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ISW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博文

中国教育为何出不了大师? 精选

已有 8726 次阅读 2022-7-17 08:1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精英教育)。应试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其特点是:唯课堂,唯分数。

应试教育培养的是考生,是把有问题的考生教得没有问题了。所谓的问题都是已知的问题(有答案),所以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培养的只是解答已知问题的能力(背下,记住)。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学生,是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给的问题再深再难,都比不上学生自由地启疑。正如鱼与渔的道理。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在先,解决问题在后。因为解决问题不过是方法或技巧。具备了会学的能力,产生的问题越多,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兴趣)和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动力)。不有所发现,就无从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发现问题,如此不断循环。以产生问题为目的,就定下了不断学习的基调。

中国大学教育问题在于,教学与中学区别不大,各大学间教学模式区别不大,教学与国外差别甚大。为了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多少家长送孩子到国外求学?这本身就说明了中国教育出了问题。

中国的教育强调传道、授业、解惑。造成被动学习、消极学习、应付性学习。而缺乏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创造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如何摒弃功利学习?找到成长之路?需要素质、知识、能力并重。

小学:“听话”课堂-转变为-素质课堂

中学:“分数”课堂-转变为-知识课堂

大学:“知识”课堂-转变为-能力课堂

学校提供教与学环境。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主动积极学习。

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区别在于教育体系不同 。欧美模式是兴趣驱动,日韩模式是压力驱动,中国模式是功利驱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驱动尊重人的个性发展。而压力,功利让人兴趣全无。原有的兴趣苗头也变得索然无味。

对比大学校训,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的教育理念迥然不同。西方大学多涉及真理,智慧,中国大学多涉及勤奋,严谨,博学。正如东方文明崇山,西方文明崇海一样,明显的进取保守之分。中国大学“创新”叫的震天响,西方大学没有一个把“创新”写进校训,但诺奖得主几乎每年都有。中国大学强调厚德,可事实如何呢?

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兴趣,应该让大学有独立自由的空间。倘若把原本每个与众不同的人,变成千篇一律的如同从一个模子出来的人,丧失了自我,丢失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教育最大的不幸。诺贝尔奖虽不能说明问题,但不能不反思我们的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是否出现了揠苗助长急功近利违背自然规律等现象。还孩子自由的思想和独特的自我,让学生由考生变学生,由“木”人变“思”人。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口号,应贯彻在教育的每一环节,从源头做起。这样,中国教育才有可能出现大师。




https://m.sciencenet.cn/blog-729911-1347571.html

上一篇:国人为何喜欢争第一
下一篇:90后孩子,老师家长你真的了解他们吗?

28 武夷山 郁志勇 王飞 刘敏 焦飞 汪强 王涛 李斐 牛凤岐 郑永军 史晓雷 叶建军 郑强 姚伟 高友鹤 杨正瓴 雷宏江 彭真明 晏成和 刘闻铎 李毅伟 黄河宁 王庆浩 陈新平 陈蕴真 谌群芳 姚晓 吴国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