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cc03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cc0317

博文

关于科研:写在开题报告答辩之后的一点感想~~

已有 6735 次阅读 2012-12-16 21:18 |个人分类:科研感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创新, 科研, 开题

     开题报告答辩结束了,理论上来说这学期的必修任务完成了,当然现在距离春节还早,课题的工作差不多也该正式进行了,年前有个仿真的任务要完成。来所里后的这五个月,基本上属于上课考试到科研干活的过渡期。在所里,除了告别了电脑游戏,也开始形成了上网必上科学网看看各老师学生关于科研话题的各种博客帖子的习惯。前一段时间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研究所程代展老师一篇关于自己手下一得力干将博士生逃离科研的帖子引发了网上的大讨论,自己也蛮有感触。关于科研,我也是从今年下半年在所里逐渐积累了些零散的感觉,不过直到这两天参加实验室里的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这种感觉才终于有了一吐为快的冲动。

     在中科院读研,研一和本科生活没有什么区别,上课,作业,考试,就是学习生活的全部。研究生院无论中关村还是玉泉路教学园区都开设了丰富的课程,只是人的精力有限,时间也有限,除了必修的英语政治以及若干选修课,每学期五门专业课感觉就已经蛮充实了,上六门的话基本上就得牺牲平时的娱乐生活了。其实一直都想写篇关于研一的日志,可由于种种原因,到底还是没写出来。研一这一年,虽然我也尝试克服本科四年形成的诸多以闹眼子为主的不良习惯,告别SB一样的大学生活,好好学点什么。不过,由于对于选的课程时间精力分配不大合理,加上个别课程没有本科的基础或者基础薄弱,最终总的分数有高有低,平均一下比较一般,并没有比本科那会儿好多少。不过研一这一年运气还算不错,三好学生,学位课一等奖学金——研一评上的这两奖也算是那么一点稍纵即逝的心理安慰吧。研究生院的研一,个人感觉还是非常值得珍惜,值得好好过的。这一年把握好了,能学到不少东西,得到不少收获。

     对于研一,我自己感觉最重要的收获就是能认识不少其他所和研究生院本部的同学,大家在一起聊聊各自自己的专业,了解别的研究所的一些情况,对于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特别有帮助。我自己就是通过外所的同学,了解了软件所,自动化所,电子所,计算所等中科院系统里的研究所的一些情况。也感觉到研一各个所的同学在一块上课,也还是有些在大学的感觉。研一这一年,基本上告别了电脑游戏,因为玩的人不多,没有相应的风气,同时也见识了各种学霸,不知不觉自己也被影响了,在改变大学期间稀里糊涂乱七八糟过的各种闹眼子习惯上,研一这一年算是一个过渡期吧。总之,研一这一年,自己虽然成绩分数一般,不过也有些收获,譬如学了矩阵分析与应用,机器学习这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课,在机器学习的讨论课上体会了所谓国外大学那种小班讨论的感觉等等。这一年,大大小小25门课,修了38个学分,达到了硕博连读的课程学分要求。此外,研一期间,也在尝试重新找回读书的感觉。大学期间,从来没有好好读过一本专业书,读书总是在考前突击的时候,考完又丢得一干二净。研究生一开始,我就想好好读书,好好读专业书,多读点好书。当然,能静下心来读书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养成的习惯,读书全神贯注的时间往往持续不了多久,不过,我也依然在尝试。一直到研二,干活之余开始习惯翻翻书本了,不求能掌握到精通,但一定要看看。研一这一年当然也是有遗憾的,除了分不大高外,最重要的是实践能力锻炼少了,相应的工具,编程语言等还是没掌握熟练。

     按所谓两段式的培养,研一完成了上课的环节,研二大家就得回所干活了。从八月份直到现在,才开始体会到了研二和研一的不同,也就是科研干活和上课考试的不同。关于科研,众多感触一下子也不知从何说起,不过归根结底,最核心的就是感觉就是一定要主动。

     上课考试是被动的,老师上课讲,我们在下面被动听;老师布置作业,我们课下被动做。老师安排好了从开课到考试之间每个环节的内容和安排,我们只要照着好好做就行了。从这点上说,上课相对还是蛮幸福的。而科研,和社会上的其他工作一样,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要求主动的过程,可能不大一样的是科研还是有不小的自主性。老板给你交代一个任务后,就不想再浪费时间精力跟你废话了,剩下的具体活就让你自己干去了,最后开会答辩的时候再要你给出结果。研二回所后不久,就遇到了师兄们找工作的季节,其实自己也一直为找工作而感觉鸭梨山大,加上今年形势不好,师兄师姐们各种不顺,无形中自己也背上了不小的包袱。深感自己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不足,在三个月的文献调研中,自己基本上是上午搞自己的以后找工作需要的东西,下午和晚上再看看文献,干一下小老板布置的活。在所里,硕士生的课题感觉属于边缘性的,不会对所里的主流核心项目造成多大影响,因此,实验室的主任副主任等大老板们一般都安排部分职工当小老板,引导学生自己找课题。这里我第一个感觉就是和本科毕设不同,本科毕设那会儿做什么题目,完全是老师已经定好了的。而在所里,硕士和博士课题除了方向由老板给出外,具体做什么内容,怎么去做,完全由学生自己去找,自己去发掘。小老板说个大概方向,然后就等着你给他汇报你关于课题的想法和思路了。对于这个,一开始我还真有点不适应:刚到实验室,对室里到底干什么项目,完全不了解,始终明确不了到底该干什么。不过随着时间推进,通过看看之前师兄们已经做完的活,搞搞文献调研加上陆陆续续跟小老板的交流沟通,也就渐渐明确了自己的课题该干什么,这怎么也得至少两个月的时间。或许,所谓调研,大概就是这样吧。

