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ISW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博文

学位论文是根,学术论文是叶 精选

已有 9314 次阅读 2021-3-23 11:3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关于硕士生毕业前是否将发文章作为学位申请的前置条件引起热议。随着清华大学新规出台,支持者,反对者都有,各说各的理,好不热闹。当然也不排除蹭热度的媒体或网评。清华毕竟是清华,其一举一动牵动全国高校,具有风向标作用。若换成地方学校出此规定,我相信绝不会掀起如此风波。国内各类高校导师的年龄,职称,经历和地位的不同,导致对清华规定的看法自然也不同。相似状况的导师大都认同我的观点,而年轻导师分化较大,争议也大。我认为这是每个人带研究生的价值观所决定的。培养的研究生是具有从事科研能力的人还是出文章的工具,对此认知完全不同。

近年在四唯的大环境下,以文章论英雄成了人们心里的普遍认同。无论提职晋级,毕业学位,还是人才引进,似乎成了“共识”。这也是研究生培养中过于看重文章的原因。

首先界定一下概念:学位论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为准(可自行查阅)。学术论文可简单理解为发表的文章。

完成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毕业前获得学位的唯一条件。硕士生要想获得学位,必须通过课程和学位论文答辩,缺一不可。学位论文与学术论文(文章)不能混为一谈。前者是对学生几年学习成果的全面考核,包括理论基础,研究背景,立题思维,方法运用,结果分析,讨论,结论等完整的格式要求,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全面性。而后者仅仅是对某一具体问题研究的公开报道。二者的差异在内容,篇幅,格式方面十分明显。以往甚至有将几篇发表的文章罗列在一起作为学位论文,这是对学位论文的曲解和误判,很不严肃。几篇文章=学位论文在相当一部分老师中认同,说明他们对学位论文的理解存在误区。我不否认学术论文的价值,也不反对在读期间发表文章,但是否可以替代学位论文或作为前置条件是另一回事。答辩只能依据学位论文,而不是发表的文章!答辩委员会才是学位的最终裁决者,而不是期刊审稿人!

通常把公开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的文章称为学术论文,这是科研人员工作的一部分和评价的依据。当然博士生也应划在准科研人员之列,因为他们是科研的后备军。但硕士生需要慎重对待。硕士生是学生,是被培训者。主要任务不是发文章。少数硕士生优秀者,本科生,甚至中学生发文章的例子也有,但不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

学位论文好比树根,而学术论文则好比是树上的枝叶。没有根哪有叶?大学老师都是从研究生走过来的。研究生期间打下的底子成为日后科研晋级的阶梯。基础不牢不可能行稳致远。硕士生的基础与后续博士阶段进展密切相关。因此,那些过度强调硕士生毕业前发论文的人似乎忽略了二者关系,甚至误以为学术论文就是学位论文,于是才有了“我都发了好几篇SCI,核心期刊文章,难道还拿不到学位?”的逻辑。过分强调学生毕业前发文章,给催生造假提供机会,而挂名,发一些不相干或水平低的文章只会把学风搞坏。同理,把量化的影响因子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硬性规定显然也不合时宜。博士生也在成长中,文章从低分到高分需要一个过程。毕业时与工作几年后的差别需要时间来检验。过早的达到顶峰未必是好事。很多学校的年轻老师工作前后所发论文的反差说明了这一点。关键是底子的厚度(潜力)决定未来的高度。

试想一下,如果研究生与导师无利益关系,研究生要学位,导师要业绩,共同的媒介--文章,加之学校,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就不会有要不要毕业前发文章的讨论了。学位水平达到了,必定有学术水平的支撑,文章就是个副产品而已。水到渠成,发表只是迟早的事。逼迫不是提升质量的良策,甚至适得其反。

俗话说:树大根深,根深叶茂。导师把精力用在培养学生上,在提高质量方面下功夫远比催发文章有意义。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份责任与担当,求真务实才是研究生培养正道。与其一味施压,不如遵循教育规律,科学规律,踏踏实实做好工作。

年轻导师上岗前培训很重要,老教师传帮带很重要。很多年轻导师为了提职或完成项目,急于招生做助手,然后就是让学生赶紧进实验室,赶紧做实验出数据,赶紧发文章,弄得身心疲惫,欲速不达。与有经验的资深导师相比,年轻导师也许把自己的经历当做培养研究生的经验,重结果轻过程,其思维具有局限性。这种凭激情做事是不可能持久的,也是引发师生矛盾的因素之一。功利心+浮躁会毁掉一代人,这绝非危言耸听。

讨论问题是好事,但必须针对问题的本质,核心,内涵来做理性辩论。片面理解,断章取义,主观臆想的评论毫无意义。不能把清华规定简单归结为取消文章,不要文章。不研读全文,只抓住片言只语就加以评论,这完全是对研究生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的误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中并没有把发表文章作为学位申请的前置条件,因此清华大学规定只是正本清源,重申而已。前置条件与培养质量也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相信清华今后研究生考核与学位论文要求只会更高,绝不会放松管理。

如何科学化科研管理,该不该给科研人员规定量化限时指标,凸显更深层次矛盾。这也是未来改革的重要议题。



https://m.sciencenet.cn/blog-729911-1278127.html

上一篇:性格即命运
下一篇:轮回

23 王安良 郑永军 杨光 许培扬 叶建军 朱艳军 杨金波 马臻 鲍海飞 张忆文 郁志勇 吕健 彭真明 黄永义 李陶 姚雅欣 郑强 王茂清 刘继顺 储成才 宁利中 周阿洋 王兴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2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