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视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ych66

博文

打造卓越的科研体系

已有 2986 次阅读 2022-4-2 00:01 |个人分类:物理新视点|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自由探索物质科学奥秘

               晏成和  

2月18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中心的刘益东主任发表文章《打造以一流人才为中心的卓越科研体系》,为中国基础科学重大突破筹谋划策。

关键词是:基础研究特区 卓越科研体系 一流人才 一流学科

益东先生火眼金睛、鞭辟入里。首先剖析了当前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存在的前沿误判、人才标准错位、嫉贤妒能、既当裁判又当领队的体制弊端。建议设立基础研究特区,提出建立以一流人才为中心的卓越科研体系。从先生义正言辞中、我看到了洞悉实事、忠于职守、措施到位、看到中国基础研究腾飞的希望。

【方括号内是益东先生的原文摘录】

囿于学术知识有限,本人评议中涉及的专业只在物质物理范畴。

首先,益东先生针砭时弊、言辞犀利地提出了影响基础研究的四大制约因素。

【影响基础研究的四大制约因素。

认识误区:在“四唯、五唯”的导向下,一流人才标准成了论文“数数”, 造成学术平庸。实际情况更糟糕,形成了规则化的低标准、逆淘汰。

标准错位:把二流人才标准误作为一流标准。一流人才的标准不是SCI,应该是代表作,代表作必须是是原创突破性成果。

人事阻碍:“中材大用”的危害超出想象。同行评议、把颠覆性创新“投”没了。中材大用者中“防御性嫉贤妒能”大行其道,是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的巨大人事障碍,对原始创新的危害非常糟糕。

体制弊端:研究机构分配经费,既当裁判又当领队。一是,与民争利,领导获奖排第一;二是,任人唯亲,领导挑选专家进行评议;三是,科研机构近水楼台,学界官本位盛行。】


益东先生分析透彻、揭示出阻碍基础研究创新的四大制约因素。这些昏庸的四大制约、贻害创新的现实已经历历在目,势必把独立钻研的重大原始创新冷落、扼杀,没有出头之日,或者转向国外去寻找出路,造成中国重大学术原创空白、逆淘汰。先生刚直不阿、言辞犀利,表达了国家对基础科学重大突破求贤若渴。益东先生忠其位、谋其政,对人事阻碍、体制弊端嫉恶如仇、一身正气。

 

【尊重个人创造力,以一流人才为中心。卓越科研是出重大成果、出一流人才、出原创思想的科研,而这些都依靠杰出的个人创造力。

一流人才是关键。只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开创卓越科研体系,才能真正加强基础研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只有一流人才作为学术带头人充分发挥作用,才有卓越科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卓越科研体系中上升为“尊重原始创新、尊重一流人才”。

目前我国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与当务之急就是解决一流人才的评价、甄选、延揽、培养以及发挥作用等问题,确立一流人才与一流学科的新标准。

确立以原创突破论英雄的一流人才标准,一流学者和二流学者的区别不是程度上的,不是95分和70分的区别,而是方向和层次上的区别,是有解与无解、想得到与想不到的区别。一流学者给予的是知识拓新,是新方向、新观念、新蓝海、新机会,是认知升级。】

 

益东先生以大量的篇幅讨论一流人才,不惜溢美之词赞赏一流人才,凸显了人才的尊贵。可是一流人才在哪里?是如何评价、甄选、延揽、培养;确立一流人才与一流学科的新标准是知识拓新,新蓝海、新机会,是认知升级。就是一个字“新!”,因此有必要温故而知新。

近一个世纪以来,科学论文呈几何级数增长,各种期刊、学报汗牛充栋。对物理难题的攻坚,已经穷尽了各种路数,文章虽多却大同小异,并没有作出传世流芳的建树,反而导致了科学的沉寂。百年萎靡,意味着该学术路径气数已尽。跟风肯定是没有出路,需要反思、质疑,新蓝海是指现有知识之外的未知空间。

百年来,物理学者把波、粒二象性再加上质能公式,把粒子、波、能量三者捏合统称之为量子,构成了当红的量子理论,使量子理论初始的概念就已经纠缠不清。模糊混沌的量子连物理模型也不能建立,如何能有精确应用?量子论几十年在波粒之间纠缠、努力自证正确,远离探索自然的初心。百年来没有破解一个科学之谜,不够格推崇为科学主流。在传统范畴中数篇数、不值得沾沾自喜。

因此一流人才的新方向、新空间,必然是另辟蹊径, 也就是益东先生所说的换向学习-转换方向、提升层次的学习,提供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都与众不同的换向咨询。也就是要有量子理论之外的知识开拓,一流人才的评价、甄选、新观念必须直指宇宙的本质,解答自然之谜、作出颠覆性的创新。

 

    【卓越科研是高标准的,重大突破需要自由探索,需要宽松的环境与考核制度,允许探索与失败,鼓励长期坚持和积累,以十年磨一剑论英雄。

确立以原创突破论英雄的一流人才标准,替代以顶刊论文数量论英雄的“五唯”标准。原始创新等重大突破都是长期积累、潜心钻研的结果,建议盘点十年磨一剑的原创成果,在互联网上列出四项内容:突破性成果简要与突破点四要素及核心贡献,发表的系列论文论著等,获奖、转载、引用、评论、受邀大会报告和学术演讲等学界反馈,