     上个月确定了自己课题主要的任务是点目标提取,那会儿开题报告也差不多提上了日程。怎么提取,如何提取点目标,在什么条件下提取点目标——关于这个课题的整个研究思路,小老板并没有说啥,让我自己去摸索,而他顶多在看文献的时候提点建议说哪篇文章的思路可以重点关注参考一下。我先是确定了把课题的大环境定位为是复杂动态背景下的点目标提取,因为对于复杂动态背景,还是有不少值得研究的地方,小老板也默许了这个课题背景。接下来小老板想让我关注一下某重点高校的一篇论文,里面的一个方法不错,说开题报告里相关方案可以先以其为参考。那个方法是比较简单,容易实现,可毕竟是别人做过了的,我怕再做一遍有抄袭嫌疑(中科院大学近期的那个撤销兰州某所已毕业六年博士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一事真心把我吓到了),于是从12月份开始就想试试别的途径。一开始我是参考了红外图像中弱目标提取的相关文献,不过里面大量涉及到了小波理论,对于小波,我现在特别后悔当初研一的时候没选彭思龙的小波与滤波器设计这门课,对小波缺少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了解,于是只能凭借论文的介绍了解小波。看论文貌似人家把小波用于点目标提取效果还不错,于是向小老板申请能否用小波,小老板是个非常务实的人,他说小波别轻易碰,硕士应用小波做课题比较有难度。我本觉得小波理论或许可以好好做点文章,加上自己把自己定位为数字信号处理的方向,小波是非常值得好好研究一番的。不过小老板这么一说,加上没专门学过小波,也就只好作罢,另寻他路。通过继续看文献,对于动态背景,显然要通过分析一些样本图像序列才能研究下去,于是觉得或许可以把研一学的机器学习方面的东西移植到这个课题中。当然当初上课学的那些个算法现在只知道点概念了,但是,有了样本,再加上可以建模的话,不就可以考虑机器学习么?于是根据自己想的弄了个算法的整体流程框图,贴在了开题报告的PPT里面,小老板也拿不准这个到底行不行,不过既然没小波复杂,也就先保留意见了。果然,到了开题报告答辩的时候,评委中的一个实验室的副主任,对于任意给出的动态背景样本能否建模提出了疑问,觉得这个做起来会有点难度。其实我自己也是觉得从算法的整个思路来说,应用在这课题上面有一定可行性,但这个可行性具体能有多大,我因为在调研阶段,还没真正去干着活,所以我自己也没太大把握。接着老板们也不再向我发问而是自个儿讨论起来了(在别人开题答辩和中期答辩的时候,也是经常是出现老板们问着问着结果自己互相讨论甚至争论的情况),我开题答辩也就这么稀里糊涂就结束了。

     自己开题答辩结束之后,也陆陆续续听了实验室硕士博士师兄们的中期报告,特别是博士,看到他们在PPT上展示的工作,忽然觉得他们真挺不容易的。论文的压力,毕业的压力,找工作的压力他们都扛下来了,为所里做着或大或小的贡献。评价标准逼着他们要创新,他们也在努力尝试。往大了说,中国这整个国家的科研,不就是靠众多这样的博士们还有职工们扛着的么?倘若没有他们这样的人的默默的工作,而只有网上愤青们的空话,中国能进步才怪!

     关于科研,大家都在说创新,行内的人这么说,行外的也这么说。很多人都看到了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创新的好处,可是,或许鲜有人注意到,创新是有风险的。硕士生也好博士生也好,几年的科研时间是真心输不起。有时候产生一个创新的想法,如果搞到后面失败了,不仅在读期间宝贵的几年时间付之东流,连能否毕业这个最基本的底线都会是问题。对于研究所的正式职工,或许也一样,创新失败了,整个人在实验室里的地位或许一夜之间就倒了,再想进一步的发展就会遇到难题,这甚至都会威胁到生存。我觉得,这或许就是目前国内很多科研人员虽然有心自己开辟一条路但最后经过权衡还是选择了跟风的原因吧。跟风相对来说,风险就小了很多,毕竟人家已经替你开路了,要是失败的话人家也替你倒下了——既然人家还没倒,也就说明人家走的这条路不算失败,是能走的通的。所以不是大家不想创新,而是确实都有自己的苦衷。自己觉得,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有限,国家考虑如何分配经费也是相当头疼,众多科研机构众多科研人员,不都靠拨的经费来生存么?发展中国家搞科研要跟发达国家搞科研相PK,本来就处在一个弱势的地位,人家经费多,环境相对宽容,创新失败输得起,而我们由于各种原因,很少能输得起。因此,来到研究所,参与具体工作时,才能逐步体会到在中国搞科研的不易。回到开头提到的程代展老师的博文,他那个那么优秀的博士生选择了逃离科研,我也觉得很可惜。在国内奋斗在一线的科研人员,我觉得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当然我们科学技术跟人家还有很大差距,也还没有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然而科学技术上的差距弥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那么多科研人员克制住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坚守自己的岗位,本已是不容易了,若要再去苛求他们非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真的有点没良心。

    歼-15已经从航母上起飞,歼-20,歼31同时试飞,国家科研水平在逐渐提高。反正我是对国家未来的科研抱有信心,也许我以后不会从事科研工作,但在中科院的研究所读研这一经历,至少会让我明白,这些默默奉献的科研人员值得你尊敬。

    well,开题完了,该干活了。暂且就写到这罢~~~



https://m.sciencenet.cn/blog-723409-643343.html


2 张鹏举 张红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