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没有评论
写作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如何让它更有意义?
热度 9 马臻 2021-3-10 18:13
写作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而不是功利的投资。写作爱好者最好能找准定位、聚焦于一个板块进行积累。最好能和本职工作相结合,也许能“锦上添花”。 在南方周末 App “ hi, 南周”栏目读到骆方方的文章 《写作有助于事业,为何那么多人迟迟无法动笔?》 ,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写作经历。 读中学 ...
个人分类: 博客铅字|7836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9
全面把握、因势利导:辩证地看待高校“网红教师”现象【文汇APP首发】
热度 7 马臻 2019-9-19 09:23
“‘网红教师’频现,当下学术界福兮祸兮?”1月11日,《文汇报》头版的一篇“名家访谈”,把高校“网红教师”现象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访谈中,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资深教授张汝伦忧心忡忡:“为什么如今不少留校没几年的青年教师,不是抓紧时间老老实实做学问,而是忙着在各种公众媒体或互联网平台上露脸、亮 ...
个人分类: 博客铅字|17436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7
从博文到铅字——一枚理工男的写稿体会【科学网原创首发】
热度 6 马臻 2019-5-22 09:21
“大概编辑看到你是复旦大学教授才给你发表的吧?”看到我又有一篇文章见报,我的妻子开玩笑说。 2009年至今,我 在《文汇报》《南方周末》《科学时报》《中国科学报》《科学》《科学新闻》《科技导报》《中国科学基金》《大学生》《求学》《求学-考研》《中国研究生》《中国大学教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时 ...
个人分类: 博客铅字|7833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6
2016年,由科学网博客带来的奇遇【已发表】
热度 22 马臻 2017-3-16 09:26
我2008年8月在科学网开设博客至今,博客总点击量累计630万次。我平时忙于工作,“深居简出”,可学术圈有很多人认识我。以至于,我的同事外出开会,一说到自己是复旦大学环境系的,同行就问:“你们系有个马臻是吧”。 我上班时忙着工作,闲暇时写写博客,日子过得很充实。可是,2016年,我平静的生 ...
个人分类: 博客铅字|18270 次阅读|33 个评论 热度 22
大学教授给报刊写科教类稿子的体会
热度 5 马臻 2016-9-28 21:25
解放日报、文汇报经常刊登专家教授写的通俗文章。最近文汇报刊发了我的文章《研究生和导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大学“青椒”不只有诗和远方,更有眼前的压力》。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6-09/09/content_465336.html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6-09/23/content_4 ...
个人分类: 博客铅字|15411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5
最近的“奇遇”改变了我对新闻传媒的认识
热度 14 马臻 2016-7-14 17:13
前不久,遇到一件事。 三年前,我在科学网上写了篇博文《还有这样的奇葩研究生》。这篇文章以第三人称写作,没有指名道姓,也没有说明发生在什么单位。文末还特别注明“本文纯属为了说明某种现象,请勿对号入座”。 不料,今年5月,某全国大报的微信公众号从别的微信公众号那儿转载了这篇文章。本来没什么 ...
个人分类: 博客铅字|13331 次阅读|31 个评论 热度 14
别恶心了!
热度 60 马臻 2012-11-20 20:13
有的人真恶心。或者说,欠抽。恶心之处就在于揣摩别人的心理,把不是别人的想法强加在别人头上,然后狠狠踩上一脚。这不就是“稻草人谬误”吗?比如说,有的人说你回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当杰青、当院士,然后讽刺说这是在做梦。 网上恶心的人还很多。比如有的海外留学生曾在网上说我“把自己不可思议地贱卖”了。从这 ...
个人分类: 博客铅字|14906 次阅读|66 个评论 热度 60
我写博客、写稿的一些幕后细节
马臻 2010-9-7 22:09
一般我有灵感了才写博客。灵感来的时候,就是有记录下来的冲动,坐在电脑前,字就像流水一样地打出来。 我自己有心灵感应,预感到自己写的哪篇文章能上头条,或者说我有自己的好坏判断。曾有几段时间,我写一篇就上一篇头条,至今上了50篇左右头条。但是我并非为了哗众取宠而 ...
个人分类: 博客铅字|8982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为什么我回国后少写博客?
马臻 2010-8-9 16:53
在科学网上,有读者评论道: 发表评论人: hjw0001 ip:60.216.4.* 删除 回复 关注马博士大概有一年多了,你的大多数文章我都看过,特别是你在留学期间写的文章。我感觉,自你回国后写的文章越来越 ...
个人分类: 博客铅字|10564 次阅读|13 个评论
从博文到“铅字”【发表素材】
马臻 2009-9-22 04:11
从博文到“铅字”【发表素材】
读小学时,给《青少年诗歌报》投稿,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中学时我参加了《少年文艺》新芽写作函授班,逐渐“开窍”了,在校报上刊登豆腐干文章,还在校外得过几次奖。1998年我被保送读研究生,上面要求每个“基地班”在复旦校报上登一篇文章,内容可以是为什么要读研究生或者进入基地班后的感想。其他同学推给我写 ...
个人分类: 博客铅字|8129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08: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