口语课;3)提前学会开车。出国后的适应问题,不但涉及英语和专业学术,而且还涉及生活。要我说,至少半年、一年吧。



读书荐书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964-688407.html

上一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下一篇:对评职称“代表作制”的评议

60 肖重发 程光伟 徐迎晓 武夷山 黄玉源 孙学军 王海燕 彭周 唐剑锋 李宇斌 朱晓刚 曹聪 郭胜锋 刘波 时杰 徐大彬 余超 霍鑫超 张千玉 罗春元 蔡正才 翟自洋 王哲 王斌 魏武 曹建军 肇极 刘慧颖 张琛 吉宗祥 陶代琴 郑晨 王启云 薛加民 黄伟 许有瑞 刘振华 王府民 张雷 张玉秀 唐常杰 张强 董焱章 蒋永华 石兴强 张梁 傅蕴德 强涛 payitforward Zxt2012 anran123 biofans tianxg03 mb0x fishman936 zhuhongwen222 flyingfishguo scitj2011 suton allenleo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