用“互联网+代表作”评价法评价“一把剑”更为有效。原创突破特征突出,持续的学界反馈相当于得到长期的同行评议。……线上线下结合,实行上述的一流人才新标准和一流学科新标准、新办法,设立前沿学者(一流人才)工作室。】

 

说到十年磨一剑,我的物理探索是从少年时的好奇开始:从小看到火、疑问:火为什么是红色的?天为什么是蓝的?受到雷电的震撼、质疑雷电是哪里来的?猜想磁铁磁性是怎么形成的?从原始事实出发,广泛、多视角地进行锲而不舍的观察和深度思考,是我简单顽强的科研方法。

当工人、上大学,十几年的思考探索未曾间断。受惰性元素都是气体的启发,发现分子的构成必须是价电子的包围运转,原子之间连接就是由价电子包围运转构成原子家庭-结构元,然后才构成万物。那个流行百年、面面俱到、不能解读相变的化学键及其偶合理论是错误的。

电子规律运动来自质子、电子伴生着场,是物质构成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特性的始作俑者。通过热发光发现,核外电子速率与温度密切相关,由此,在温度与物质特性之间建立了关联,价和电子规律的热运动能够解读物质的相变、材料的塑性、超导原理、超流原理、雷电形成的原理;还能综合解读材料的导电原理、催化原理、非金属的脆性、低碳钢拉伸曲线等自然之谜。

核外电子的规律运动与物质特性的关联,事实清楚、解答了一些科学之谜,1986年写成了第一篇文章《物质寻踪》。初出茅庐竟敢离经叛道,境遇当然很惨,十年投稿的十年冷遇,我没有气馁。

好在赶上了互联网时代,于是在光明网、人民网科学论坛分篇发表。我文章逻辑清晰、对物理现象的解读左右逢源,收获了不少的好评和点赞。虽然有几个量子学者揶揄、讽刺,却没有实质上的内容。

因为早年我的设计成果曾被上级抄袭,有百口难辩的伤心。为了扩大宣传、防止剽窃,2006年自费出版了专著《物理新视点》,1000册,大部分送人或赠与国内知名大学的图书馆。小书突破性的学术理念受到许多的赞美和鼓励。

2010年4月 应北京科技大学部分师生和学生社团的邀请,我踏上了北科大讲学之路。在此之前,他们读过我的博客和网站,了解我创新的学术思考。他们买不到我的小书,只能从图书馆借阅《物理新视点》,有20多位同学还全册复印成一本奇怪的大书,写了许多心得笔记,令我感动。这次讲学受到了热烈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

退休后继续思考、钻研。 2014年田纳西大学王令隽教授来函谈及:核物理是最可能揭示自然秘密的地方,鼓励我探索核内。经过几年断断续续的琢磨,2018年终于发现了核内外紧密呼应的关联结构,核外电子的2/8/18的排布是由于核内氦核-四面体的1/4/9规则排布的原因。【是想得到与想不到的区别】

我初三(1964)的质疑:氮气为什么惰性、氧气为什么活泼?在2019年,我自己解答了,这可是困扰科学二百年的自然之谜,也可以算是我55年磨一剑。【是有解与无解的区别】

物质各个物理分支所表现出的性能,是物质整体的各个侧面。符合自然真实的理论应该是对各个分支所有的特性能够融通综合地诠释、应该是全面的“互洽”,互洽说明基本解读相符不悖、逻辑互通,相互印证,这才是自然的真实和全貌,是探索者追求的极致。近几年的原创文章都发表在科学网、新浪网,现在准备把一百多篇文章整理成册,书名暂定《旷视物理》。

我的物质探索源于我青少年时代的好奇心,自由探索,课题就是自然之谜、科学之谜,可能显得不学术。还好,2018年《SCIENCE》杂志发表了全世界最前沿的125个科学问题。其中关于物质物理、化学有17个问题,可以用核外电子规律运动的观点、基本粒子伴生着波的观点来迎接挑战。我在博客中回答了其中的十个问题,或者这就可以算是比较正统的科学创新。[14]


                        2022/3/31

参考资料:

[1] 刘益东,打造以一流人才为中心的卓越科研体系,人民论坛http://www.rmlt.com.cn/2022/0218/640099.shtml

 [2] 晏成和, 北科大讲学纪要 新浪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21e73c0100hx3d.html

[3],晏成和,温度是什么?科学网

[4],晏成和,相变之谜,科学网

[5],晏成和,超导理论的科学性科学网

[6],晏成和,物质的导电原理,科学网

[7],晏成和,雷电是怎样形成?,科学网

[8],晏成和,天空为什么是蓝色? 科学网

[9],晏成和,反思——科学创新的从头越,科学网

[10], 晏成和,光电效应——光不是光子,科学网

[11],晏成和,气体的活泼与惰性  科学网

[12],晏成和,物质是怎样构成的?(二)科学网

[13],晏成和,谈量子力学的逻辑,科学网

[14],晏成和,原子核内、核外的关联结构,科学网




https://m.sciencenet.cn/blog-73066-1332092.html

上一篇:物质探索的初心和独立的深入思考
下一篇:逻辑如此重要,应该学一点逻辑

17 尤明庆 马德义 徐耀 张晓良 宁利中 晏涛 张学文 杨正瓴 李宏翰 武夷山 李兆良 陈新平 杜占池 关蕾蕾 刘秀梅 许培扬 程少堂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