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技术应用上的马太效应 精选

已有 8931 次阅读 2022-3-7 09:4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现代社会的特征是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国家与社会鼓励创新,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在技术没有成熟阶段,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技术路线,但新技术一旦到了应用阶段,各技术路线优缺点的比较立即开始。对于那些质量稳定、应用效果好、成本低的技术,很快能达成共识,在强大资本力量的推动下,迅速得到大规模地推广和应用,而其它的在成本上,或效果上只差一点点的技术就会淘汰出局。在技术开发,特别是创新型的技术开发方面,就会形成强烈的“马太效应”,技术竞争赢得头筹的技术,将拿到越来越多的项目,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下,迅速发展壮大,而在技术应用上只是弱一点点的技术,则得不到应用,难以得到在应用过程中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就会被淘汰,更难以形成百花齐放的技术应用局面。

我国随着国力的增强,加大了基础建设的力度,近年来“铁公机”的大规模基建得到迅猛发展。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不断延伸,一座座桥梁横跨在江河上。但新建的桥梁,我发现不再象以前的桥梁,各种类型的桥梁都有可能,新建的大桥,大部分往往都是采用在桥的二端各建一座高塔,然后,再使用钢索吊起一座座超大跨度的大桥。这种悬索大桥,它的优点是明显的,建设周期快,投资省,将来维修更新,往往只是更换钢索,相对也容易,故这种类型的桥几乎包揽了所有大跨度桥架的建设,形成了一花独放百花杀的局面。

横跨江河,也可以通过建设隧道的形式,对于超宽的高速公路交通隧道,近年来开发了一种新型沉管隧道的建设模式。将大型的隧道,分割成一段一段,在专门的预制工厂先建设好,然后,再通过高精度地精准投放,将这些隧道一段一段地投放在河床或海床中,从而高效地建设过江或海底隧道。我国采用这种方法,成功建成了港珠澳跨海通道。在沉管隧道建设过程中,继续对沉管技术进行了大规模技术创新,开发了更高效的专业设备,目前正用这些开发的沉管隧道新技术建设深圳到中山的“深中通道”。据报导,新的沉管方法,与原来建设“港珠澳大桥”的隧道相比,效率提高了4倍,建设成本也大幅度降低。在可预期的将来,通过江、湖、河、海的大型超宽隧道,有可能绝大部分采用这种新型的沉管隧道建设模式。

开车去上班的途中,经过目前正在热火朝天建设的二个工地,一是金融城,另一是总部中心的超级写字楼办公区。看到城市高楼大厦的建设,似乎也慢慢形成一种新固定模式,也是比较单一的建设方式。对于超过20层的写字楼,往往先建设楼的中心核心筒,这核心筒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注。中心核心筒占地不大,但它的建设高度是与整个大楼的高度是一样的,且最先完成。最初感觉很奇怪,这建设的大楼,怎建设得占地面积这么小,且还要建设得那么高呢?瘦瘦高高地象个大烟囱。我没有到现场考察,估计这中心核心筒,将来大楼建成后就是大楼的电梯井。在建设期间,估计这个中心核心筒,又充当工程电梯的框架功能,且比临时的工程电梯更安全。因为新大楼的建设,再也看不到建在大楼旁边搭建的临时工程电梯了。建好了中心筒,再在各个楼层从中心筒延伸出钢梁,搭建每个楼层。这时就会发现,楼面面积扩大了许多倍。开车时看到这些建筑的大楼一天天变化,先树起一个瘦而高的中心筒,然后扩大的楼盘一层层地扩展上去。工程的直感就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也许这样做大楼能做到建设速度快,成本低。在建设过程中大量使用钢材,大楼建筑结构强度也相当高,这也许是新开发的一种高楼的建设方式。后来,我再注意一下其它高楼的建设模式,发现现在的超高层大楼的建设,基本上都采用了这种相同的建设方式。在高层写字楼的建设模式上,也形成了一花独放百花杀的格局。

以上的三个例子,都不是我研究的专业领域,只是利用我的工程直感分析的结果,也许存在许多分析不正确,使用名词不专业的地方。信息时代,技术的传播速度太快,再加上资本力量的强大,进一步加速了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速度,这些都将进一步增强了技术应用领域的“马太效应”。虽然我们知道,在技术应用领域,最好也象生态系统一样,复杂的系统往往越稳定,且不同的技术路线,都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若能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有些起初差一点的技术,后来也许会后来者居上地变得更好。但在这放大的“马太效应”驱动的环境里,应用的选择有时并不完全理性。作为一个科研人员,特别是搞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研究方向的战略定位将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一旦研究方向没有找准,在应用阶段没有夺得第一,有可能前功尽弃。




https://m.sciencenet.cn/blog-732399-1328367.html

上一篇:搞应用技术开发什么最重要?
下一篇:三年必须报奖太急了点

19 檀成龙 罗春元 周忠浩 肖小敏 晏成和 黄育和 吴斌 方立明 孙颉 汪运山 杨正瓴 黄永义 朱豫才 徐海波 王安良 郑永军 武夷山 宁利中 白龙亮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